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推己及“義”,義的對等性與“度”的把握

說到儒學,一般把仁義放在一起講。

其實仁和義是兩個不同層次上的詞:通過仁,可以推導出義;仁是義的基礎。

用白話說,“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就是義。所以:

1.義,發乎仁。就是說,義是以人為本的,不能動不動就要兩肋插刀、舍生取義,而是要講究一個符合人性化的度——義的度,就是人性的合理。

2.義不是“無條件的付出”,而是要局限於自身的行為條件的。比如,不能要求自身經濟苦難的人,去做太多的義捐活動。

3.義,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種“對等關係”,首先是內在的平等,其次是義的雙方的對等性。

有人說,那照你這個解釋,義不就成了買賣了嗎?

這個問題要回到義的基礎,“仁”上來:仁,就是要尊重人性。在義的行為關係中,付出與回報是一體的,這才是人性——這種人性應當得到尊重。

義的這種付出與回報的關係,與買賣的區別是:義並不要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義也並不要求等價的回報,而是強調內在的同等處置,與外在關係的對等性。

也就是說,義的對等性,是價值觀上的,是關係層面上的。

當然,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換位思考:假如有困難的是自己,也希望得到幫助。所以可以假設為,義就是對“身處困難的自己”的一種幫助。

強調一下,義是雙方的,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這是從“仁”推導出來的:義的雙方都以人為本,所以都要求有所付出和回報。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有個說法叫“天助自助之人”。

就是說,即使是老天給你的幸運和仁慈,也是因為你有了自己的那些付出,所以老天講了義,幫助了你。

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想法:想要獲取別人的義和幫助,就要首先自己有付出,變得強大起來,值得別人的幫助,這才能建立起一份對等性。

而不能一心想著別人單方面幫你,跟你講義氣,自己卻不勞而獲,養尊處優,怡然自得。那就不叫義了,而是乞討。

有句俗話說,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別人幫你,是緣分。

事實上,當別人幫你的時候,要基於“仁”,想著怎麽回報別人;而如果回報不了,又如何心安呢?

最後來說下儒學著名的“舍生取義”。

根據上面的解釋,義是基於人性化的一種對等關係——所以只有能夠與“生”相對等的東西,才值得“舍生”。

這個值得舍生的,就是“大義”。例如為了家國存亡,可謂大義,除此以外,不可舍生以取之。

我們講義的時候,要注意那個對等性的度。

例如朋友之義,或是相識之義,可以是傾囊相助,盡我所能,而不是全部講什麽舍生成義——這樣就不符合義的對等性了。

因為在這樣的對等關係中,值得付出的義,是隻到那個度的。而儒學所謂的舍生取義,指的是為了家國大義的得,值得付出個人的生相對等的舍。

文:何為貴,儒學十講第三篇,感謝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