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豬肉價格普漲:豬瘟、新冠、洪水導致產供皆紊亂,何時能迎來轉捩點?

文|《財經》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時至8月初,全國多地豬肉價格的普漲態勢已連續超過近兩個月,尚未有下降跡象。

據農業農村部相關數據顯示:從6月開始,全國豬肉價格出現上漲。7月23日,國內豬肉平均批發價為48.88元/公斤,較月初上漲7.1%,較5月下旬的年內最低價格上漲逾26%。生豬價格亦有相應幅度的上漲;從市場數據看:7月30日,全國主流市場外三元大豬市場均價上漲,全國均價為36.38元/公斤;從各省市具體情況看,當日外三元大豬收購價最高的前三省份分別為福建省、浙江省以及廣西。

7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份全國CPI數據已顯示:食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了6月CPI的增長,而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上漲明顯。6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1.6%,影響CPI上漲約2.05個百分點。

從暴發非洲豬瘟開始,中國生豬供給一直處於相對偏緊狀態。進入2020年後,先是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多地飼料供應困難;從6月起,南方多省市又因強降雨氣象持續導致洪水泛濫,生豬調運困難。

一系列與生豬生產、進口、運輸與消費直接相關的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本輪“超級豬周期”具備了難以預期、波動頻繁等一系列新特點,預計後市亦變得相對複雜。但業內普遍預期:下半年豬肉價格並沒有持續大漲的基礎,豬瘟疫情影響會進一步緩和。但價格大幅回落至20元/公斤時代的可能性並不太高。

先跌後漲背後

2020年至今的中國豬肉價格走勢,畫出的是一條“先跌後漲”的波動曲線。

從周價格看,全國生豬價格在連續13周下跌後,5月第4周開始回升;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從2月第3周的59.64元/公斤連續14周下跌至5月第4周的45.98元/公斤,累計跌23%,之後連續7周回升;7月第3周為54.54元/公斤,環比漲2.6%,同比漲94.0%, 7周累計漲8.56元/公斤,漲幅18.6% 。

豬肉價格下降背後:一方面,自從2019年9月份開始,不少家庭由於非洲豬瘟及價格等因素,已在逐漸減少豬肉消費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6.8%(5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8.9%),與之相關的豬肉消費減少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一方面,從今年初開始至今,為調控價格而進行的中央儲備肉投放已達20多次,累計投放量近50萬噸(2019年全年共投放14萬噸)。

此外,作為穩定國內豬肉供應的渠道之一,中國海關近年來也在積極擴展多元化的豬肉進口來源。2019年時就新增了16個國家的肉產品準入,擴大了21個國家已準入肉產品的品種範圍,豬肉產品準入國家達到20個。

多重因素影響下,從今年2月起,豬肉價格曾連續3個月下降,至今年4月及5月時,豬肉價格在全國各地都迎來了近兩年的較低價格。據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消息:4月29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價格為29.92元/斤,是自2019年10月中旬以來首次跌至30元/斤以下,與前期高點相比下降13.6%。

價格上漲則需分地域進行觀察:此輪豬價上漲初期由北方產區帶動,7月份以來南方銷區補漲,廣東、福建領漲。

從6月份以來,隨著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不斷向好,餐飲業恢復經營,工廠復工,學校複課,都給豬肉消費增加提供了動力;北京疫情出現反覆,也一度影響了市場對進口肉類和冷凍肉類的需求(與此同期,部分豬肉出口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亦為防範非洲豬瘟擴散,中國收緊了從某些國家進口豬肉的政策),使市場對鮮豬肉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升了豬肉價格。

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士也分析認為:本輪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是消費拉動。

在6月進入主汛期後,中國南方地區經歷多輪強降雨,強降水氣象不僅限制跨省生豬及豬肉調運速度和調運量,也增加了非洲豬瘟的防控難度。其中,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浙江、福建、貴州等降雨較集中的省份,2019年出欄量約佔全國總出欄量的39%。

多個因素影響之下,7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6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在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57.4%,影響CPI上漲約2.6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81.6%,影響CPI上漲約2.05個百分點。

回不去的最高點?

