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金周20年:假日經濟到了轉型的時候了

編者按:黃金周20年來,全民步入休閑時代,假日經濟日益紅火。歡喜的背後也有“黃金粥”的煩惱:高速擁堵普遍、景區負荷過重、宰客現象不絕……追問這些問題,是為了追求更高質量的假期和體驗。今日起,《央視網評》推出“‘黃金周’的愛與愁”系列評論。此為第二篇:

時間過得真快,7天黃金周長假制度不知不覺間走過了20年的歷程。人們從一開始“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的期待,漸漸有了“路上那麽堵,想想都痛苦”的煩惱,有人吐槽“景點那麽貴,想想都心碎”,還有人自嘲“錢包那麽小,哪都去不了”!

各種戲說之間,恰恰點出了大家黃金周心態的變化、交通的不足、景區的病灶、消費的瓶頸,今天我們就來總結20年的得與失。

早在1998年,國家將旅遊業確定為經濟新增長點,應對當時亞洲金融危機後內需的不足。1999年後春節、五一、國慶7天長假制度正式啟動。在首個國慶長假中,全國出遊人數達2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41億元,效果立竿見影,人們也逐漸有了“黃金周”的概念。到了2018年國慶,全國接待國內遊客較1999年增長近25倍,國內旅遊收入較1999年增長41倍。

黃金周對於消費的刺激逐漸從文化旅遊覆蓋到家電、裝修、汽車市場領域,“假日經濟”的效應進一步放大。利用節假日出門逛街、購置大件,釋放積壓的需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中國黃金周也日益成為世界的黃金周。市場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旅遊人次有望達8億,在預定的旅遊產品中,長線出境遊客佔比超過60%。除了日本、東南亞等傳統目的地,歐洲、南美、大洋洲成為新的熱門目的地,中國遊客的到來極大地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微信、支付寶、中文導視牌、中文旅遊軟體……越來越多的國家用“中國元素”來吸引中國遊客觀光。中國遊客,全球歡迎。

不過,站在20年的視角回望,經過粗放式、爆發式增長,黃金周迎來了增幅的放緩,2018年國慶黃金周的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增幅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跌入個位數(如圖示)。

數據來源:文旅部(旅遊局)、統計局等

圖表揭示出近年來,國慶黃金周呈現從高速爆發到穩中趨降的態勢,進入新的區間階段。分析趨勢背後的原因,過往基數龐大、假日出行回歸理性、消費不足都有一定的解釋力,不過,反思黃金周和假日經濟暴露的問題更具有現實意義。

很多人已經看到,黃金周存在旅遊產品、景區和交通等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的現況,也存在時間和空間配置錯位的問題。各地在景區設計和開發中,風格千篇一律,管理漏洞百出,著急創收變現,宰客現象頻發,用“黃金眼”對待黃金周。時間上,旅遊業季節性強,過節時熙熙攘攘,過節後門前冷落;空間上,知名景點人滿為患,特色旅遊、小眾項目還不夠豐富。

假日經濟被寄予了太多“經濟”層面的期待。的確,全年120天左右的假期佔全年三分之一長,假日消費數據的高低,關係一年消費市場的陰晴,例如2018年兩個7天長假旅遊消費就佔全年的18%。而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點多起來了,拉動內需不再簡簡單單依賴長假,坐在家裡面也能買買買,天貓、京東、拚多多幾大平台“雙十一節”一天幾千億的營收,直追黃金周7天的全國旅遊收入。從效果上來講,“假日經濟”只是一次集中釋放需求,在人們總收入一定的情形下,只是改變了消費的時間結構,並未明顯帶動消費增量。

假日經濟的“假日”屬性還有待提高。假期的舟車勞頓,上班族出現“節後綜合症”,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此外,社科院調查發現2018年中國人平均帶薪休假天數僅有7.68天,我國帶薪年休假無論是時長還是制度落實方面與國外都有較大差距。帶薪休假下,人們可以分散、靈活安排出遊計劃,從而減少“黃金粥”情況的發生。

我們還要看到,故宮和長城“超載”、海邊沙灘“煮餃子”,西湖不見橋頭只見人頭,高速路上有人打球……如此大規模、集中性、爆發性人流,除了對交通等設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外,也對生態環境和名勝古跡保護提出了挑戰,加速著莫高窟、兵馬俑這些文化遺產的老化或風化速度。另外,節後景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清理垃圾,例如某年國慶日,天安門廣場11萬看升旗的遊客就留下垃圾5噸。

經過20年黃金周的喜和憂,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過去的得與失。令人欣慰的是,管理部門治堵、降價的便民措施越來越多,遊客的出行愈發理性,點滴改善之中,我們將迎接長假的下一個時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