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立僅三年,他們或將創造中國影史最大的奇跡

“中國科幻電影在今天終於啟航了!”1月20日中午,北京萬達CBD影院9號廳,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看完《流浪地球》試映後,不禁熱淚盈眶。

此時,距離影片和廣大觀眾見面,還有足足十六天。但當天台上台下的熱烈互動,以及第一批幸運觀眾對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興奮展望,似乎已經預示了影片兩周後的好兆頭。

果不其然,這部中國硬核科幻電影,自大年初一正式上畫開始,就以春節檔唯一票務平台雙雙超九分,豆瓣過八分的超高口碑遙遙領先於同期電影。並在全國只有11%排片的情況下,首日即拿下2億票房,獲得高達60%的上座率。

“《流浪地球》真的炸裂!”

影片正式公映後,電影的超高口碑刷爆了諸多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不僅韓松、徐崢發文支持,萬裡之遙的詹姆士·卡梅隆也發微博為影片點讚,這讓導演郭帆驚喜不已。

更意想不到的是,連一向挑剔的《紐約時報》也發文表示,《流浪地球》標誌著中國電影新時代的到來!此後,影片更獲得了權威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微博微信的大力推薦……

在宣傳和口碑攻勢之下,影片在大年初三凌晨,不負期待地拿下單日票房冠軍。截止目前票房已超過11億

毫無疑問,《流浪地球》已成為2019開年第一部現象級電影,而作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里程碑之作,《流浪地球》也無疑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又一部難以磨滅的類型佳作。

實際上,這部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的誕生,並非一番風順,甚至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而為電影承製出品並主控宣發的,是一家短時間內多次打造現象級電影的公司——北京文化

我們很難想象,一家2016年才成立電影事業部的全產業鏈影視娛樂傳媒集團,竟能在短短三年內,先後打造出《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等一系列賣座影片,而每次這種現象級電影的打造,都讓人頗為歎服北京文化對探索電影新類型的勇氣,和識別爆款的精準眼光。

這當中究竟有何奧秘和訣竅?帶著這個疑問,“幕味兒”昨天採訪了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及相關人士。

《流浪地球》拍攝的初衷,始於整整四年前。

那年,導演郭帆在完成《同桌的你》之後,與寧浩等5位導演赴美學習,而正是那次學習讓他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與好萊塢的驚人差距。“差距大到什麽程度呢?跟他們比我們都是手工作坊,我們蹬著自行車,人家法拉利已經開出去了。我們回來覺得必須去嘗試完善我們的電影工業。”

回國之後,郭帆拒掉了大量題材類似的青春片劇本,決心投入到對科幻電影的研習中,並最終選中了劉慈欣的《流浪地球》。

在他看來,中國缺乏硬科幻的核心問題並非技術,而是信任。由於國產科幻尚無成功案例,很多片方對新類型電影持懷疑態度,電影在籌備期間一度出現了資方撤資的問題。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北京文化出現了。

北京文化在《同桌的你》時就與郭帆導演建立了合作關係,但沒人知道,這個拍過青春片的80後年輕導演能否拍好科幻電影。但與郭帆溝通後,北京文化給了這個年輕導演最大的信任。

作為本片製片人之一張苗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與郭帆談合作的那天,他看了導演的劇本大綱,聽了他對影片的導演闡述,一下子就被導演對科幻電影的倔強和堅持打動,在與董事長宋歌商議決策後,懷著打造電影新類型的使命感,北京文化決定投資,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出品方、承製方和主控宣發方。

電影製作過程中,北京文化方不斷追加成本,最終的製片成本比原來大了很多

作為代表電影重工業最高水準的類型,科幻電影的一大難題是特效製作。而對於第一部中國科幻電影來說,《流浪地球》的製作體量僅相當於一部美國中等成本的製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以想見,電影的特效遇到了多大難題。

為了達到足夠驚豔的視覺效果,郭帆和他的團隊製作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搭建了100000延展平米實景。得益於近年來魔幻電影的興起,讓中國的視效團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鍛煉,最終,影片75%的視效工作是國內團隊自主完成

所以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電影中機械感十足的裝甲和運輸車,高聳入雲的行星發動機,被冰雪覆蓋的地球城市,以及地球推離木星的種種視覺奇觀……中國電影中,第一次出現了媲美好萊塢大片裡的驚豔場景。

