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像藝術區倒像美食街,廣州紅專廠拆了更好

到底是文化符號還是文化雞肋?不中不洋,藝術與商業兩難,搞不清閱聽人是哪一群人……紅專廠的結局,其實沒什麽好意外的。

廣州紅專廠拆了。

不少廣州青年在朋友圈裡、微博裡緬懷它,感慨廣州再無藝術。看著那些整齊劃一的“再見紅磚廠”,我心中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吐槽。

這麽捨不得,怎麽連名字都寫不對?

剛來廣州時,聽聞有這麽一個文藝基地,慕名前去朝聖,結果卻敗興而歸。傳說這裡不去後悔,可去了,真的更後悔。

光是進紅專廠的路就夠嚇人的,破敗的磚牆凹凸不平的路面,只夠一輛便民車艱難駛過。園區裡一堆網紅餐廳中間,夾著幾個可憐兮兮的展館,黃金位置用來賣又貴又難喝的咖啡,轉完一圈,實在很難找到藝術在哪裡。

要麽認真做藝術,要麽明碼標價搞商業,最怕就是什麽都想要的四不像。

網上號稱不捨的文青們,不妨先搞清楚,這地方叫“紅專廠”,並不是“紅磚廠”。

一個存在十年,被奉為地標的地方,連名字也被如此大規模地記錯。就連員村地鐵站出口停著的那些通往紅專廠的便民車,也是有的掛“紅專廠”,有的掛“紅磚廠”。

在這裡拍照打過卡的人那麽多,大概都沒看清過背景牆上的名字。所謂的藝術情懷,只存在於精修圖片裡,真正的紅專廠,早就跟藝術關係不大了。

如此藝術區,拆了挺好,不必可惜。

紅專廠是廣州文化地標?

廣州人不答應

去紅專廠得先到員村。地鐵口出來,坐上人滿即走的便民車,七拐八拐地開到紅專廠門口。路實在狹窄,行人要貼到牆邊給車讓路。車上的乘客和路上的行人幾乎擦肩而過,不小心伸個胳膊都能握上手。

下了車,迎面而來是一排便利店,和所有景點一樣,賣著比外面貴的啤酒飲料礦泉水。

走進園區,意外的是小孩子竟然很多,但很快就會發現,這並不是因為家長有了從小培養藝術感的意識——他們只是進來拍照吃甜筒的。

人群流向十分明朗,基本都圍在火車月台、塗鴉牆這幾處略有姿色的建築旁邊。上鏡最佳的取景處,正在拍照的人面對著一群排隊的人拗造型做表情,得要心理素質過硬才能不怯場。

最讓人佩服的是拍婚紗照的新郎新娘。有專業攝影團隊的守護,他們佔得了最佳拍照角度,也要扛得起最多群眾的注目。

藝術區不愁吃飯,餐廳扎推。叫網紅美食街或許更合適,不管好不好吃,反正擺拍曬照一定是好看的。

也不知道管理方是怎麽想的,光解決吃喝,不管拉撒的問題。好不容易發現人煙稀少處有個還不錯的雕塑,轉角就遇到一個找不到廁所的孩子,正在那兒提褲子。

展館是人流最少的地方了。運氣不好,來的這天估計是沒藝術可展,牆上掛的都是大學生作品,怎麽看怎麽像當年自己上學時應付老師的作業。

獨立設計師的店鋪也沒什麽人,這倒不奇怪,一塊棉麻布賣出真絲的價格,比商場還嚇人。路邊集市倒是熙熙攘攘,賣家面帶微笑端坐攤後,手邊是未完成的手工藝品,隱隱有種義烏的氣息。

那根高聳的煙囪也許是園區裡最藝術的建築了——儘管它出現在每個遊客的鏡頭裡,但沒人爬上去,也沒人在那兒開店賣東西。

紅專廠一拆,網上眾說紛紜。反對者表示:“紅專廠一拆,廣州將再也摘不掉‘文化沙漠’的帽子。”“上一輩人在這裡工作,年輕人在這裡打卡,留著不好嗎?”

