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均持信用卡0.39張 業內:未來市場太空還很大

  文: 徐巧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2017年的信用卡市場可謂是狂飆猛進,全年新增信用卡髮夾量1.23億張,同比增長25.82%,線上髮夾量突破60%。“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量相對較低,未來太空還是很大。”對於今年信用卡市場能否延續去年大勢,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對此作出了樂觀判斷。

  平安銀行一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達4226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0.2%。信用卡總交易金額5594億元,同比增長85.2%。以“零售突破”為戰略轉型的平安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保持了去年的高增長態勢。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裁俞如忠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信用卡作為該行零售轉型的“三大尖兵”之一,去年對零售業務的利潤貢獻接近50%。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不僅是以平安銀行為代表的股份行暗戰信用卡市場,以對公業務為主的國有大行亦是在零售方面從“守”到“攻”,紛紛在信用卡市場圈地跑馬。2017年,從信用卡累計髮夾量來看,工行以1.43億張信用卡領跑,建行則在去年首次突破1億大關。從新增信用卡量來看,五大行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幅。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夾數量共計5.88億張,同比增長26.35%,遠高於2016年的7.6%;2017年新增髮夾量1.23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張,同比增長25.82%。

  那麽,今年信用卡市場還能保持去年的高速發展嗎?

  “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量相對較低,比如把美國人均卡量和中國人均卡量相比,大概相差5-10倍,所以我們認為還是有很大發展太空的。”在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蔡新發分析指出。

  融360分析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人均持信用卡4張,超過14%的人持卡10張以上,金融危機過後美國人均持卡數字持續下降,至2016年底美國信用卡人均持卡仍高達2.9張。而而與我們消費習慣比較接近的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也都超過兩張。而到2017年,中國人均持信用卡僅0.39張。

  蔡新發解釋指出,西方國家人均持信用卡數量較多是因為更加個性化,例如有些卡專門用來訂班機機票,有些用來在商店中消費。“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不同的使用環境,中國在這方面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個性化還沒有那麽強。”而在國內,很多人辦信用卡可能是為了三四十天免息的方便。因此,中國在這信用卡業務方面還有很長的發展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卡空前繁榮的同時,逾期數據也有所抬頭。5月24日央行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711.48億元,環比增長7.29%。

  蔡新發進一步表示,儘管隨著科技的更新與發展,不少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些“無卡信用”的授信服務。但商業銀行發行信用卡會佔用資本金,這背後對應的是相應的風險準備金。“只有金融機構才有實力支撐這種比較大的消費額度,科技公司在資本金方面其實不夠。”他指出,未來信用帳戶的發展還是會以金融為主。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