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這部反英雄主義的公路片點讚

2014年,看南美鬼才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的黑色喜劇電影《蠻荒故事》,特別喜歡兩個司機公路鬥狠的那一段。

除了那緊貼地面的、獨特的攝影機視角實在令人欣喜,一場近乎荒誕的公路片追逐將人類失控的情緒與命運通過怪誕的幽默感呈現得惟妙惟肖,看完之後真的是令人大呼過癮。

那以後,我就意識到,其實好看的公路片不僅僅是好萊塢的專利,除了經典的《逍遙騎士》《雌雄大盜》《德州巴黎》《午夜狂花》,我們也完全有理由從當下、從身邊期待更多好看的公路電影作品。

今天,我想寫一寫剛剛上映的國產公路電影 - 《未擇之路》。

1

在進入到《未擇之路》的電影本體之前,我們先看一看什麽是“公路電影”?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公路電影是發展自美國。二戰以後,美國出現了大量以公路和汽車為主要敘事元素的影片,簡單說,這些影片的文本都有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故事設定以一段公路旅程為背景;

2)主人公在這段公路旅程中通過某種執拗的追逐,完成了自身的生命體驗。

一般來說,好看的公路電影不僅呈現出公路片標配的自然風光,還會講述一個充滿著懸念、冒險、與黑色幽默元素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的命運經常是自踏上這段旅程之後就被“天注定”了,而這期間發生的事件也必定是離奇且充滿著矛盾衝突的。

《雌雄大盜》

成功的公路電影通常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主題,公路上的視覺奇觀往往並不是影片的重點所在。以《雌雄大盜》為例:雖然故事講述的一對亡命鴛鴦離奇的逃亡故事,但是影片真正探討的卻是人類對於愛與自由的選擇,影片最終指涉的是一個關於“反英雄主義”的深刻的母題。

從這個維度來看,唐高鵬導演的國產公路片《未擇之路》在起點和落點上都有想法。

2

這兩天很多人在引用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句:“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路線。” “The Road Not Taken”(“未選擇的路”), 據說這是《未擇之路》故事的起點 - 影片的主人公二勇選擇了一段旅程,從此他也選擇了自己的命運。

然而,看完影片之後,我的腦海中一直浮現的卻是美國文學史家莫裡斯迪克斯坦曾經說過的話,他說“所謂長大成人就是第一次產生一種無法彌補和無法挽救的感覺,每走一條路,就一定有許多其他的路未走。”

是的,《未擇之路》的起點是二勇的“選擇”,一個關於選擇與宿命的故事。

然而,在這個“選擇”的背後,我在影片中看到更多的卻是“成長的失敗” , 二勇和尕娃一起努力成長,然而越是成長,他們卻越是對自己的命運失去了控制,而這種失控的原因正是某種 “缺失” - 親情的缺失、教育的缺失、物質條件的缺失、愛情的缺失、道德觀的缺失、體制的缺失、甚至體力的缺失,正是因為這些缺失,片中的人物才會“追而不得”。

二勇命運的悲劇並不是因為他選擇了上路, 而是,在他的世界中缺失了太多能夠賦予他能力與能量的東西,這個彌散著西北蒼涼氣息的影片拋出的母題與思考是深刻的。

3

《未擇之路》並沒有選擇那種大開大合的凌厲激烈的類型片敘事,至少,在最終呈現上它是文藝的、也是詩意的。

片中大量的長鏡頭與廣角鏡頭,令影片的情感基調綿長而細膩,這種舒緩很容易滿足一部分觀眾的喜好,卻也容易失去大部分人的耐心,而影片最終被沒有被詬病為“太悶”“看不進去”,我想主要原因是得益於成功的人物塑造。

是的,相較於影片的語言,《未擇之路》更吸引我的是片中的人物。

我們以主人公二勇為例:

二勇和他的扮演者王學兵在內在氣質上可以說是十分的契合了,這個看起來非常70後的男人在生活中是一個失敗者,他生活拮據、婚姻失敗,然而內心中卻依然存留著與這個世界極不匹配的天真、善良和美好。

影片採用了傳統的單線敘事,這條主線正是圍繞了二勇的小理想,找到前妻,找回幸福。這個尋找,正是滿足了公路片的基本結構。

在影片的開場,二勇捉鴕鳥的場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大戈壁上飛沙走石的空曠氛圍中,在一群鴕鳥的注視中,一個男人拚命想要抓住的一隻鴕鳥,他奔跑得是那麽的努力,是啊,男人想要抓住的可是幸福的尾巴啊。

