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蕁麻疹的引起原因,注意這些,夏季小心反覆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由於過敏引起的皮膚小血管擴張及滲出增加導致的皮膚水腫反應。

蕁麻疹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大小、形態不一的,水腫性圓頂隆起或成片的淡紅或與皮膚顏色相同的「疙瘩」(風團),常常先有瘙癢,在局部搔抓後出現;也可在受熱、受冷及劇烈運動後出現,2~24小時內消退,不留痕跡,可反覆發作。慢性者病程可達數月甚至數年。部分患者可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胸悶等不適,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伴有喉頭水腫者可發生窒息。


蕁麻疹的病因複雜,約一半的患者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常見的誘因包括:


食物及食物添加劑:主要是一些蛋白性食物,如牛奶、雞蛋、海產品等,以及食物中加入的色素、調味品、防腐劑等。


吸入物:如花粉、塵蟎、動物皮屑等。


感染:約30%的急性蕁麻疹與感染有關,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

藥物:能夠引起蕁麻疹的藥物很多,比如青黴素、磺胺、一些疫苗、阿司匹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類藥物等。藥物引起的蕁麻疹可於用藥一年後發生。


物理因素: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


精神因素及內分泌改變:如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大。月經期、妊娠期女性患蕁麻疹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內科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胃潰瘍、胃炎、腸炎、肝病等。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有蕁麻疹家族史。

本病患者應該注意:


1.減少搔抓,避免熱敷、熱水泡澡,以上做法能夠暫時緩解瘙癢,因搔抓或熱刺激會使局部血管擴張,滲出增多,從而加重蕁麻疹的病情。


2.出現頭暈、呼吸困難、胸悶等不適及時就醫,警惕過敏性休克、窒息的發生。


3.保持健康的心態。約15%~20%的患者一生中都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很多患者都可自行緩解。精神緊張也是蕁麻疹的促發因素之一,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對預防蕁麻疹是有益處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