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藥被正名,終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醫藥出口將迎來「井噴」?

5月25日,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包含起源於中國的傳統醫學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中醫藥正式接入這一國際主流醫學分類體系。該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中,建立了以中醫藥為基礎,兼顧日本、韓國傳統醫學的病證分類體系。

國際疾病分類(ICD)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準,作為權威的國際標準已有百年歷史。它是衛生健康領域在國際平台上進行對等交流的標準之一。

世界需要中醫藥

健康需要中醫藥方案

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各地都有醫生使用草藥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在中國,這種做法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和記錄。目前,中醫藥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世界需要中醫藥。

同時,多年來,中醫藥的倡導者一直致力於將中醫藥納入主流全球醫療保健領域,如今這些工作終於取得了成效。近兩年,我國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先後頒布實施《中醫藥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堅持把發展中醫藥提升至國家戰略,並作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政策推動。

當前,全世界注重疾病預防的健康意識正在不斷提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健康需求從過去的「活下來」升級為現在的「活得好、活得長」。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重心將轉向健康管理、疾病預防。

這恰恰與中醫藥的哲學思想不謀而合。在5月18日的廣州、奧克蘭與洛杉磯三城經濟聯盟峰會上,廣葯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在會上分享的《中醫藥與健康》主題報告中表示,中醫學在疾病的預防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早在2000多年前聰明的先輩們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一說。通俗地來講,就是在疾病的潛伏期及時發現,並扼殺它的滋長,這樣不僅能減少病人的痛苦,也有助於降低醫療費用。現在許多國家都為沉重的醫療負擔而發愁,中醫藥恰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劑「良方」。

廣葯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在三城經貿合作活動上

發表中醫藥與健康的主題報告

李楚源指出,中醫藥和西醫藥都是人類生命的科學,同時也是一門哲學。中醫藥學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整體思維、辯證思維、平衡思維。西醫則集中體現西方文化的解構思維、還原思維、因果思維。他認為「中、西醫雖然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思維方式,但並不矛盾,互為補充」,並將之稱為「健康的哲學思維」;他表示,健康產業發展應該立足健康的哲學思維,堅持中西醫並重。

數據顯示,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在2017年,已經達到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至2020年,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兆,年均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藥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中醫藥加入國際疾病分類大家庭

中西醫對話仍需共同語言

2009年,基於全球範圍內中醫藥越來越大的服務量和市場,世衛組織意識到,在ICD體系中應有符合傳統醫學需求的分類代碼體系,由此提出在第11次修訂中增加傳統醫學章節,啟動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

對中醫藥這一傳統醫學來說,這是搭上國際化列車的難得機遇,決不能錯過。2009年,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現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承擔了項目管理。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嚴世芸教授等領銜的項目審評專家團隊36人以及術語、信息、標準、分類等各技術領域專家組若乾,整個項目參與的全國專家近百人遍布26個省區市。項目研究歷時近10年,中國專家組創新地建立了「病、證內容模板和病證分類框架」。這一框架構建不僅反映了中醫理論體系特點,符合中醫傳統醫學病證內容,同時也兼顧了相關國家傳統醫學內容。據了解,傳統醫學章節共有具體疾病名150條、證候196條。

《國際疾病分類》是確定全球衛生趨勢和統計數據的基礎,其中含有約5.5萬個與損傷、疾病以及死亡有關的獨特代碼,使衛生從業人員能夠通過一種通用語言來交換世界各地的衛生信息。新版本將交給明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批準,計劃於2022年1月1日生效。

但是,世衛組織發言人塔裡克·亞沙雷維奇同時指出,將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並不意味著世衛組織認可了傳統醫學在科學上的效力,這樣做是為評估和比較傳統醫學提供了工具。

加強中西醫的對話,特別如何讓不同理論體系培養成長的醫療專家對中醫中藥的從認識到認知認同,這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如果讓世衛組織加快認可傳統醫學在科學上的效力,除了拿出實實在在的治療效果外,更需要一種「國際通用語言」。

「時尚中藥」滋腎育胎丸,可謂是近年來廣葯集團在產品國際化的妙筆之作,用最先進的科研技術,最流行的市場推廣模式,推動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通過科研創新,開展滋腎育胎丸輔助生殖循證醫學研究項目。該項目由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牽頭,試驗採用國際上最高級別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開展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早在2014年,第70屆美國生殖醫學協會年會上,滋腎育胎丸輔助生殖循證醫學證據首次獲得了世界各國專家教授的關注,隨著項目進入了收尾階段,研究成果將在國際頂尖雜誌發表。屆時,輔助生殖領域的國內外研究者將再次感受中醫中藥的治療魅力。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常委楊冬梓教授

揭曉滋腎育胎丸循證醫學研究中期結果

中醫藥終獲「通行證」,

中藥出海將迎來「井噴」?

據介紹,ICD-11的正式發布,有利於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中醫藥與世界各國醫療衛生體系融合發展,為世界各國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奠定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傳統醫學一直被排除在國際疾病分類體系之外,缺少具有國際標準化的統計口徑,無法用規範和符合世衛組織統計要求的數據,來佐證傳統醫藥在醫療衛生和維護人類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此次里程碑式成果,使中醫藥在臨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險等領域擁有國際標準化語言的「通行證」,對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步伐具有劃時代意義.

中醫藥從業者不禁要問:既然「通行證」拿到了,能否實現「一證在手,天下無憂」?

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波指出,近年來,中醫藥出口取得較大發展,更多的是中醫藥科技和文化的自信、產品的自信,以及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助力結果。

以廣州白雲山奇星葯業華佗再造丸的國際化為例,華佗再造丸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成功地以藥品身份出口國家最多的中成藥產品,通過國際化的質量認證和海外註冊和銷售,助推華佗再造丸的國際化進程,成為獨具特色的中藥國際化的白雲山「華佗再造模式」。張春波介紹,「華佗再造模式」的「近鄰戰略」、「認證開路」、「行銷本土化」、「科技國際化接軌」以及「文化輸出」五大戰略,讓產品相繼在全球六大洲29個國家註冊或銷售,這是華佗再造丸一直佔據以藥品身份出口國家數量第一的原因。

白雲山中一、奇星葯業董事長張春波

發表演講《中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思考與實踐》

張春波說,儘管中醫藥獲得「通行證」,但離迎來「井噴」為時尚早,只能說是大門已經微微打開。畢竟,要進入歐美國家,產品自身的科研含量將佔重要比重。在俄羅斯,華佗再造丸1999年第一次取得註冊,第一個獲得藥品註冊的中成藥。在該國進行了「藥品變態反應特性評估」、「免疫毒性作用評價」、「生殖毒性研究」、「對誘變性和潛在的致癌活性研究」等毒副作用的研究,充分證明產品的有效性、安全性,才打開了俄羅斯的大門,要打開更多的歐美國家,任重道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