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震雲:我的魔幻和幽默是從結構中來的

著 名 作 家 劉 震 雲

根據作家劉震雲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改編的同名話劇將於4月20至22日登陸北京國家大劇院。該劇由北京鼓樓西文化有限公司、精英文創、希肯琵雅、幸福的麥穗、河南傾聽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牟森改編並執導。近年來,根據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話劇逐漸受到觀眾青睞,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繁花》《北京法源寺》《人生天地間》(根據魯迅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改編)等,這些作品不僅收獲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豐富了話劇演出市場,而且為文學改編話劇這一創作現象提供了多重的分析、研究樣本。那麽,即將推出的話劇版《一句頂一萬句》將如何完成從小說到舞台的轉換?牟森如何理解劉震雲和他的創作?劉震雲又是如何看待這次小說與話劇的結合的?在日前舉行的該劇新聞發布會上,劉震雲和牟森分享了此次合作經歷和創作過程。

呈現一個長篇小說應有的容量和品質

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出版於2009年,曾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譯有20多種語言,中文版銷量突破180萬冊。在牟森看來,“《一句頂一萬句》是一部超級的中國社會史詩,擁有巨大的創作企圖心,且與最後的實現度完美匹配。小說結構精美、非常複雜,我初讀它到現在已經10年了,去年因為這個緣分,不斷地接近和拆解,難度非常大。要把這一容量巨大的長篇小說轉換成舞台作品,讓人愉悅的是中間不斷有新的發現。”牟森表示,改編《一句頂一萬句》最容易處理的是結構和語言,因為小說的結構和語言已然完美,作為改編者,他只需要遵從原著,話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原小說裡面的,包括作曲的歌詞也是小說中的語言。而最困難的則是解決容量的問題,小說中有上百個人物,線索也極為複雜,要想在三個小時以內表達清楚是非常困難的。“我也有一點小小的企圖心,希望盡可能的在舞台上呈現一個長篇小說應該有的容量和品質”。

牟森表示,在將《一句頂一萬句》搬上話劇舞台的過程中,他會完全把自己當做乙方,“我雖然曾被別人冠以先鋒導演的名頭,但從不把先鋒、實驗當作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對於此次合作,原著小說是絕對的甲方。”他透露,“獲救”將是戲中重要的主題之一,“楊百順和牛愛國,都是通過執拗的尋找,來完成自我救贖的。” “黑暗與光明的關係”和“岔路口”,則是劇中的兩個核心意象:“怕黑,照亮”的訴求與“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詰問貫穿全劇。“我的企圖心是在舞台上呈現一個長篇小說應該有的容量和品質。”

導演把“肺腑之言”帶到了舞台上

“把《一句頂一萬句》改成話劇,牟森下了很大決心,內心肯定經歷過一個特別糾結的階段。”對於此次改編和牟森的導演思路,劉震雲表示,《一句頂一萬句》說的是誰的一句頂一萬句?說的是說一萬句都不頂一句話的人,他的一句頂一萬句的話是什麽。世界上99%的人,是隨時可以在大街上碰到的人,他們一輩子在“黑暗”中說話,比如《一句頂一萬句》中賣豆腐的老楊、趕車的老馬、殺豬的老曾、剃頭的老裴,以及楊百順、意大利牧師老詹、章楚紅、宋解放等等,他們的話永遠沒有面積和體積。他們把話真正說給身邊人聽時,身邊人並沒有聽見、也許並不聽。“誰對這些一萬句不頂一句的人最忽略,就是跟他同類的人。當他身邊都沒有說話的人的時候,他說給誰聽呢?只能說給自己聽。當一個人只能把話說給自己聽的時候,那就叫心事”。

劉震雲談到,自己看過改編的劇本,牟森的話劇改編把握得特別準確。“話劇從心事入手,懷揣著這些心事的人是永遠無處訴說的人,這部話劇把他們的聲音放大了,這裡的心事也就是肺腑之言。”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被譯成了20多種語言,但劉震雲介紹說,不同國家的評論家對這部作品共同的評價就是認為其說出了中國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這個肺腑之言與老百姓日常的瑣事有關,對說話人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話劇《一句頂一萬句》的視野非常巨集大,劇中的思想認識點、轉折點,以及整個框架、結構,完全是牟森的人物結構、故事走向、情感結構,對我非常有衝擊力。牟森就是想把被忽略的人的情感、心事、肺腑之言,搬到舞台上告訴大家”。

生活中的人是舞台上最大的明星

“我的作品不是‘魔幻現實主義’ ,而是‘現實魔幻主義’——寫的好像都是現實,但作品體現出來的意蘊卻是魔幻的。”問及自己的寫作風格,劉震雲談到,有人說我的作品是“特別幽默的高級黑”,但是仔細閱讀他的作品,語言都是特別質樸的,寫作也非常的直,並不幽默。“把一個並不幽默的人當成世界上最幽默的人,這其實是最大的幽默。把一個特別老實的人當成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這也是最大的誤會。我的魔幻和幽默是從結構中來的,句子跟句子的結構,細節跟細節的結構,最重要的是人物與人物的結構。”劉震雲說自己的作品剛出現的時候大家都不喜歡,“最初《一地雞毛》發表後,很多評論家認為我不懂小說,因為小說講究的是情節、起承轉合,但這個作品完全不合乎小說要求。《一句頂一萬句》出來後,閱讀障礙也是非常大,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00多個,而且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不那麽緊密。當這部作品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文字後,外國讀者也要經受50頁的考驗。但是一旦讀進去了,就會發現裡面充滿了心裡話語的碰撞。”劉震雲表示,“我的作品碰到的都是最好的導演,電影是馮小剛導演,戲劇是牟森導演,當他們把我書中的人物擱在銀幕或者舞台上的時候,就會出現好多意外之驚喜,帶來新的營養”。

當問到話劇是否邀請了明星加盟演出時,劉震雲說,得知《一句頂一萬句》要搬上話劇舞台,幾個中國很有名的明星也找過他。“我也可以找很多明星來演出,但有次吃飯的時候,我剛要提這件事,牟森卻說不用明星。他說,排練要兩三個月,而且每天都要排,那些明星能不能做到?能做到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一個人毫無準備就能在舞台上演好角色的天才是沒有的。他要用更大的明星——生活中的人。用非職業演員達到專業演員達不到的真實程度。”在劉震雲看來,這樣可能會出現兩種效果,一種是好,另一種是更好。“真正的號召力是呈現在舞台上的演出本身,是真切地能夠體現導演準確創作思路的人”。

劉震雲介紹說,這部話劇創作已經有兩年多了,很少有主創團隊能夠帶著大隊人馬去故事的發生地河南、山西,連續跑兩趟,這跟呈現在舞台上的效果是有密切關係的。“最有智慧和才能的導演從最初的創作階段用的都是笨功夫。”該劇的排練一直處於封閉狀態,每天有形體訓練、語言訓練、人物之間心靈溝通的訓練,這都是他在其他話劇排練中很少看到的場景。“期待這部劇能成為經典,於主創是常演常新,於觀眾是常看常新”。

據介紹,完成北京首演後,該劇將赴哈爾濱、西安、上海等地進行巡演。(文/徐 健)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