儘管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美國可以製作出重工業大片,張苗仍對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充滿信心。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電影工業化發展,有經濟和文化兩大原因。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中國將誕生比肩美國的經濟市場,而由於文化的親緣性,中國的老百姓必將會對含有中國價值觀的重工業電影有極強的訴求

董事長宋歌也曾指出,中國電影終將走向電影工業化之路。借由《流浪地球》,北京文化在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進程中,跑出了載入影史的一大步。

也正是在籌備特效的過程中,郭帆和北京文化都發現了電影最特殊也最重要的東西:中國式的情感

在電影籌備期,郭帆曾與美國特效公司工業光魔接洽,美國人的兩個問題讓他思考良久:為什麽不造飛船而是要帶著地球跑路?為什麽不找英雄或者小分隊解決問題,而要動用150萬人的救援隊?

郭帆認為,這兩個問題“一個導向了傳統農耕文明下的思維方式,一個導向中國人所諳熟的‘集體主義辦大事’。當不同的文化在接近類型片的時候,一定要找準自己的落腳點。”

張苗也認為,影片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其擁有中國式的情感

他介紹,在宋歌的帶領下,北京文化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選片標準,那就是:強刺激、強共情、強共鳴

宋歌認為,電影首先需要有“強刺激”的娛樂性。《流浪地球》中,未來的科幻奇觀讓人大開眼界,燃燒木星推動地球的壯舉更使觀眾情緒達到高潮。但僅有“強刺激”還不夠,具有“強刺激”的娛樂性是及格標準,還要尋求“強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容,也就是要有強共情

而電影中濃烈的中國式的情感,中國人對故土的感情,強大的父子親情,家國情懷,正是此片能引起強共情的核心。

內核有了,但寄托中國式情感的宇航員劉培強這一角色卻遲遲未定。在電影拍到一半的時候,張苗找到了吳京。

當時拍完《戰狼2》,吳京正在養傷,張苗拿著劇本找到他,在了解了項目後,劇本中充滿深沉的父親角色,和首部科幻的嘗試衝動,讓吳京欣然答應客串。最終,客串變成了一個多月的拍攝和零片酬出演,吳京甚至還“帶資進組”,投資了本片

作為多次合作的夥伴,張苗最讚賞的就是吳京在眼光和勇氣之外,特別仗義。他笑稱,吳京不僅是帶資進組,還帶傷進組,電影中非常多吊威亞的特效鏡頭,吳京都堅持扛下

最終,電影裡吳京扮演的宇航員劉培強拯救地球和家庭的鏡頭,成為電影中最令人淚目的高光時刻。

吳京的加入和投資也給了更多人信心,整個電影創作流程中,有超過7000名電影工作者為《流浪地球》效力

在拍攝的努力之外,定檔2019年史上最擁擠春節檔,也成為北京文化的一招險棋

相比於同檔期其他電影,《流浪地球》類型未有成功案例,絕大多數主演也不夠出名,125分鐘的片長更是影院排片的短板。

但經過多方討論,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在春節檔上映。張苗表示,這個決定一方面是出於對電影品質的自信,可以在春節檔打出類型的差異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電影的情感內核

他認為《流浪地球》在硬科幻裡,有一份柔軟的情感內核。“還有什麽比春節檔,與親人團聚的時候更合適的呢?”

在電影的宣發上,北京文化的行銷團隊也在類型和情感上做足功課:前期主打硬科幻類型,轉化核心閱聽人——科幻迷宣發過程中後期又開始宣傳人物和情感,使得電影閱聽人突破圈層

此外,該片也是春節檔唯一一部有信心做超前觀影和零點場的電影,超高口碑不斷從核心圈層擴充到普通觀眾。“要為北京文化的行銷團隊點讚,從策劃到執行,每一步都達到,甚至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張苗說。

事實證明,這步險棋,走對了。電影從一上映就一路票房居高不下,甚至有業內人士分析,《流浪地球》極有可能成為繼《戰狼2》之後,第二部票房過50億的電影。假如一家公司能夠包攬中國影史票房的冠亞軍,那絕對是北京文化在短短三年內創造了奇跡!

從《戰狼2》探索出主旋律動作電影的獨特出路,再到《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帶火現實題材電影的成功,再到燃爆2019年春節的首部科幻《流浪地球》,外人眼裡,北京文化每一次大膽的冒險,都踩到了點上。但真正讓北京文化成為爆款製造者的,是團隊的專業,是選片的情懷與眼光

新的一年,這家年輕的公司能否還能複製從《戰狼2》開始的現象級奇跡?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