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乾隆維護的盛世,為何注定無法長久

譽謗一身的盛世締造者

一部歷史解讀作品,不只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有史料,也要有對史料的辨析,抽絲剝繭,成一家之言,方為好書。從這個意義上講,張巨集傑的《乾隆:政治、愛情與性格》是一部值得閱讀的作品。

現當代歷史的乾隆形象,發生過諸多流變。鴉片戰爭前,清朝自詡天朝上國,鑄就盛世的乾隆,自然正大光明,《清史稿》幾乎將他形容為聖人。這是明面,暗裡,出於反清需要,白蓮教等地方武裝力量在民間散播清帝負面流言,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曾被汙蔑,這些流言一般寫進通俗小說、筆記、雜文裡,到清末民初,反而成為革命者否定滿清統治正義的棍棒。到五四運動,受進步史觀和啟蒙思想的影響,對清朝的批判進一步加深,雍正被塑造為殘忍刻薄的暴君,乾隆在統治期間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縱容貪墨等問題被誇大。

新中國前三十年,對乾隆的評價則大體以正面為主,肯定乾隆盛世和他鞏固中國版圖的努力,但到八十年代,隨著《清史列傳》《清史稿》《清實錄》《清會典》等重要史書出版,學術界的清史研究蔚然一新,一方面,乾隆的父親雍正評價變高了;另一方面,學界對乾隆的研究日益細化,並納入更巨集觀的角度總結反思乾隆盛世。在國外,新清史學家則是乾隆研究的又一強勁力量,以歐立德的《乾隆傳》為例,他基於有別於“漢族中心觀”的新清史觀,來判斷乾隆六十年代的功過是非。與歐立德相比,清史專家張巨集傑則站在世界革新與中國固化的角度,分別從繼位、專權、文治、武功、盛世隱憂、性格與家庭等角度來品評乾隆。

關於乾隆這一生,可以引用張巨集傑的幾句話來歸納。

首先是成就,張巨集傑打趣道:“第一,他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第二,他是中國最長壽的君王;第三,他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第四,他是世界上統治成績最輝煌的君王之一;第五,他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的君王之一。”當然,他也是中國寫詩最多的皇帝。乾隆的文治武功不需贅言,在打垮準噶爾後,他已經將宗親、后宮、朋黨、外戚、宦官、門閥、外敵、農民起義等能夠威脅帝製社會的力量統統壓製,為了維護滿清安危,他不但能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救饑民於水火;也能大興文字獄,讓社會人心惶恐。據統計:乾隆統治64年間(包括太上皇時期),大的文字獄就有130件。同時,禁毀圖書至少三千一百多種,十五萬一千多部。

恪守經驗的保守之君

如果從農耕社會的社會基礎而言,很少有皇帝能比乾隆做得更好。他在位六十年,締造了大治之世,絕不是一句“撿便宜”就可以打發掉的。從他瓦解張黨、征討準噶爾以及施恩於農民的時機和表現來看,他的統治術是帝製社會最被推崇也最有效的一套,這得益於乾隆本人的“精力旺盛”與雍正為他提供的良好環境。他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又對法家的治國之術諳熟於心,乾隆的治國思路,主體離不開以農為本和外儒內法,在帝製社會,這兩個基本點並行不悖,一脈相承自康熙和雍正。

所以,乾隆是一位比較成功的皇帝,但是,他更多是一位博取傳統之人,卻缺乏創新思維,沒有意識到世界的變局,無法及時轉變治國思路。乾隆面對西洋技術的自大狂妄,還有他對商業、科技的成見,前人論述頗多,不需我贅言,後人觀之,許是笑他迂腐,但設身處地,他的歷史局限卻又情有可原。

首先,追溯過去兩千年,西方悄然發生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才有人說這是千年未有之變局,對這個變化,大部分人都會措手不及;其次,乾隆前半生走得異常順利,帝國也蒸蒸日上,這導致了他的極度自信與保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皇帝,這時候有人勸你轉變思路、向洋人學習,你會如何。再者,乾隆所在的環境決定了他的治國策略,也決定了他的思維習慣,他既要保住盛世的臉面,又要維護滿人的利益,加之晚年疲憊,他的治國思路勢必以穩為主。

所以,苛責乾隆誠然有理,卻枉顧了歷史的邏輯。乾隆是一位成功的帝製社會統治者,但要他承擔社會轉型的任務,太過沉重,也所托非人。畢竟,社會轉型促進階層流動、觀念更張,很有可能動搖清朝的統治。到了晚清,若非退無可退、顏面盡失,滿清也拉不下這個臉,焉論標榜十全武功的乾隆。

那麽,為什麽後人還會苛責乾隆呢?因為,恰恰是他的一系列措施將自己推向了極致的專斷,當他把其余一切政治勢力都壓製住,自己的意志便可以暢通無阻,於是,乾隆的能力和判斷就和帝國的命運緊密結合,當乾隆出錯時,反而沒有任何機制可以幫他彌補。因為,在帝製社會,人際關係是互相仇視、猜忌的關係,政治基礎是權力,針對權力的爭奪就成為政治場的主旋律。但當有一方徹底壟斷了權力,達到實際上的專權,朝堂之上就只會有原子化的“奴才”,而專權者卻成了整個國家最大的“定時炸彈”。

所以,張巨集傑無意為乾隆歌功頌德,而是探究盛世隱憂的發生原因。一方面,外部世界的作用力不可忽略,如果沒有外敵的威脅,以康雍乾留下的基業,清朝或許會超出300年這個所謂的“王朝周期”。但是,即便是列強尚未入侵的乾隆時期,清朝的內部危機已經顯露了,皇室圈地、賣官鬻爵、冗官冗員、國庫虧空、粉飾政績等,都在一步步蠶清朝的活力。 如張巨集傑所說:“乾隆的成功在於他的統治縱向看是中國歷朝歷代最成功的,他的失敗就是在於他的統治放在乾隆所處的18世紀的人類歷史上看,又變得暗淡無光。”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乾隆禁絕了朋黨、外戚、后宮乾政、宦官,對內壓製農民起義,對外平息敵國侵擾,但他作為滿清的代言人、皇權的執掌者,勢必不可能削弱自己的權力。沒有節製的皇權,就是公天下最大的敵人。當再沒有人可以鉗製皇權,皇帝本身就成了清朝最大的隱患。當皇帝剛剛繼位,勵精圖治,如同黎明的太陽,帝國也就蒸蒸日上、光芒初現;當皇帝年富力強,如同烈日當空,帝國光芒萬丈,卻也讓人汗流浹背;當皇帝懈怠,如同黃昏夕陽,帝國的命運,也就江河日下了。

行文至此,筆者想起了黃宗羲的話: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所以,乾隆去世後,清王朝的步步衰朽可以預見,因為整個乾隆王朝,雖有文治武功,制度上卻不進反退,而乾隆作為最高統治者,他的地位和私心決定了他不會約束自己的權力,更不會設定約束皇室集團的監管機制,到乾隆晚年,政治已烏煙瘴氣,當他的後世子孫統禦之術不如先祖,列強入侵的步伐又節節加快,清朝的覆亡也就可以預見了。

《乾隆:政治、愛情與性格》

作者: 張巨集傑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8-2

———— / END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