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東坡“偃筆”,宋代書法第一,到底是中鋒還是偏鋒?

總第一七八二期;歡迎關注。

蘇軾《黃州寒食帖》

#3

行筆中鋒,參以側鋒

中鋒與側鋒為運筆過程之行筆方法,是兩個相對概念,相互依存又對立統一。行書因寫意抒情之需要,在書寫中使筆下之線條變化無窮而逸趣橫生。

明豐坊在《書訣》中言:“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

蘇軾所書《黃州寒食詩帖》在運筆時以中、側鋒相間,中鋒為主,側鋒為輔。用中鋒可以獲得豐滿厚實、具有立體感之線條,側鋒亦可出現頓挫生姿、妍美無比之效果。中側相雜,既可避免筆筆換鋒之不便,又可增強行書用筆之趣味。

清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言:“正鋒取勁,側筆取妍。”古今書家亦採用側鋒運筆,在加快書寫速度之同時也可豐富筆法,乃是“合法”運筆。

明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雲:“蘇黃全是偏鋒。”《黃州寒食詩帖》側鋒的使用,與蘇軾獨特之執筆方式難以分開。其所倡導的“我書意造本無法”超越了唐以來被“法度”所囿之窘境,此種用筆的“自由”狀態暗合了“魏晉古法”之核心精神。蘇軾以合乎自然之側鋒偃筆,取顏書渾厚蘊藉之天氣,又融入自我“意 趣”,形成獨具個性之書法面貌。

下面以字例來進一步解析:

東漢蔡邕在《九勢》中言:“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蘇軾因其獨特之執筆方式,使筆畫多為偃筆側鋒。

《黃州寒食詩帖》中第一、二行及第六行字皆以中鋒為主,“過”、“黃”、“有”、“力”四字筆鋒在點畫中間行進,線條光潤圓暢,挺秀剛健,給人以秀媚勻淨之美感。

“自”“已”二字轉折處,“惜”字左部及“真”字下部皆為中鋒行筆,但因行筆略慢而顯毛澀,如逆水行舟般之震顫, 線條給人以頓挫鬱拔、蒼勁有力之美感,此種筆法效果並非蘇軾故意顫抖而為之,實乃自然流露。

在中鋒行筆之過程中,蓄於筆尖之墨汁隨筆運行而注入紙內,書寫出勻潤渾厚、豐滿充實之線條。而蘇軾豐厚粗 重之線條源於學習顏真卿,但這種厚重線條在其筆下並未出現如排筆刷子一樣之“扁筆”,因其在書寫過程中善 於調節筆鋒,反而具有渾圓有力之立體感,如“年”“半”“不”“雪”等字。

黃庭堅在《山谷題跋·跋東坡水陸讚》中載,時人評東坡作書:“腕著而筆臥,故左秀而右枯。”東坡作字因其獨特之執筆出現中鋒帶有偏鋒之效果,依據筆畫之需要隨時過渡,使筆畫中實有力而又縱橫灑脫。

如“起”“夜”二字起筆中鋒,行筆至捺腳處偏鋒就勢向右橫掃;如“在”“屋”二字撇筆起筆中鋒,行筆至一半時開始轉為偏鋒,筆畫豐肥,呈上細下粗之狀。蘇字偏鋒用筆可突出橫勢,橫畫強、豎畫弱,使字形較為扁平。(待續)

【蘇東坡筆法公開課】“書法入門”首發01、蘇東坡的“偃筆”,再現六朝筆法01、蘇東坡“如綿裹鐵”,筆法字例分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