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僥倖了!逾60%腫瘤患者急需危機乾預!

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機乾預一般分為兩類情況:一是確診初期的一、兩個月內,忽然驚悉自己生了癌症,陷入了心理危機狀態,這需要予以乾預。這類情況還包括治療一階段後,發現治療失敗或又見複發、轉移等,這些情況也有所類似。不過,相對初診時而言,後者的乾預通常要簡單些。二是經過了痛苦漫長的治療,情況不見好轉,患者身心疲憊,再次陷入了漫長而難以自拔的心理危機狀態。這兩類的乾預是不完全一樣的。前者我們稱作為急性心理危機乾預;後者則稱作慢性心理危機乾預。當然,須強調的是,乾預只是針對已獲悉自己生了癌的患者,對那些尚不知情的患者,沒有必要行此乾預,以免畫蛇添足,反添其亂。

一些癌症患者雖經積極治療卻情況未見好轉,有的則進入了晚期階段,基本上康復無望了,這時,絕大多數患者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心理危機膠著狀態。且這種狀態常常呈持續發展和惡化態勢,這時的危機乾預常十分困難。我們把它細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真的到了絕對晚期了,任何措施都已回天乏力了,這時,病人最需要的是晚期的臨終關懷。另一類情況是雖不至於樂觀,不能奢談康復或治癒,但暫時也不至於嚴重威脅生存,應對措施得當,病人還是能夠帶癌長期生存的,或以前的應對措施有些問題,換一個思路,或許能柳暗花明的。對於後面這些情況,仍應積極進行心理危機乾預。這時,若不解決心理危機問題,患者的情況只能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對這類患者的心理乾預問題,其實主要是「二個目標」的問題:

1

調整期望目標

許多這一階段的腫瘤患者之所以陷於心理危機,是期望目標定得太高。總想徹底治癒,所有指標都正常,身上完全沒有癌細胞。其實,這是不現實的!現在癌症治療目的與標準已經開始轉向,從過去的不顧代價地徹底殺死(這很多情況下不僅不現實,而且常常病未控制,人已走了),現在已轉向強調有效控制或基本控制其發展,有時能穩定病情或基本穩定病情亦屬成功。對於一些晚期患者,我們要強調:活著就是成功!目標的調整,對這類患者走出心理危機非常關鍵。

2

設定近期最低目標

比如說,孩子還有幾個月要考大學了,幫助他一定活到能看到孩子考上大學;實現了,然後再一步一步調高目標,有價值、有生存品質的生命常就這樣被延續著。甚至在這一延續過程中,很多人就不知不覺中度過了五年、十年,走向了接近康復,這類事例在我們的患者中很多很多。須知,人有明確追求時,誘發出來的生命潛能常是巨大的。有目標,可以實現的短期目標,就有生存下去的渴望與動力,從而也就會產生奇蹟。

講座預告

12月15日-16日,何裕民教授將出席2018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腫瘤康復高峰論壇,為廣大患者講解腫瘤防治新進展,助力遠離癌症保康復!

深圳論壇

講座主題:《重新認識癌症,找出正確出路—國際健康醫學新趨勢減壓快樂求康寧》

論壇時間:12月15日(周六)下午14:00-18:00

論壇地點:深圳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八樓雪梨廳(福田區中心區福華一路28號)

預約電話:0755-83250007 / 83243467(請提前預約,憑入場券入場)

羊城論壇

講座主題:《重新認識癌症,找出正確出路—當今優雅老去新趨勢減壓、快樂、求康寧》

論壇時間:12月16日(周日)下午14:00-17:30

論壇地點:廣州市亞洲國際大酒店八樓亞洲殿(越秀區環市東路326號)

預約電話:020-87610375 / 37625567 (請提前預約,憑入場券入場)

想要參加講座的朋友,請點擊「閱讀原文」報名活動,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