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新生兒時期就要開始培養寶寶的五個感官發育,晚一天以後更吃力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最近特別喜歡聽音樂啦,只要有音樂聲想起,他就開始手舞足蹈的,停不下來,還有哦,最近特別喜歡用手拉扯東西,玩具呀,書呀,統統都喜歡,要是聞到廚房飄來香香的飯菜味兒,臉上還會露出開心的笑容呢......

芽芽怎麼突然一下子就掌握了那麼多的技能......

是不是該對她進行一些能力鍛煉的時後到了?

其實,芽芽的這些反應,是因為芽芽正處於嬰幼兒感官系統發展的重要時期

幼兒時期,各種感覺器官的結構和技能基本已經成熟,通過對感官的刺激,可以促進各種感知覺的迅速發展和不斷完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視覺聽覺觸覺的發展。

例如:刺激聽覺器官,可以訓練孩子注意到不同音量的聲音,區別漢字語言中的音調、語氣的差異。

通過對皮膚的刺激,可以使孩子準確的感知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並可以提高對外界氣溫的適應能力等等。

感官系統的發展又為今後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逐步完善提高準備了條件!

比如:寶寶在聽故事的時候,是靠頭腦中出現的關於故事人物及言行的具體形象來理解故事的。

而頭腦中這些具體形象就是依靠平時各種感官刺激得來的

他們看過美麗的小鳥、高大的樹林,聽到悅耳的鳥鳴聲,就可以理解「鳥兒在枝頭唱歌」的含義了......

所以,感官系統發展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第一步!

著名的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認為:感官是心靈的窗戶,感官對智力發展具有頭等重要性,感官訓練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動,0-3歲的幼兒能夠通過感官訓練對事物形成清晰、純正的印象。

感官訓練都包括哪些內容呢?

視覺訓練:學習鑒別形狀、顏色、大小、高低、長短等,提高鑒別度量的視知覺。

聽覺訓練:習慣於辨別和比較聲音的差別,進而培養審美和鑒賞能力。

味覺訓練:學習鑒別酸、甜、苦、辣、鹹等不同味道,提高味覺靈敏度。

嗅覺訓練:分辨不同的香、臭氣味,提高嗅覺靈敏度。

家長可以選擇某些能刺激寶寶感覺的活動,以遊戲訓練的形式促進與強化寶寶的感知覺發展,進而使寶寶獲得智力發展中不可欠缺的各種概念。

嬰幼兒各階段感官的發育情況

2-4個月:寶寶能注視房間內較遠距離的物體,以及物體的移動,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這時應配合寶寶的眼神,將帶聲響的玩具上下左右的移動。

4-8個月:應充分利用家裡的空間來培養寶寶的視覺。

比如,在牆壁上貼上色彩鮮艷的圖畫,也可以給寶寶看色彩鮮艷的圖書,你會發現他特別喜歡顏色鮮艷的紙張、衣服和玩具。

8-12個月:這時應該多帶寶寶到戶外去,他會越來越喜歡這個五顏六色的世界。

雖然這個時候寶寶還不能識別紅、黃、藍,但可以有意識地對寶寶說:「這是紅色的花,那是綠色的小草。」

13個月以上:這時是教寶寶認識顏色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寶寶認識一種顏色需要鞏固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不要對寶寶說:「這是紅的,這是黃的,這是藍的……」寶寶是不能同時接受和理解多種顏色的。

這時,可以從寶寶最敏感的紅色開始,如紅的玩具、紅的衣服、紅的積木等都可以成為教寶寶認識顏色的的道具。

嬰幼兒感官系統訓練方法

1、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

聽覺是語言學習的主要渠道,只要寶寶的聽覺器官功能正常,即使寶寶還未滿月,也能在感受到外界的聲音刺激時有所反應,比如轉頭或扭動身體。

遊戲推薦:聲音在哪裡

準備物品:對比強烈的黑白雙色物品(具聲光效果更好)、可吸引嬰兒注意的玩具。

遊戲流程:讓寶寶或躺或趴,父母則站在寶寶視線看不到的地方,比如站在寶寶身體兩側,同時搖動會發聲的玩具,或呼喊寶寶的名字以吸引其注意力,觀察寶寶是否會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

