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上最小的貓頭鷹,其大小只有小號咖啡杯那麼大

微型貓頭鷹花彩角鴞

在美國西南部的某個地方,一隻體形很小的貓頭鷹正扇動翅膀,穿過夜空,朝西北方向飛去。這是一只花彩角鴞——叢林中體形最小的貓頭鷹,因其羽毛呈現火焰般的色彩(橙色)而得名。此時,也許出於本能,抑或受到南方星座移動以及體內生物鐘的共同作用,這個長著一對黑色眼睛的小傢夥正離開它冬天的巢窩,飛回千里之外的位於山區的繁殖地。

花彩角鴞也被叫作「小角鴞」,其致命短處是它們的身體僅有(340毫升)的咖啡杯那麼大,這讓它們不僅會受到樹棲哺乳類動物如浣熊和松貂的欺負,就連嚙齒類如樹松鼠和鼯鼠也會把它們從鳥巢裡趕出來,以取食它們窩中的蛋或者幼鳥,難怪它們要選擇在夜間活動。不過,即使在夜間,它們也常常成為徘徊在林間的大型貓頭鷹如梟、長耳鴞和大雕鴞的晚餐。

自20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開始跟蹤花彩角鴞,他們艱辛的野外研究工作終於使人們了解了這種體形嬌小、神出鬼沒的微型貓頭鷹的繁殖習性、生存環境以及面臨的困境。

致命的食物短缺

花彩角鴞一生中,危險如影隨形。逃過繁多的天敵固然危險重重,但它們面臨的最大危險還不是那些獵食者,而是它們自己的食性。花彩角鴞以昆蟲而食,這導致它們常常處於嚴重的食物短缺的危險之中。儘管昆蟲數量繁多,但在夜間,昆蟲數量卻取決於氣象是否溫暖乾燥,寒冷潮濕的氣象往往會降低昆蟲的活動程度。花彩角鴞常常棲息於高海拔地區,這樣的生存環境集中了諸多不利因素。更糟糕的是,儘管花彩角鴞全身密布隔熱隔水的羽毛,但長時間地暴露在潮濕的夜間環境,它們也會受涼,而維持體溫則會消耗它們更多的能量。

山區的氣象變化無常,哪怕一場持續兩三天的風暴也有可能令花彩角鴞身處絕境。鳥類是溫血動物,擁有較高的體溫(平均40℃),為了維持自身的新陳代謝,大多數鳥類都需要充足的食物供應,而季節性的長距離遷徙、換毛,以及繁殖(包括爭奪領地、產卵和餵養幼鳥)等,使鳥類對營養的要求更高。可在山區,春天的氣象真的靠不住。因此,「能源危機」往往是花彩角鴞面臨的最大威脅。

危險的遷徙之旅

在春季,花彩角鴞有一場非同尋常的遷徙。如果說拿破崙攻無不克的軍隊是「靠胃來行軍」的,那麼,花彩角鴞的遷徙也是如此。當然,它們追逐的不是法國美食,而是夜行性昆蟲,主要包括鱗翅目昆蟲(蛾類)、鞘翅目(甲蟲)和直翅目(蟋蟀)等。正因此,人們也將這種小型捕食者叫作「翅目類的幽靈殺手」。

早春時節,美國西部高地被殘雪覆蓋著,氣象依然寒冷,昆蟲們還在休眠。而在溫暖的低海拔地區,各種昆蟲已經從冬天的休眠中甦醒過來。於是,花彩角鴞的遷徙開始了,它們沿著低地向北回遷。

美國科學家正在跟蹤研究的這種花彩角鴞,將飛越美國西部山區,最後抵達目的地——愛達荷州的薩布萊特山,這裡是它們的築巢繁殖地。在這趟回歸之旅中,它們面臨重重危險。相對於日間活動的鳥類,它們不得不在夜間氣溫驟降期間進食,這讓它們的取食難度更大。美國西部山區的氣象變幻莫測,在花彩角鴞急需補充能量的旅途中,如果遇到寒冷氣流,引起食物短缺,它們就得忍飢挨餓。食物短缺有可能導致花彩角鴞體重減輕達25%之多。如果連續數晚不能進食,它們就會餓死。因此,一些花彩角鴞會在旅途中死去。另外,如果它們在5月中旬以前飛到薩布萊特山,或者說,如果它們在昆蟲出現之前抵達那裡,它們也將處於食物短缺的危險之中。

