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青評論:快遞外賣能否進校園?管理不能隻圖方便

前不久,一則某高校禁止非合作快遞車進校攬件的視頻引起熱議。因正值畢業季,許多即將離校的學生要將大件行李打包快遞回家,但學校只允許有合作關係的快遞車進入校園,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不便,從而引起了對學校限制快遞的吐槽。

學校之所以禁止非合作快遞車進入校園,最硬氣的理由是出於安全考慮,同時便於管理。學校是大量人群聚集之處,校園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如果眾多快遞車毫無約束地在校園內穿行疾馳,的確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因此,校方對進入校園的快遞車加強管理,應該可以理解。

但是,上述高校的管理卻招致學生不滿。究其原因,並不是是否應該管理,而是怎樣去管理。

只允許有合作關係的快遞車進入校園,當然是一種管理方式。其最大優勢在於很容易做到“可控”,而其最大的劣勢則是很容易導致供給不足,進而出現供需失衡。雖然我不太相信校方有壟斷快遞資源的意圖,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只允許合作方快遞車進入校園,形式上的確是壟斷。壟斷必定導致供需失衡,因為你根本測算不準究竟需要多少快遞車才能滿足需求。壟斷也必定會因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而導致價格失真。個中緣由,實在無需贅言。

上述高校的做法並不是孤例。在其他地方的高校,很多也對快遞車、外賣員進入校區進行控制。前不久海南某所高校禁止外賣進校園甚至還上了熱搜。可見這種管理方式存在的爭議。

校園很大、學生很多。目前高校這種普遍狀況,一方面因巨大需求而為快遞、外賣提供了市場;另一方面,也為安全帶來隱患,為管理提供了必要。這兩方面都是客觀現實,如果認識不清甚至無視某一方面,必然會對校園秩序造成衝擊。快遞和外賣,都是當前解決“最後一百米”的最有效方式,強行阻斷這種方式,讓人為了這“最後一百米”犯愁,顯然會引起無謂的非議。

因此,在快遞和外賣都已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當下,快遞和外賣能否進校園以及如何對之進行管理,不是一個簡單的小問題。

坦率說,將是否與校方“合作”作為能否進入校園的“進門條”,是以他人的不便為代價,成就了自己的方便。作為傳授現代知識的高校,不應該青睞這種極端落伍的管理方式。

保證安全和秩序其實也有很多可選項,規定校園內的車速乃至路線,在盡量方便學生的地方設立快遞外賣驛站,都是可以考慮的辦法。如果引入更具科技含量的管理手段則更好,比如,精確定位進入校園的快遞車、快遞員與外賣,目前都已不是什麽技術難題。有外賣公司已經開發成功“小區衛士”這樣的小程序,保安只要用微信掃一掃配送員的二維碼,就可很便捷地予以跟蹤。諸如這樣的做法,無疑能減少很多無謂的矛盾和內耗。

快遞車和外賣能否進校園以及怎樣進校園的爭議,凸顯的其實是管理和壓製的分野。

撰文/徐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