如果寶寶能正確分辨聲音從何而來,表示其聽力發育良好,感覺統合也大致正常。

能力進階:如果寶寶能順利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父母可多多變換髮聲的位置,或用其他不同聲音及音量與寶寶互動。

但是要注意,聲音不要太尖銳,音量也不宜太大,以免給寶寶的聽覺能力造成傷害。

培養建議:如果寶寶的反應不夠理想,比如對聲音沒有反應或反應不明顯,父母可先在寶寶能看得見的位置發出聲音,幫助他準確找到音源處。

2、注意爸爸媽媽的口型變化

在學會說話之前,寶寶需要大量的聲音刺激與模仿學習的機會,除了不同的聲音刺激外,父母說話的口型變化也是寶寶的模仿元素之一。

遊戲推薦:看,是誰在說話

遊戲流程:父母將寶寶抱在懷中,面對他說話或唱兒歌,請注意,要加入明顯的表情及聲音變化,以吸引寶寶的注意,讓他留心觀察父母的口型變化。

能力進階:如果寶寶能順利達到此能力的要求,父母可以多唱一些不同的兒歌,提供更多的口型變化讓寶寶觀察、學習。

培養建議:如果寶寶在此項能力上的表現還不夠理想,請父母再將說話的速度放慢一些,或試著一字一字地說。

3、發出聲音自娛自樂

除了聽覺正常之外,寶寶其他器官的生理發展成熟度也會影響語言發展,比如口腔,如果出現口腔構造異常,在語言學習上就會受到諸多限制。

遊戲推薦:發聲練習

準備階段:讓寶寶吃飽睡足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

遊戲流程:讓寶寶躺著或被父母抱著,注意他是否會自己發出聲音,就像「自言自語」給自己找樂子一樣。如果寶寶能自主發聲,父母要及時做出適當的回應。

能力進階:如果寶寶能順利「自言自語」,根據寶寶精神狀況慢慢延長互動交流的時間,同時引導寶寶嘗試著發出不同的聲音,或給予寶寶更多富有變化的聲音刺激。

4、用動作回應父母的聲音

請不要小看寶寶的交流能力,即使他還不能說話,但是在父母對他說話時,他也會發出不知名的聲音,並扭動身體來給予回應。

遊戲推薦:我在做什麼

遊戲流程:注意把握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的時機,比如換尿布、喝奶、洗澡時,正是親子互動的甜蜜時光!

此時可以適當給寶寶一些語言刺激,描述一下正在進行的事情,並且注意寶寶是否能做出動作上的回應。

培養建議:如果寶寶在此項能力上的表現不夠理想,那麼父母不但要多多對寶寶說話,以便給寶寶提供模仿的機會,還要及時調整說話的音量,並注意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5、觸覺

家長平日裡,可以用乾淨的手去撫摸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感受媽媽的溫度。

也可以讓寶寶用手摸媽媽的臉,脖子、胳膊,讓他有一定的觸感。另外,還可以教給寶寶冷熱的觸感,但是不能過冷或者過熱,不然會傷害到寶寶。

在碰到比較冰的東西時,媽媽可以說「冰冰的」,讓寶寶一點點的去接觸感知。

6、味覺

對於寶寶來說味覺還是很敏感的,比如他們就很不愛喝葯,生病了,喂葯的時候特別難,覺得不好喝,還要吐出來。

給他喝點甜的時候,又會很開心。可以讓寶寶嘗試不同的味道,告訴寶寶這是哪種味道。

所以在小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寶寶吃太多的鹽,不然就會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7、嗅覺

寶寶能根據媽媽的體味來分辨是不是媽媽和其他人。所以家長要利用這一特點,鍛煉寶寶的嗅覺。

在問到比較香的味道時就會說「香的」,如果醋味,就要說「酸的」。通過家長的這種生活中的鍛煉,來訓練寶寶的嗅覺判斷能力。

另外,家長在教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多點耐心,語氣溫柔一些,講話的發音也要注意。

芽芽媽寫在最後

最重要的是家長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孩子,經常和寶寶說話,給他親密的陪伴,幫助寶寶做適當的訓練和運動,不僅能刺激寶寶的感官發育,也會讓寶寶和你更親密呦!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