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改革開放40年」讓醫師羽翼豐滿地起飛

「改革開放40年」讓醫師羽翼豐滿地起飛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逐漸形成院校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其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從探索試點到最終形成,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穩步推進,使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趨於標準化、同質化,向醫療機構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批高品質的臨床醫師。

《健康報》在記錄

1994年

《健康報》刊登消息《中國畢業後醫學教育的介紹》。文中提到,畢業後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並建立起一套規範、嚴格的制度,我國畢業後醫學教育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1995年

《健康報》頭版刊登消息《我國住院醫師培訓趨於規範》。文中介紹了作為試點的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以及浙江醫科大學和衛生部部屬高等醫學院校,已完成住院醫師5年以上的培訓,一大批經過嚴格培訓的住院醫師已在臨床上成為骨乾。

2015年

《健康報》記者專訪我國著名醫學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他說:「我們培養的人不能僅僅是合格 ,而應該是優秀。」他認為,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是中國醫學教育一次革命性的制度設計。

醫師培養走向規範化

「通過就是對這3年的最大安慰。」2015年畢業於牡丹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張宇,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今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結業考核的優秀成績。畢業後,張宇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今年,他回到原部門哈爾濱市呼蘭區沈家鎮衛生院繼續工作。不同的是,他已由過去「自覺難以勝任」轉變為現在「充滿自信」。「感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讓我成為一名標準化的全科醫生,我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為家鄉的百姓提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張宇說。

張宇是我國40餘萬名接受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醫學生的縮影。「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國際通行做法,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醫生的必由之路。」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會長劉謙說,「人的生命價值一樣寶貴,所以醫生的培養應該追求同質化,讓所有醫生達到統一水準」。

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在院內嘗試住院醫師培訓,開啟了我國住培工作先河。

1962年,衛生部首次提出實行住院醫師培訓,但培訓只在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內開展。而後由於種種原因,住院醫師培訓偃旗息鼓。

1979年,衛生部印發《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住院醫師培養考核實行辦法》,再次提出在高等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試點開展住院醫師培訓。1993年,衛生部將試點擴大到一些省市,並且印發相關管理辦法。1995年,衛生部公布住院醫師培訓大綱,第一次提出「規範化」說法。

「2002年到2006年,從建立課題組到正式頒發檔案、建立制度,我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逐漸成形、發展。」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學教育政策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文歷陽介紹,2006年,衛生部印發《關於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的通知》,要求在全國範圍內推開試點工作,同時公布了第一批34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目錄。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頒布,明確提出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意味著住培制度從部委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

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7部委印發《關於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我國由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住培政策體系,培訓醫院從人才「自產自用」轉變為同質化人才的「輸出源」。「自2013年後,我國醫學教育有了完整的鏈條,是我國醫學教育的一次革命。」巴德年說。

文歷陽介紹,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成立了住培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各培訓基地普遍建立「一把手」負責的組織管理架構,健全院級長官決策部署、職能部門協同管理和教學一線具體實施的培訓體系,基地普遍實行科室主任負責製。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年3萬元的標準支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落實,並按照每家培訓基地500萬元的標準投入28億元開展能力建設。2014年~2017年,中央累計投入近200億元。同時,31個省(區、市)建立了省級財政經費補助機制。

培訓應以服務需求為導向

住培制度自2014年全面實施以來,全國共建立800多個基地,累計招收27萬餘名住院醫師。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國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中,住培人員考試通過率高於平均水準10個百分點。在臨床上,合格住培醫師的認可度也在不斷上升,得到群眾更多信賴。

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住培工作仍然不能完全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文歷陽表示,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雖然有很多醫學院校,但「不同醫學院校代表了我國醫學教育的不同層次,辦學定位不同,培養出的醫生水準自然不同」。

針對基層人才短缺問題,2011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工作。通過訂單定向免費培養、全科專業住院醫師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轉崗培訓等多種措施,我國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25.3萬人,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證。

就臨床醫師的培養而言,院校教育產出的是醫學生,處於醫生的「半成品」階段,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產出的是「成品」,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產出的才是「精品」。2015年,我國在規培基礎上探索建立「3+x」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文歷陽表示,雖然還在試點,但該制度的開展使我國醫師培養體系更加完整,並且與國際接軌。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已逐漸形成以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為主線,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全科專業住院醫師培訓等多措並舉,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逐步深入的畢業後教育模式。「正因有了完整、規範、高品質的培養,我國醫師品質有了顯著提高。中國的醫療品質從2000年全世界排名110位一躍升至2018年的48位。」巴德年說。

醫教協同需持續高位推動

「人才問題說到底是政策問題。」劉謙表示,我國醫學教育與整體教育體系發展緊密相連。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取得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突出表現為醫學教育學製學位多軌並存,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畢業後醫學教育制度尚未普遍建立;支撐標準化、規範化醫學人才培養制度的政策機制、條件保障亟待完善等。

針對上述問題,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等6部門頒布《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從改革院校教育、建立畢業後教育制度、完善繼續教育體系等方面提出11條重要舉措,理順了臨床醫學教育學製,極大地促進了醫學教育與行業需求的緊密結合。

建設健康中國,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隨著社會發展,醫學教育還面臨規模層次不適應、結構不適應、培養品質不適應、條件保障不適應和工作機制不適應等問題。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與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召開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劉延東副總理出席會議並講話。會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圍繞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全面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強醫教協同巨集觀管理、促進人才培養與使用緊密結合四大方面明確了14項改革任務,重點回應醫學教育改革面臨的重大深層次問題。

「此次會議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經驗,也是對今後進一步推動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文歷陽說,「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著力構建醫教協同、一體化的臨床醫學教育體系。方向已明晰,衛生、教育部門還需奮力前行」。

文/健康報記者 楊金偉

編輯/ 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示,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