支持拆除的人則認為:“偽798,淘寶店、網紅拍照基地。拆了沒什麽可惜。”“不掙錢就轉型,也不是啥傳統文化吧?”

跟廣州長大的朋友聊起這個地方,他哈哈一笑,表示只是上學的時候去過一回:

“要看房子,去東山口啊沙面啊,要逛老街,去太平沙上下九啊,紅專廠都是小朋友和外地人啦。”

廣州不缺文化,現在的紅專廠倒是挺缺的。

紅專廠與廣州文化的關係,或許只是靠那幾棟老廠房維系著。從誕生時起,這裡就被定為國際的、現代的、藝術的,唯獨不是廣州的。它其實一早就在廣州市民生活中消失了,並非拆除這一刻才消失的。

對廣州人而言,生活比跟風重要。紅專廠的新鮮勁過去了,這裡就只是一座怪異的公園。說它是廣州記憶、廣州符號,也太言過其實了。

不中不洋,藝術與商業兩難,搞不清閱聽人到底是哪一群人……紅專廠的結局,其實沒什麽意外的。

紅專廠的尷尬十年

所謂北有798,南有紅專廠,過去十年,紅專廠也有過不少風光。

2008年,著名的豆豉鯪魚生產商——鷹金錢罐頭廠,從員村搬去從化,留下一片舊廠房。

當時,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北京798藝術區已經發展了7年,成了北京的招牌之一。集美組設計公司瞄上了罐頭廠舊址,簽下合約,要把這裡打造成廣州的藝術基地。

就這樣,罐頭廠舊址的第二春在2009年到來了。因為廠房建於“又紅又專”、激昂奮進的年代,他們將這裡命名為“紅專廠”,也呼應了園區內大量使用的紅磚。

毗鄰天河CBD,又緊挨著大片城中村的紅專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去天河賺錢,回員村睡覺,去紅專廠生活——這大概就是當年廣州精致生活的模板了。

很快,設計師、藝術家、文青紛至遝來,咖啡館、美術館一家家開幕。然後是遊客,大學生、工薪族和外地人,再之後,網紅來了,童模來了,婚紗照攝影團隊來了。

“紅專廠”變成口口相傳的“紅磚廠”,人們介紹起來,就說那是個“拍照好看的地方”。

人來得多了,餐廳也就多了。藝術館旁邊開起餐廳,遊客+餐飲兩項熱錢撞在一起,人間煙火一燃起來,就是燎原之勢。紅專廠的藝術氣息,怎麽抵得過油煙味和咖啡香?

2013年,紅專廠就傳出了要拆的消息。網上吵來吵去,反對的人說這是“文化符號”,支持的人說這是“文化雞肋”。

如今,當初簽訂的十年大限到了,紅專廠的命運終於塵埃落定。這裡將建起一座新的CBD,紅專廠會變成CBD裡的少年宮。

如果紅專廠只是一條喧囂熱鬧、管理混亂的美食街區,拆掉它再建少年宮當然更好。說不定,廣州真正的藝術區,將會由這個少年宮裡的孩子們來創造。

紅專廠的十年,也正是中國各種藝術區、創意園遍地開花的十年。房地產商創造“文化小鎮”“文化綜合體”“創意生活區”等等名目,硬生生把藝術區這樣本該最彰顯特色的存在,搞成了每座城市甚至每個開發項目的標配產品。

如紅專廠一般,還算勉強拚出個樣子的都不多見。偌大的上海也不過出了一個M50,大名鼎鼎的北京798,也因高房租逼得不少藝術家出走。

每個藝術區在誕生之初,都有幾分要複製倫敦SOHO、巴黎左岸的野心。但大部分藝術區的能力顯然配不上這份野心。

既沒耐心研究與本土文化的結合,又沒能力搞好國際藝術的落地,只能算是旅遊打卡區。甚至,它們連旅遊的規劃都做不好,綠化的比例、休息區的規劃、人群流線引導,這些建設規劃的基本,卻常常被忽略。

