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順治四大輔臣與鹹豐八大臣,哪個對皇權威脅更大

順治駕崩前安排的“四大臣輔政”和鹹豐駕崩前安排的“讚襄政務八大臣”沒有根本區別,它們都是:皇權(並非皇帝本身而屬后宮勢力)與滿貴族間的權力鬥爭。只不過,康熙所代表的孝莊太皇太后和兩後一王在權力“欲望”上是不同的。

在本質相同的基礎上,有兩大不同:

(1)清初皇權不穩貴族勢力頗大,皇權只能依靠部分貴族勢力打擊囂張貴族,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視之為“掌握兵權”的權臣與皇權的鬥爭;晚清的貴族勢力已經不能控制兵權,對於“不掌兵權”的權臣只能依靠漢族地方武裝

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順治,八旗內部各旗主的勢力頗大,皇帝更不能“一言九鼎”。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利用各種手段從八旗各旗主、貴族強權力。例如順治皇帝“復活”明朝的“巡按制度”,重用漢人官員削弱滿貴族權力。最終,順治亡故後,康熙年幼“輔政四大臣”掌權,乃是貴族權力佔據上風。

在此情況下,孝莊利用“四大臣”間的不合拉一部分打一部分,直到康熙親征。也爭氣,皇權逐漸穩固,又經過雍正“鐵腕”,皇權終於壓製住了貴族權力。

(2)順治康熙時期,清朝處於上升期,面對巨大的漢人勢力,雖然皇權與滿貴族間有鬥爭,但總體上依靠“漢八旗”,皇權和大部分貴族仍然比較團結和上進;同治光緒時期,清朝已經進入朝代末期,大部分“八旗子弟”已經腐朽沒落、已經被“儒家化”,只能依靠漢地方武裝

“被儒家化”的典型特徵就是講究天地君親師、講究規矩秩序、崇尚虛談侈談實效。“提籠架鳥”是絕大部分“八旗子弟”的作為,整日無所事事,聽書看戲。

為什麽乾隆以後,子弟書以及各類曲藝、戲曲興盛的一個原因就是“八旗子弟”因素。各種“爺”文化興盛。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化後的滿人既失去了祖先的勇武,又沾染了我們漢人在朝代末期的通病——腐化墮落,更有了一種“爺”文化——表面強梁,為了個人面子兒可以什麽都不管。那麽,前者的腐化墮落是主體,如果想腐化墮落那就需要聽從皇權。

皇權內部分皇帝、后宮、外戚、太監、宗室五大部分,那麽,慈禧作為后宮勢力完全有資格代替皇帝。只要皇帝不親政,慈禧就可以永葆權力。這也是為何她喜歡讓“小皇帝”出現的原因。

相反,“八大臣”時期的滿貴族勢力,因為“八旗”已經腐化、對皇權倚重化,由此只能依靠曾國藩、左宗棠等漢地方武裝。慈禧、奕䜣等人則依靠傳統“忠君”思想,利用漢地方武裝間對於“榮華富貴”地希望心裡各個擊破,從而漢地方武裝也無法形成合力,如此,“八大臣”輕易地被慈禧、奕䜣等人消滅。

“四大臣”被消滅的歷程更複雜一些、其對皇權也更危險一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