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警惕!經常喝蜂蜜水,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有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性早熟發病率明顯上升。兒童性早熟患病率僅次於兒童肥胖症,佔小兒內分泌疾病的第二位。已成為最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

現在隨便在網上一搜索,就能看到各種有關嬰幼兒性早熟的報導,經常會有媒體質疑兒童性早熟是由「食物引起的」。

所以,一些民間傳說吃了會讓孩子「性早熟」的食物就開始讓當爹媽的人心驚肉跳了。


吃反季果蔬會性早熟?

吃「速成雞」會性早熟?

吃蜂蜜會性早熟?

……

今天,凱歌健康就帶大家一起來破除謠言。

反季節水果、蔬菜不能吃?


反季指什麼?就是本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於是,有人說這是因為這些果蔬用了激素,是被催熟的。再加上一些「4歲女孩兒吃激素草莓引起性早熟」的新聞推波助瀾一下。這就讓很多家長堅信,不能給孩子吃反季果蔬,不然可是會性早熟的。

闢謠:

媒體經常說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這個說法其實很不嚴謹。

嚴格來講,這些所謂的「植物激素」其實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人的激素是兩碼事。

「植物激素導致人的性早熟」的說法真是有點天方夜譚。

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植物激素只針對植物起作用,對人體是沒有作用的。所以說,反季果蔬不會引起性早熟,大家無需多慮。

速成雞等「催」出來的動物不能吃?


大家理解的「速成」,就是給某種動物使用了激素,讓它超乎尋常的生長。從出生到上餐桌,一隻雞40多天就能走完了它的一生。跟按了快進鍵似的。這種「速成動物食品」體內含有太多激素,孩子吃了會導致性早熟。

闢謠:

關於動物食品導致性早熟最典型說法包括避孕藥餵養的黃鱔和打了激素的速生雞。

? 黃鱔

關於黃鱔是喂避孕藥或激素長大的說法真不少,但已經闢謠了。養殖者不可能給黃鱔喂避孕藥或者激素,這只會讓黃鱔死得快。

黃鱔的確是小時候雌性,長大了就變身雄性,但這是自發的變化,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 速生雞

很多人覺得,以前的雞從孵出來到殺,最起碼要養上半年;而現在的雞,四十來天就出籠,比人工放養的雞更重。不用激素,雞怎麼可能長這麼快?

其實這種想法是個誤區,因為養殖戶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激素。

飼料雞40多天出籠,在世界上屬於正常水準。目前世界商品飼料雞大部分在42-48日齡出欄,最常見的是在45日齡左右。

讓我們用數據說話:從 1935~1995 年的 70 余年來,世界範圍內的飼料雞的出欄日齡從 95 天縮短到了 40 天,體重卻從 1300 克增長到了 2000 克。

而到了 21 世紀,飼料雞的生產性能還在不斷上升。

以我國為例,2005 年修訂的《商品飼料雞生產技術規程》中規定:飼料雞在 6 周齡 (42 天)的體重指標為 2420 克。

這在行業內部是人盡皆知的常識,只是我們並不了解,所以覺得是激素在作怪,其實它們本來就該長得這麼快。

如果是某些小規模養殖場,由於欠缺養殖經驗和法律意識,有可能會使用激素。

但這樣做不僅不會提高產量,還容易導致大批雞死亡,更不用說激素價格不菲,飼餵、注射、皮下包埋等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所以,激素也不是想用就用的,而且很可能用了也白用。

另外,國家早已明文規定了「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違反者將受到處罰。

由此可見,只要是正規管道購買,就不存在「激素雞」的風險。

豆腐豆漿等豆製品不能吃?


流傳至今的理論依據是說,大豆中含有一種叫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類雌激素,大家一聽,感覺就會很微妙了,雌激素不就是性激素嗎,性激素不就是促進性成熟的嗎?

闢謠:

請大家注意「類雌激素」的「類」字,就是類似的意思。

是說大豆異黃酮在結構上和人體的雌激素有一定的類似作用,但在作用效率上差的可是十萬八千里。

類雌激素並不等同於人體的雌激素,而且在豆製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但需要提醒各位,市面上一些大豆異黃酮的保健品吹噓有各種神奇功效,這些產品會不會為了達到效果,「暗度陳倉」偷偷加真的雌激素,可就只有天知地知廠家知了。

所有在此要為「豆製品」正名,它不會引起性早熟,請大家放心。

牛初乳不能吃?


衛生部規定,自 2012 年 9 月 1 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將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這一規定被一些媒體解讀為「因為牛初乳可能導致性早熟」。

闢謠:

其實,相關行業曾對牛初乳中 50 種激素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牛初乳中的激素與普通牛奶並無統計學差異。

而且,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中同類激素的含量一般都高於普通牛奶和牛初乳。

不推薦寶寶吃牛初乳的原因不是什麼性早熟,而是:

1.牛初乳沒那麼好:尚無有效證據表明牛初乳有提高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的功效。

2.牛初乳可能有害:牛初乳的營養結構並不適合寶寶,蛋白質比例偏高,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牛初乳還有導致寶寶過敏的風險。

蜂蜜不能吃?


近幾年,因為吃蜂蜜導致性早熟的新聞屢見不鮮了。據說,是因為蜂蜜裡含有激素,給孩子吃了,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闢謠:

事實上,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佔總量的80%以上,再去掉百分十幾的水,其他成分的量幾乎不足1%。

這1%中含有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花粉,而這些花粉又含有微乎其微的激素。

而這些激素同樣是植物激素,道理和反季果蔬是一樣,植物激素對人體是不起作用的。

至於為什麼有傳言說,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蜂蜜。

其實並不是因為害怕寶寶性早熟,而是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

1歲以下的寶寶腸道菌群還沒有完全建立,會有被肉毒桿菌感染的風險。

如何避免性早熟?

要儘可能避免孩子性早熟,排除不要吃雞肉、不要吃反季節蔬菜、完全吃素等不靠譜的建議,比較可靠的有這麼幾點:

  • 合理搭配穀物、蔬菜、肉蛋奶,避免營養過剩。

  • 口渴盡量喝白開水,少喝果汁、飲料,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 鼓勵家長多陪孩子出去玩耍、運動。

  • 盡量不給孩子吃營養保健品,沒有「藍帽子」標識的更是堅決不能吃。

  • 家長如果在服用避孕藥,一定要收好,避免孩子翻出來誤服。

  • 避免兒童過早通過媒體接觸到有性暗示的影片、圖片等。

  • 減少使用塑料用品。

其實關於兒童性早熟,其實至今也沒有發現明確的誘因。

除了特殊的疾病原因外,還與營養狀況、心理因素、環境因素三者密切相關,切不能單一的以吃某種食物而判斷為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所以,與其焦慮該不該給孩子吃這個吃那個,倒不如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別讓孩子長得太胖。

小編知道,把這些謠言當真的,你可能不是第一個人,但是粉碎這些破謠,你可以是第一個人。

所以,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讓我們一起粉碎謠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