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責任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曾經說過:“有擔當,才有自由。” 狄更斯也說:“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受到好像吃梨喝蜂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

  人,凡事都要有責任和擔當,否則一事無成。

  為什麽有些孩子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從頭至尾地做完?為什麽有些孩子過於任性自我?為什麽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為什麽有些孩子對別人漠不關心?父母教育孩子,首先應該教育孩子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否則,就是在培養巨嬰,就是在為自己,也為孩子的將來埋下不幸。

  北京一位77歲老人,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兒子。一審理,才發現大有內情。老人的兒子今年已經48歲,一直沒有正當職業,不結婚,宅在家裡,啥也不乾。而且,性格暴躁。曾經因為一些生活瑣事,他把一直養著自己的父親,耳朵咬掉三分之一。於是在一次爭吵中,忍無可忍的老人先是用手掐他的脖子,再用花盆把他活活砸死。最後,老人被判9年有期徒刑。一個兒女雙全的大家庭,同時失去了父親和兒子。拖累親人,壓垮父母,毀滅自己。這就是中國式巨嬰作的惡。

  48歲的大衛,加拿大名校碩士畢業,從小到大都是無可爭議的學霸。但他從2012年畢業回國後,就再也沒有工作過。大衛的母親丁婆婆已經82歲,還患有尿毒症。她每個月3000多的退休金,治病用掉2000,剩下的要養活自己和兒子。那海歸碩士大衛呢?他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房間不收拾,垃圾直接扔在牆角。無奈之下,丁婆婆把兒子告上法庭。然而當法院通知大衛參與訴前調解的時候,他仍然拒絕跨出家門。並且將矛頭直指自己的老母親:

  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麽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每個無法獨立的成年人,其實就是責任感的缺失,後面都站著包辦一切的父母。父母為孩子接管了一切,孩子遇事不懂解決問題,第一念頭只能是找爸媽。孩子缺乏獨立生活能力,沒有獨立人格,沒有思考能力,沒有責任感。久而久之,索取成了一種習慣,回報反而變得荒謬。到最後,形成畸形的親子關係:一方無盡索取,一方拚盡全力給予。

  現在有許多年輕人,覺得“我不想做現在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麽”,這種迷茫的結果是,現在的工作也做不好,需要別人給隨時收拾爛攤子;成天吐槽工作,把“不幹了”“過了年就辭”掛在嘴邊,表現為說得特別多、做得特別少,除了抱怨什麽都沒留下;

  不講道理、拒絕承擔責任。

  這其實也是缺乏責任教育的體現。為了讓兒童從小擁有自信,父母們會在教育中強化他們的自尊心。這加劇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也讓他們學不會為別人考慮、無法承受挫折。讓他們完全忘了自己作為人應該頂天立地的責任,覺得別人對他的照顧全是理所當然。出了問題,從不自身找原因。

  梁啟超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作為一個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承擔很大壓力,很苦也很累,但是如果你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擔當責任的魄力,什麽事情也做不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以來,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沒有一個不是歷經諸多磨難,願意承擔巨大的責任,有偉大擔當的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前赴後繼,這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

  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一直指導著無數仁人志士,成為他們一生的信條。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國家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有人還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了“天下興亡,我有責”。意思是說,“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那麽,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如何盡責? 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隨後,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這副重擔,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不易,何況一個13歲的孩子!但洪戰輝沒有退縮,一挑就是12年。為了掙錢養家,他像大人一樣,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種地。他利用課余時間賣筆、書、磁帶、鞋襪,在學校附近的餐館做雜工,周末趕回家澆灌8畝麥地。在兼顧學業和謀生之時,他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為了帶好撿來的妹妹,洪戰輝費盡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讓妹妹睡在內側,以防父親突然發病傷及妹妹。妹妹經常尿濕床單、被子,他就睡在尿濕的地方,用體溫把濕處暖乾。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常啃方便麵。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2002年10月,父親突然發病,因為沒有錢,他不得不在一家精神病醫院門前跪求治療,在他孝心的感染下,2005年底河南第二榮康醫院主動將他父親接去診治。2006年,父親的病情已明顯好轉,出走的母親、打工的弟弟也相繼回家,一家人終於重新團聚。正是這各種各樣的責任壓在了他的肩上,正是他勇於擔當責任、不辱使命的做法,才鑄就了他的輝煌。洪戰輝 2005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劉易斯言辭犀利的說:“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不認真工作的人什麽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責任不是包袱,它是世間之愛,是品德的凝聚,承擔責任,你會感受到責任之美,它會給你帶來一份充實感覺

  責任教育中,有見識的父母,多少有點心狠。動物世界優勝劣汰,鷹媽媽會把孩子直接從山崖踢下去,為了讓他們不得不飛翔;母獅子會把長大的孩子扔下,為了讓他們學會自己捕獵。

  1920年的一天,美國一位12歲的小男孩正與他的夥伴們踢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將足球踢到了鄰居家的窗戶上,一塊窗玻璃被擊碎了。鄰居老人立即從屋裡跑了出來,勃然大怒,大聲責問是誰乾的?夥伴們紛紛嚇跑了,小男孩沒有逃並走到老人跟前,低著頭向老人認錯,並請求老人原諒。然而,老人卻十分固執,僅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錢賠償。回到家,闖了禍的男孩怯生生地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父親並沒有因其年齡小而開恩,只是冷冰冰地說道:“家裡雖然有錢可以拿給你賠償,但是自己闖的禍就應該對自己過失行為負責。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賠償人家,不過,你必須想辦法還給我。”男孩從父親手中接過錢,飛快地跑去賠給老人。此後男孩一邊刻苦讀書,一邊用空閑時間打工掙錢。由於人小,不能乾重活,他就到餐廳幫別人洗盤子刷碗,有時還到處撿廢品賣,經過多日的辛苦努力勞動,男孩終於掙足15美元,他自豪地把錢還給父親,父親欣慰地拍著他的肩膀說:“一個能為自己過失行為負責任的人,將來定會有出息。”多年後,這個男孩成為美國第40任總統,他就是裡根。裡根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地說:“那次闖禍後,使我懂得做人就要肩負自己的責任。裡根對自己的過失負了責任:一方面,他有勇氣承認錯誤;另一方面,他信守責任,用行動為自己的過失負起了責任。這個故事讓我明白:每個人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才能有所成就,責任心從小養成,最終帶給你將是人類的珍寶——偉大的人格。

  懂得了責任才會自立;一個人自立了,才會自尊、自強!讓我們肩負自己的責任吧!

  朋友們,讓我們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吧!讓我們繼承這上蒼賜予祖先們的優秀品質吧!讓責任的光芒永遠在我們身上傳遞,並且愈發閃亮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