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恢復的最好時機!

『產後恢復的最佳時期』

黃金期

產後42天—6個月內,屬於產後恢復的黃金期。此時,產後的身體最為脆弱,各項身體指標均處於嚴重失衡狀態,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氣血得不到恢復,殘留毒素就無法有效清除,很容易拖延惡化發展為各種疾病。

理想期

產後6個月至一年半以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經過黃金期的恢復,毒素已經基本清除,本身的氣、血恢復也已基本完成,處於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

有效期

產後一年半至三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在這個階段,應進行綜合調理,使身體機能達成最佳平衡,平穩過渡到正常生活階段。

訓練能夠很好的幫助恢復由於受孕導致的腹部肌肉分離,以及產後受損的盆底肌。每個魅力四射的明星辣媽都會抓住黃金時期進行產後的身體恢復!

『產後恢復」要恢復什麼?』

產後恢復的目標是要恢復到孕前,最好是18歲的青春少女!不僅身材婀娜、體態優雅,更重要是生理功能強大,運動、生殖、性等功能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這才是產後恢復的本質。

骨骼關節系統恢復

十月懷胎,胎兒的重量使得媽媽腰椎前凸變大、骨盆前傾以及腹直肌白線分離等,這些都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聯合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

肌肉失衡改善

肌肉失衡對於健身私教並不陌生,這些肌肉群的失衡多數因骨盆的關節改變所致,可以改善但是別指望隻通過肌群失衡的康復訓練完全就可以改變「大屁股」的大媽體態。

產後體質調理

這個調理不是營養膳食或者中醫養生的調理,而是因為孕期的運動量減少和體重短期快速的上升,出現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功能變化造成的體質改變等。這個調理更多的是指改善體能弱鏈和強化體能的功能康復性訓練上。

產後盆底的恢復

女性的盆底肌肉,象吊床一樣,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除了使這些盆腔臟器維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還參與了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項生理活動。

盆底肌肉受損,就會導致盆底功能障礙,表現為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感、尿頻、便秘等癥狀,不僅給婦女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因陰道鬆弛、性生活過程中不會或不能收縮盆底肌肉而導致男女雙方性快感下降,影響婚姻生活品質。

★盆底肌肉訓練

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數女性都要經歷的生理過程。而這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在帶給女性成為母親的喜悅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損傷,引致後患。如何使產後婦女最好地恢復到產前狀態,減少因懷孕和生產過程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後果,從而提高產後生活品質,成為產後越來越重要的問題,產後康復訓練,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如果盆底肌肉功能沒有及時康復,將逐漸發展為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給婦女造成難以言狀的痛苦。就拿最常見的壓力性尿失禁來說吧:輕度的,咳嗽、噴嚏、大笑或提重物時就發生漏尿,中度的,走路快就會尿濕褲子,重度的,站立時都會發生尿失禁。

有些婦女需要長期使用護墊或尿片,而且整天異味纏身,使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也嚴重地影響了個人形象和社交生活。子宮脫垂更是苦不堪言。患者陰部有下墜感,陰道發脹不適,伴小腹脹痛,腰背酸痛,重度脫垂的子宮在走路時經常會摩擦到,引起潰瘍、化膿等問題。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恢復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生完寶寶後,新媽媽鬆弛的腹部肌肉並不能馬上恢復到原有的形態和位置,多餘的贅肉在腹部形成突起,非常影響美觀。另外,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腰背部的承托力就會越小,很多女性產後容易出現腰背痛,甚至連起床都變得十分困難。

正常:1-2指以內

需改善:2—3指

需就醫:3指以上

如果兩側肌肉的距離大於3指就屬於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有可能會引起疝氣(小腸從腹壁突出到腹腔外),需要及時就醫;如果在2~3指之間,須注意不可以進行軀乾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不能做核心練習,因為這會使分離的情況更加嚴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