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座城市舊改居民搬家,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8月5日一早,一輛輛身披彩旗的搬場車駛入康定路上的曹家渡街道忻康裡,寂靜的小巷一下熱鬧起來。當天是靜安區115街坊舊改居民集中搬家的日子,搬家居民在搬運人員的幫助下興高采烈地將家中物品搬運裝車,他們即將告別逼仄的老房,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115街坊是靜安區今年第一塊舊改基地,待徵收房屋面積19195平方米,共涉及568證,其中居民552證、部門16證,涉及戶籍人口2600多。街坊內多為70年以上的老式舊裡房屋,房屋結構嚴重老化,有重型卡車經過房屋都要抖一抖;居民大多沒有獨用廚房,全部都在使用手拎馬桶。7月29日舉行的“二輪征詢”簽約首日,該街坊就以99.09%的高比例簽約率生效。區舊改總辦負責人說:“靜安區抓住上海舊改的新機遇,通過制度保障、科技護航、思路創新、精準服務,實現徵收全公開、全透明,大大提升了居民簽約率。”

曾多次傳舊改消息卻未實現,居民對舊改期盼高

58歲的馬阿姨年輕時嫁入115街坊,一住就是30多年,孫子今年都兩歲了。在她家,一間20多平方米的長形房間被簡單地進行了功能分割:門口是一間只夠一個人轉身的小廚房、往裡是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小”房間、最裡面是一間放了雙人床後就沒有太多餘地的“大”房間。馬瑞芬一家三口和婆婆過去就擠在這裡。前幾年,兒子結婚了,家中實在住不下,馬阿姨就叫小兩口到外面租房住;但因為居住條件不好,兒子結婚的頭幾年沒敢要小孩。

馬阿姨家陰濕的屋頂。唐燁 攝

115街坊的居民不僅居住太空局促,生活環境也非常差。“家家都在用手拎馬桶、痰盂,好幾次樓上人家的痰盂罐夜裡打翻了,水滲透樓板,滴在我家床頭;老鼠蟑螂到處跑,有幾次睡覺時蟑螂還鑽到耳朵裡。”馬瑞芬至今記憶猶新。

“該街坊居住條件差,居民對舊改期盼高;但推進舊改難度也很大。”街道黨工委書記唐凌峰說,115街坊曾多次傳出要啟動舊改徵收的消息,但因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實現,居民看著地塊周邊其他的新建建案拔地而起,往往情緒難平。且該街坊人戶分離率高達60%以上,困難人群非常多,都給舊改推進造成困難。

為從根本上解決居民的生活和居住困難,靜安區多方協調、籌措資金,將該地塊的改造工作列入區政府實事項目,急百姓之急、解百姓之憂,幫助居民改善居住條件。今年4月,115街坊舊改項目啟動。

陽光徵收公開透明,黨組織跨前一步推動簽約

街道、居委和靜安第三徵收事務所組成工作小組,一家家上門進行解釋與動員,消除居民的疑慮。居民王先生在徵收之初,對舊改存在不配合和不滿情緒。工作組多次上門慰問,關心其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帶去最新的舊改資訊並做詳細解釋。經過與其家屬及其本人反覆溝通,宣傳政策後,他從不配合轉變為積極支持舊改工作的“領頭人”,在第一時間內完成了簽約。

為方便居民及時獲取準確資訊,指揮部將居民接待視窗前移,邀請居民區老書記、“老法師”和兩代表一委員等加盟,集合司法、民政、人民調解等各方資源,現場提供谘詢和監督,積極做好家庭矛盾調解、幫困幫扶等工作;組織律師給居民講舊改政策,進駐基地提供法律谘詢服務,專業地向居民分析徵收政策和相關法律,化解居民間圍繞產權產生的矛盾。同時,成立115街坊舊區改造臨時黨支部和機構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和志願者的戰鬥堡壘作用,做好群眾工作。

今年69歲的陶老伯出生在115街坊,原先他與母親住在兩間加起來不到15平方米的房間內,幾年前其他兄弟及子女從外地回滬後將戶口遷入,人不住在這裡,但造成這個房屋總共有9個戶口。母親過世後,兄弟間因為房屋承租權發生了摩擦。徵收開始後,兄弟間矛盾爆發,造成一時無法簽約,經過工作組反覆進行協調工作,最終一家人達成了一致、實現順利簽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