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媽通過MLF收割商業銀行?事實證明你可能多慮了

  新浪財經訊 近日央行意外實施了2650億元MLF操作,利率3.3%,一年期。隨後有輿論認為,央行此舉是在收割商業銀行,並指出MLF利率和R001利率相差在-0.5%,商業銀行利差損失至少在250億元。

  事實到底如何?商業銀行果真是被央媽收割的韭菜嗎?請看下文。

  事件回顧:

  9月17日,中國央行開展265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於3.30%;今日無MLF到期,無逆回購到期,稍早未實施逆回購操作。

  商業銀行是韭菜,被央媽用MLF收割?

  有媒體分析認為,對於中國的貨幣市場來說,商業銀行仍然是最重要的資金融出方。研究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則成為債券市場研究員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商業銀行負債端主要是有以下幾部分:各項存款、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主要針對一級交易商)、同業存單發行。

  1、價格收割

  根據統計,目前MLF餘額已達53850億,已經是歷史新高水準。因此有輿論分析認為,MLF有成本問題,目前存量MLF均為一年期,利率在3.2%到3.3%之間。在貨幣市場上,R001平均利率在2.5%左右,所以商業銀行從央行拿到3.3%的MLF,然後轉手2.5%再放出去,利差損失至少在250億元。

  因此,商業銀行在價格上,被央媽用MLF收割了。

  2、資金量收割

  以銀行間待購回債券餘額和MLF作比較,目前MLF餘額已經大於待購回餘額,也就是說,作為終極資金提供方的央行,提供的資金量大於市場回購總量。

  因此,央行在貨幣市場上,用量又收割了商業銀行韭菜。

  結論就是,商業銀行作為貨幣市場主要的資金融出方,融資成本遠遠高於質押式回購利率,倒掛很嚴重。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認為央媽很“壞”,商業銀行很酸爽呢? 那麽事實果真如此嗎?拿一年期的MLF和超短期的R001作對比真的合適嗎?新浪財經就此問題專訪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巨集觀分析師王青。

  資金來源不同,用途也不用

  王青認為,商業銀行通常將不同的資金來源對接不同的資金運用。近期央行投放的MLF期限均為1年,利率為3.3%。銀行通常會將這些資金用於信貸投放。截至6月末,銀行的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7%。這意味著商業銀行通過MLF從央行融到的資金,再通過貸款投放出去,仍能獲得較為可觀的正向利差。央行近期加大MLF投放力度,意在為銀行擴大信貸投放提供資金支持。

  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左手從央媽那裡拿到3.3%利率的錢,右手以接近6%的利率貸出去,開開心心賺取利差

  “寬貨幣”有待向“寬信用”傳導

  貨幣市場上的質押式回購等交易,通常是商業銀行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工具。這方面對應的資金來源通常是央行流動性管理工具,當前以央行7天逆回購操作為主。

  今年3月22日以來,央行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調整為2.55%,即央行以2.55%的利率向金融機構提供具有流動性管理性質的短期資金來源。同期,表征商業銀行在貨幣市場上進行流動性資金投放的D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2.7%,其中9月以來為2.61%;3月22日以來主要體現非銀行金融機構流動性狀況的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3.5%,其中9月以來為2.67%。可以看到,以上利率水準總體上仍高於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

  當然,近期確實在短時間內出現了DR007、R007利率與7天逆回購利率“倒掛”現象。這表明在央行流動性管理目標調整為“合理充裕”後,由於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機制不暢,大量資金淤積在貨幣市場,“寬貨幣”有待向“寬信用”傳導。

  未來或“加息降準”

  王青表示,當前MLF利率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兩難”問題。一方面,由於外部因素,當前巨集觀經濟運行環境穩中有變,穩投資、穩增長需求上升,需要央行以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給予支持。這就存在降低包括MLF利率在內的政策利率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被列入三大攻戰之首的背景下,總體穩杠杆、結構化去杠杆要求避免貨幣政策全面放鬆;此外,全球利率水準趨於上升,此時中國降息,將對人民幣匯率和跨境資金流動性帶來不利影響。

  下一步央行或將通過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為商業銀行提供較為穩定、充裕的長期資金來源,鼓勵其向實體經濟進行信貸投放。同時,著眼於避免“大水漫灌”,應對美聯儲加息,央行或將在9月27日美聯儲加息後,小幅上調包括逆回購和MLF在內的政策利率。總體而言,“加息降準”仍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組合。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