當那隻鴕鳥突然癱倒在地上再也站不起來的時候,敏感的觀眾就已經會隱隱地預感到可能主人公二勇的命運真的和這隻鴕鳥是一樣的了。

說到這裡,那一定要說一下影片中出現的意向性表達。除了鴕鳥,影片中出現的羊也是非常重要的意向性符號。

二勇開車上路,在萬瑪才旦登場之前先撞死了一隻羊,當時攝影機在死羊身下流出的那灘鮮血上停留了十幾秒;在影片的片尾,二勇被自己的貨車撞死,同樣的特寫鏡頭聚焦在地上二勇體內流出的鮮血上,這首尾出現的兩場戲在意向上是一個環狀的呼應,其實,從影片的一開始,從二勇決定上路去找前妻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如同那只被撞死的羊一樣,注定是個悲劇了。

再回到二勇,這個人物的精彩之處在於身為失敗者的他,在一段追尋理想的旅程中竟然還想要自不量力地去保護素不相識的孩子和女人,明明自己都已經混得那麽慘了,一路上竟還可以嘻嘻哈哈地逗孩子開心,教他打鴕鳥拳,送他去醫院,救他於虎口之間,當那個長得好看的女人小眉被粗蠻的漢子欺負的時候,他寧願挨打也要衝上去阻攔,所有的這一切,令觀眾不知不覺愛上了這個人物,心疼並愛著他。

在影片中,除了鴕鳥和羊,還有兩個重要道具:手機和一比用黑色塑膠袋包裝的錢。

當二勇給前妻打電話的時候,前妻的接與不接,二勇都緊張焦慮;當二勇給五哥打電話的時候,二勇緊張焦慮;當二勇給尕娃父親打電話的時候,二勇緊張焦慮;當二勇給警察打電話的時候,二勇緊張焦慮。

每當手機出現的時候,就是觀眾感受二勇內心焦慮與矛盾的時刻。手機這個道具的出現,悄然宣告了二勇生活中安全感的缺失。

歷盡千辛萬苦,二勇終於來到了前妻居住的小區,並且,帶著那袋子錢。二勇想要把錢給前妻,又不想直接面對,於是他站在樓下試圖把錢袋拋進陽台裡,不想錢袋在半空中被繩索卡住。

再接下來的一幕,彭的一聲,在一段長時間的靜默中,一個長鏡頭沿著樓角橫向推進,觀眾看到了二勇被自己的貨車撞死的一幕,也就在那一刻,用黑色塑膠袋裝著的那筆錢從半空中墜落到地上,這個墜落,正是暗示了主人公生命的墜落與理想的墜落。

二勇的人生是悲劇的,但是,影片對此的呈現是極為溫婉克制的,在二勇與尕娃的這段旅程中,二勇的天真和善良為影片增添了黑色喜劇的元素,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會越來越意識到,其實二勇和尕娃這兩個人物是互為鏡像關係的。

二勇在尕娃身上看到了自己,尕娃也從二勇身上汲取了力量,當二勇和尕娃同時浸泡在水中,各自懷揣焦慮心情的時候,我知道,這兩個人是相互救贖的,他們代表了男人成長的兩個階段。同樣,也正是在這樣的救贖中,我感受到了影片對於人性的善意與溫情。

事實上,影片成功塑造的不僅僅是主人公二勇,尕娃、小眉、五哥、大耳朵、李總,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維度,並且立體的。可以說,《未擇之路》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悲情的,而影片也給出了所有人一個悲情的理由,那就是我在上文中提到的某種缺失:

小眉的丈夫出走,身為一個女子的她在茫茫戈壁上盼夫歸來,這其間所受的煎熬與外來的騷擾都替她苦不堪言。小眉的缺失是愛情的缺失,片尾彩蛋中她面對著鏡子精致地畫上口紅那個場景,為影片的壓抑氣氛找到了舒緩的氣口,人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即將要重啟生活的未來;

五哥下有打手上有老闆,他既可以隨便打人也必須準備好隨時挨打,在片中他是第一反派,可是,智障兒子的設定還是為這個心狠手辣的大反派看起來有了一些人味兒,原來他的B面也是一個慈愛的父親啊。他的缺失是正常家庭生活的缺失、是正當職業的缺失、是真善美的缺失;

大耳朵深深愛著小眉,愛得偏執、令人害怕。他的缺失是健康心理的缺失、是愛情的缺失,而這個缺失直接要了主人公二勇的命;

在影片中,這些人物的最終命運都與他們的選擇相關:李總選擇了親自帶流氓上路,所以最終不幸被流彈打中,而他受傷後選擇斥責從他手裡奪走了象徵著權力的雪茄的時候,他已經選擇了最終被害死的命運。

當然,這些人物的悲劇命運也並不是單純因為他們的選擇,如果五哥不是缺失了真善美與道德觀,就算是李總選擇了斥責他,他也不會去殺死對方。

所有選擇的背後,是這樣或那樣的缺失,缺失造成了悲劇,究竟是什麽的缺失才導致了這一切?是弱肉強食的茫茫戈壁灘?還是資本社會的叢林法則?最終決定人生的究竟是環境的暴力,還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心魔?這是影片留給觀眾的思考,也是我喜歡《未擇之路》的理由。

我是小愛,小愛聊電影的小愛。

小愛專欄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