艱辛的求偶和育幼

春季的遷徙對花彩角鴞猶如一場生死未卜的考驗,但即使捱過這一關,花彩角鴞最終精疲力竭地到達了目的地,也並不意味著它們就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繁殖季節的能量需求也是相當巨大的,對於雄性花彩角鴞更是如此。在荷爾蒙的驅使下,雄鳥在林間穿梭、鳴叫(它們低沉的雙音節叫聲非常響亮),一方面為了吸引任何可能與之交配的雌鳥,另一方面則警告其他雄鳥不要靠近。對於那些回應它的鳴叫並靠近它的雌鳥,它將供給食物以示獎勵。幸運的話,它的努力很快就會為它帶來一個配偶。這時,它會領著它的「未婚妻」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直到後者滿意,最終選定築巢地點。接下來,當「丈夫」的就要開始艱苦、持續的「婚食行為」。所謂「婚食行為」,即從配對開始,直到孵化期結束,雄鳥都要負責給其配偶提供食物。此外,它還要巡邏它的領地,驅趕敢於闖入的其他雄鳥。

對雌鳥來說,日子也過得並不輕鬆。一旦配對,它們便立刻面臨繁殖對能量的需求。不過,被雄鳥追求,雌鳥還是好處多多——儘管很快就要產卵,但至少在眼下,它們可以享受一段舒適安逸的日子。它們變得懶惰,不愛運動,坐享追求者們進貢的大量食物。一旦決定與某隻雄鳥結成配偶,它們就整晚待在選定的樹洞裡或樹洞邊,發出像雛鳥般嗷嗷待哺的聲音,等待雄鳥餵食。數周之內,它們就會恢復體力並做好產卵的準備。

一當產下第一枚卵,雌鳥就開始孵化。之後,雌鳥每1~2天產1枚卵,每窩產2~4枚卵。產卵的數量能反映雌鳥的身體狀態。當然,這也是由雄鳥的餵食量決定的。如果遇上惡劣氣象,導致昆蟲供應不足,雌鳥的產卵能力就會降低,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完全不產卵。

孵化過程長達24~25天。幸運的話,適宜的氣象保證雄鳥能為自己的配偶捕捉到足夠的食物。但如果不幸遇上了持續的不利氣象,雌鳥就不得不離開正在孵化的卵自行外出覓食,以保證自己能活下去。對卵和巢而言,雌鳥的任何一次長時間離開都是相當危險的。

有科學家曾經統計過,一隻孵化過程中的花彩角鴞雌鳥一天大約要吃22隻昆蟲,而在整個孵化以及之後的育雛過程中,一對花彩角鴞在49天內一共捕食了2314隻昆蟲。還有科學家對繁殖期的鳥巢進行觀察,結果顯示,一對花彩角鴞父母平均每晚回巢65~133次,幾乎每次回巢都伴隨著餵食。可見,在整個繁殖季節,花彩角鴞對昆蟲的需求量是驚人的,「幽靈殺手」名不虛傳。

忠於配偶和領域

研究表明,鳥類的翅膀長度與遷徙路線長度的關係呈正相關:翅膀越長,遷徙的路線越長。花彩角鴞相對較長的翅膀和遊移漂泊的記錄,都支持將它們歸入被稱為「新熱帶候鳥」的類群,也即在北美築巢、在美國南部度過非繁殖季節的陸生候鳥。

研究人員的野外跟蹤研究發現,配對的花彩角鴞會在夏天一起飛回愛達荷繁殖地。儘管回歸的旅途漫長而危險,但花彩角鴞仍然可以精準地回到特定的築巢地點,並且忠於同樣的伴侶。