據近日出版的《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9—2020)》(下簡稱《預測》)一書分析:2019年,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較上年上漲9.2%,漲幅比上年擴大7.4個百分點,是近10年來漲幅接近10%的一年(2012—2018年,全國居民食品消費價格年際存在波動,但是實際的漲跌幅度普遍低於5%)。

在這一年中,豬肉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2.5%,影響食品消費價格上漲約5個百分點,影響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約1個百分點,佔全年居民消費價格2.9%漲幅的30%多。

正因如此,對於廣大的城鄉消費者來說,關注本輪豬肉價格上漲原因,更關注的則是價格上漲會否持續、何時回落。“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提高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居民對動物源性食物消費需求增長強勁,而國內畜牧業生產格局難以在2020年與居民食物消費需求相匹配。”前述《預測》指出。

以中國“豬周期”對價格影響的多年規律進行判斷:下半年豬肉消費逐步進入旺季,每年6至9月豬肉價格一般會呈現季節性上漲。業內普遍認為:今年9月豬肉價格或將迎來高峰。7月份後市場供應將逐步改善,由於下半年節日多,消費拉動力更強,豬肉價格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份前後。

對於未來幾個月的豬肉價格走勢,有多位生豬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指出:細究此輪生豬價格上漲,一度出現了產區價格漲幅較高、銷區漲幅相對較小的現象。其中山東、河南漲幅高,廣東的漲幅則只有其一半,“在一定程度上,這意味著豬肉的消費增加,但生豬的供給偏緊局面還依然存在,(價格高低)要看產能恢復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此外,南方洪澇災害將影響部分地區生產恢復進度,但對全國產能恢復並不會造成全局性的影響。

多年以來,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商品豬供給最重要的先行指標:自2019年10月份起,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連續9個月回升。今年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增加了1000多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3.5%;能繁母豬存欄增加了300多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9.8%。

分區域來看:2019年下半年,隨著北方地區豬瘟疫情逐漸穩定,大規模養殖企業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備份母豬的存欄。北方地區生豬養殖恢復速度快於南方,但整體均有所增加。

豬肉是中國第一大肉類消費品種,國家將生豬的穩產保供作為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之一。為了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養豬產能恢復的不利影響,幫助養殖戶和企業緩解貸款難和融資成本高等原因,國家對於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戶、新建、改擴建豬場的建設資金貸款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且適當進行財政補貼。

按照生產周期,生豬供給量最快10個月後將會恢復性增長,生豬存欄和仔豬供給量連續數月的恢復性增長,預示7月份之後可出欄的商品豬將會逐步增加。業內也因此有所預期:下半年豬肉價格並沒有持續大漲的基礎,豬瘟疫情影響會進一步緩和。受製於節假日帶來需求增加等因素:年底時豬價或將處於35-40元/公斤的區間,價格大幅回落至20元/公斤時代的可能性並不太高。

有專家因此表示:預計生豬和豬肉價格國慶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部分地區豬價局部時間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但難超前期高點。此外,雖然供應偏緊導致近期價格上漲,但需求並不強烈,豬肉“被替代”現象突出,建議養殖戶合理安排生豬出欄節奏。

按生豬養殖規律計算,中國的生豬存欄量達到2018年生豬存欄量,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至少要在2021年的下半年。“豬肉價格明年上半年或許還是有一點高,下半年逐步達到正常的水準是有可能的。”2020年4月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給出這樣的判斷。

但是否會出現這一局面,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根據2019年國內飼料生產結構,豬飼料佔總飼料產量34%,肉禽佔37%,蛋禽佔14%,水產飼料佔10%,反芻飼料佔5%。從2019年開始,因為疫情和價格等原因,牛羊禽肉正在對豬肉消費形成一部分替代。如果這一趨勢逐漸穩固下來,那麽生豬產能恢復後,中國的豬肉消費也未必會回到2017到2018年時候的5500萬噸表觀消費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