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關節疼痛,要養還是要練?什麼情況需要換膝關節?

燕郊優生活

燕郊本地生活資訊

免費發布便民資訊

當你平躺時,它的負重幾乎為零,當你站立和行走時,它的負重是你體重的1~2倍,跑步時是4倍,蹲和跪時是8倍;它僅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它就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

很多人喜歡拿膝蓋來調侃,「膝蓋中箭了」、「分分鐘給跪了」……事實上,膝關節磨損是不可避免、無法逆轉的。

1

一個動作判斷膝蓋有無問題

這個動作叫「鴨子步」。

緩慢下蹲到最深,然後像小鴨子一樣左右腿交替蹲著向前行走。

如果下蹲過程中感覺膝蓋前方有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覺得膝蓋很酸脹,說明膝關節的髕骨軟骨可能有損傷。

如果行走過程中膝蓋卡住動不了,或者覺得膝蓋內側或外側明顯疼痛,則說明半月板可能有損傷。

注意:此方法對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有一定要求,不建議 50 歲以上的人嘗試。測之前要做好防護,或在他人陪同下進行。

2

膝蓋出問題有哪些信號

1、關節軟骨受損的信號

關鍵詞:稍微彎曲就痛

上下樓梯、爬山、蹲馬步時出現膝關節某個固定位置的刺痛、酸痛或打軟腿(膝關節酸軟,使不上勁),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關節軟骨損傷。

2、半月板受損的信號

關鍵詞:固定位置痛

運動中發生過膝關節扭傷後(甚至一個不經意的小傷),仍有膝關節內側或者外側某個固定位置疼痛,而且按壓時疼痛更加明顯,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半月板損傷。

3、多個結構受損的信號

關鍵詞:不能彎曲

無論什麼情況下,膝關節突然出現「交鎖」癥狀(在行走、下蹲等活動中,膝關節突然像卡住一樣不能活動,並伴有明顯的疼痛),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軟骨損傷後的遊離體或半月板損傷。

3

護膝從20歲就要開始

膝蓋疼痛較輕的人,上下樓梯、走路時會感到疼痛,跪坐、下蹲困難;繼續惡化後,起床時膝蓋會僵硬;最嚴重的連靜止時也會劇烈疼痛,不能行走。

膝關節問題的病根在年輕時就已種下。生活習慣越差,患病的概率就越大。研究發現,人類由於直立行走,在20多歲時,重力就使得膝關節的軟骨發生退變。因此,護膝要從20歲開始。

4

一個動作養好膝關節

平日裡還需要鍛煉腿部力量,維持膝關節的受力。靜蹲就是一種增強大腿肌肉力量的好方式。

具體做法:後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向前伸,與身體保持40~50厘米的距離,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小腿之間夾角不要小於90度。

保持這個姿勢到堅持不住後再休息,每天練習3~5次。

掃碼看直播

專家介紹

掃碼預約掛號

骨科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