盛名如798,也不止一次被吐槽路線設計紊亂、商店比展館還多、環境衛生差勁等問題。

倉廩實而知禮節,藝術審美習慣也是如此,並不是十年紅專廠就能培養起來的。在中國,義務美育基本還沒實現,學美術仍然是中產以上家庭才能負擔的開支。

倫敦SOHO和巴黎左岸的確很美,可美的背後,是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力,是漫長的文化積澱史,是整個社會從上到下對藝術的尊重與認同,這才是藝術區最有力的靠山。

很顯然,紅專廠們目前並沒有這樣的靠山。隨處可見的這創意園那藝術區,甚至都沒有長遠的品牌規劃,頭頂隨時懸著收回土地擇日拆遷的利劍,運營者也不過是湧進來賺幾年快錢。

曲高則和寡,藝術與流量的矛盾古已有之。消費能力的提升,並不總是與藝術需求的增長同步。如紅專廠、798,都算是消費能力提升後,第一批藝術變現的嘗試。

目前,紅專廠已經謝幕,而798或許還有機會。

面向大眾,保持先鋒

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大,可真正留給藝術家的土地,並沒有幾分。

同在廣州,同樣由舊廠房改造,同在差不多的時間段誕生,另外兩個藝術園區的命運軌跡則與紅專廠不同,一個是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一個是TIT創意園。

琶醍的定位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啤酒文化。這裡的酒吧鱗次櫛比,花藤一般開在珠江岸畔,是可以重複消費的地方。

顯然,琶醍的重點是商業,是消費,而不是文化與藝術。園區裡當然也保有會場、展館,但大多隻作為夜生活退場後的白天的補充。夜裡來買醉的人,才是琶醍最關心最重要的閱聽人。

與紅專廠相比,琶醍算是放棄了藝術,反而走出一條“潮”的路。這些年,琶醍也遇到過不少挑戰,人流量時多時少,但總體而言,二擇其一,比雙雙落空要好。

台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也是由酒廠改造,它的選擇與琶醍不同,酒吧餐館少許,文創展覽眾多,分區規劃,接納亞文化,也尊重舊歷史。作為台北的文創孵化基地,華山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既保持了藝術感,也沒耽誤盈利。

廣州TIT創意園則是園區商業化的另一種模式。它的前身是廣州紡織機械廠,在微信進駐以後,TIT逐漸放棄了堅持服裝、紡織文化的定位,往科技辦公區轉變。

時至今日,TIT裡的餐廳仍然只有一家。運營方認為,餐廳太多會讓園區變髒、人員變雜。去年,園區側門好不容易開了一家簡餐館,連後廚都沒有配備,幾番打折卻始終沒幾個人光顧——這裡的上班族,都習慣了穿過馬路去對面吃飯,那裡有最廣州的烤乳鴿、漢堡比薩、麻辣燙和桂林米粉。

TIT logo的設計者胡傳建曾在採訪中談起:“不要因為798不錯就跑去做藝術,TIT要符合廣州特色。廣州就是商都,要在商言商。”

“跟企業家談融資,而不是跟在藝術家屁股後面要房租”,這樣的模式,讓TIT的生命力比紅專廠頑強了一些。

但好景不知能長多久,儘管沒有申請景區、不設餐廳不宣傳咖啡廳,每逢節假日,來TIT打卡的遊客也已經摩肩接踵,要維護科技小鎮的辦公氛圍,並不容易。

比較廣州這三個園區的命運,藝術氛圍最為濃厚的紅專廠,最先撐不下去。我們都知道,這不光是藝術的錯。

2010年,北京通州的宋莊要做藝術區,提出了號稱世界首創的概念——“CAD”,對標CBD的中央藝術區。

這的確很超前,因為即使是巴黎左岸,也沒有稱自己為“中央藝術區”。不過,CAD的藍圖還沒實現,圍繞CAD的房產廣告就先出現了。

就像紅專廠的十年一樣——能主宰它命運的,並不是真愛它的人。

參考資料

《“紅專廠們”的十年:消亡、轉型或融合》2019,南方人物周刊

《廣州紅專廠藝術區的十年藝術生態》2019,澎湃新聞

《文化產業和城市發展之間的矛與盾》2013,騰訊網

《宋莊“中央藝術區”:符號意義大於現實意義?》2010,中國文化報

作者 | 易米三升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