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癌與痔瘡只差一「步」8招教你防住這種「尷尬病」

痔瘡是一種尷尬病。俗話說「十人九痔」,男女老少都有發病的可能。臨床顯示,痔瘡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接近50%。

小小的痔瘡讓人坐立難安,嚴重時更是令人痛不欲生;它還容易引發多種疾病,比如貧血,甚至會掩蓋直腸癌的癥狀。但很多人因難以啟齒、不願到醫院治療,延誤了病情。

014個癥狀警惕痔瘡

一旦出現以下癥狀,就應該高度警惕是否得了痔瘡:


?

肛門疼痛:

重度痔瘡常合併有血栓形成、嵌頓和感染等,常由無痛的、墜脹感的單純性內痔轉變為明顯疼痛。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和血栓性外痔在發病的最初1~3天,患者疼痛劇烈,坐立不安,行動不便。

?肛門不適、潮濕、瘙癢:

痔核黏膜外脫,致使肛門分泌物增多,刺激周圍皮膚引起肛門不適、潮濕不潔、肛周瘙癢。

腫塊脫出:

來院就診患者大部分主訴肛門脫出腫塊,久立、久蹲或便後明顯,可以自己收回肛門,嚴重者需用手托回納入肛門,甚至腫塊長期在肛門外,不能回納或回納後又立即脫出。

?

大便出血:

常表現為大便時或大便後出血滴瀝不止,甚至有較大量出血,鮮血噴濺到便池內。

5類人易患痔瘡:

不按時排便的人

久坐少動的人

經常搬運重物的人

頻繁大量飲酒的人

愛吃辛辣食物的人

02痔瘡與癌只差一「指」

痔瘡主要的表現為便血,但不是所有便血都是痔瘡引起的。、

?

臨床上,一些患者出現便血常被誤以為是痔瘡發作,拖了很久去醫院檢查已是直腸癌晚期。

事實上,便血就像身體給我們亮出的一張「黃牌警告」,是不可忽視的危險信號。

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肛門指檢」被發現,大夫會根據手可觸及到各種異物,如較硬、不移動的結節狀腫塊,或帶蒂、可移動的息肉樣腫物等來判斷是否癌變。


體檢時,很多人因難為情而在「肛門檢查」一欄寫了放棄,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即使毫無癥狀,40歲以上人群也應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檢。

排除了食物殘渣或者色素干擾,真正的便血大致分三種情況:?

1.鮮血便(滴血、噴血、手紙上帶血):

最常見的是痔瘡,如果伴有肛門劇烈疼痛有可能是肛裂,可先看肛腸科;

2.黏液或膿血便:

如果是黏液或膿血便,有可能是腸道炎症;

3.黑便(柏油樣):

如果是黑便,很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看消化內科。

038招防住痔瘡

定時排便

?

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因為久忍大便會抑製生理反射,逐漸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

合理搭配飲食

?

日常飲食應避免過於精細,可多吃蔬菜、瓜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粗糧,多喝水使大便保持潤滑通暢;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加強體育鍛煉

?

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慢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改善盆腔充血,促進胃腸蠕動,減少發生痔瘡的幾率。

常做提肛運動

?

全身放鬆,取坐姿,有意向上收縮肛門,緩慢上提,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2遍。

保持肛門清潔

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或用熱水熏洗肛門,從而改善肛門部位的血液循環,勤換內褲。

?

注意孕期保健

女性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並注意保持大便通暢,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防止大便乾燥、便秘,引發痔瘡。

注意下身保暖

?

保持血液通暢,多喝白開水,防止腸道乾澀,大便乾結。便後用熱水坐浴3~5分鐘,既可洗凈肛門皮膚褶皺內的汙物,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如果你有便秘、腹瀉、痔瘡等腸道疾病問題老師微信顧問調理GOV45645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