美國西北部的山地大部分被斑塊狀的林場覆蓋,遷徙的花彩角鴞喜歡選擇茂盛的樹林和灌叢作為築巢地。這種行為偏好看來是由前幾代繁殖的成敗與否形成的。

和很多其他種類的小型貓頭鷹一樣,花彩角鴞把巢築在空樹洞裡。因此,它們必須依賴「初級洞巢者」(例如一些種類的啄木鳥)的專業技能。有時候,它們還得與其他小型貓頭鷹和當地的啄木鳥種群競爭巢洞。比如一對花彩角鴞夫婦在頭一年的夏天成功地利用了某個樹洞,但在第二年,它們有可能不得不同其他洞巢鳥類競爭這個樹洞。

未知的種群命運

在愛達荷州,為了調查花彩角鴞的築巢繁殖率,研究人員總是在夜晚,在每個能聽到花彩角鴞鳴叫的地點做標記,然後在白天來尋找被花彩角鴞佔據的巢洞。經驗告訴他們,通常在5月中下旬就能聽到雄鳥的鳴叫,聽到雌鳥的鳴叫則要晚一點。因此,多半要等到6月,雌雄鳥才會佔據巢洞。可是,在第五個夏季,意外出現了。

一切都發生得毫無預兆。早些時候,雄鳥還和以往一樣在領地中鳴叫著。可進入6月後,儘管研究人員能聽到花彩角鴞的鳴叫聲,但他們卻找不到任何被佔據的巢洞。到7月,情況依然如此,而在通常年份,這個時候花彩角鴞們已經在巢裡忙於飼餵它們的雛鳥了。研究人員感到事情有些不對勁:花彩角鴞們都回來了,卻沒有一隻成功築巢,它們都到哪裡去了呢?研究人員還在家畜的飲水槽裡發現了淹死的花彩角鴞,這暗示食物的匱乏已經迫使花彩角鴞們冒險到水槽裡撿食昆蟲了。

研究人員試圖找出其中的原因,卻沒能發現有什麼異常——沒有火災,沒有乾旱或者洪水,沒有放牧活動的變化,也沒有伐木。普遍的築巢失敗一定另有其因,那會是什麼呢?導致築巢繁殖失敗的原因,或許就隱藏在峽谷上方的微風和山坡上的雲朵陰影之中。

研究人員對研究區域當年4~6月的氣象記錄進行調查,並據此計算出繁殖季節早期的平均氣溫和降水量。通過對比前四個繁殖年份同第五個繁殖年份的天氣數據,特別是成功繁殖年份中的重要階段,如遷徙之後的生理恢復期、婚食期等的天氣數據,研究人員最終看出了氣象(以及隨之變化的昆蟲供應量)和花彩角鴞築巢繁殖成功率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繁殖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不利氣象,可以徹底擊垮整個繁殖種群。

時間又過去一年,第六個繁殖季節到來了。和第五年一樣,這個地區再一次經歷了又冷又濕的氣象模式,花彩角鴞們也再一次經歷了整個種群範圍的築巢繁殖失敗。佔領了領地的雄性花彩角鴞在5月下旬以及整個6月不停地鳴叫著,但和前一年一樣,研究人員沒能找到哪怕一對成功築巢繁殖的配偶。

令人欣慰的是,第七個繁殖季節的5~6月較前兩年溫暖乾燥,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了一些成功築巢繁殖的花彩角鴞。他們還成功地對一些花彩角鴞家庭進行了環志,這樣他們得以通過無線電跟蹤來了解雛鳥學飛後的家庭行為和行蹤。

無線電跟蹤結果顯示,雄鳥負責飼餵和照顧頭兩隻幼鳥,它總是不離它們左右,並只在巢窩周圍林谷的一側活動;雌鳥在第三隻(也是最後一隻)幼鳥學會飛行後,開始擔負照顧的職責,它領著「孩子」在冷杉林間和林下灌叢中穿梭,並隻利用林谷的另一側。「父母」雙方分別在領地內不同區域照顧不同的後代個體的行為,被稱之為「育雛分工」,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好地躲避捕食者並提高育雛的有效性。

愛達荷州的花彩角鴞在不同年份的繁殖情況發人深省:未來的全球氣候也許變暖並且變乾,也許變濕並且變冷,但無論怎樣,對花彩角鴞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