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設計編年史:31年大回放,最弱的日本,最好的時代

From:AssBook設計食堂(ID:AssBookGroup)

設計師野茂一晟的作品,“平成”翻轉過來就是“令和”

4月1日,官方宣傳新年號“令和”,將於5月1日施行。

有感“令和”格局不大,媒體對新一代日本人的稱呼從昭和男兒、平成廢物進化成了令和娘娘。

這種“弱”文化反映在建築設計上,並且影響了全球。

50-70年代:鋼鐵直男風

二戰後,日本迅速吸取西方設計思想,追隨現代主義腳步,展現出混凝土和巨構鋼鐵為主的“強力”建築風格。

1958年建成的東京鐵塔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1970年大阪世博會

1980年,日本經濟消費達到頂峰,卻幾乎沒人意識到,經濟泡沫即將爆破,建築領域也開始轉向“弱建築”。

1986年:寶藏男孩

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開始展露出才華,1986年的作品風之塔(Tower of Winds)引發大討論。

伊東豐雄

從早期帶有現代主義理性的線條,到後期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伊東豐雄的轉變非常明顯。

Tower of Winds

1987年:閃亮亞洲

“日本近代建築之父”丹下健三獲普利茲克獎,這也是亞洲第一次獲獎。

31歲的妹島和世、21歲的西澤立衛同年創立SANAA建築設計事務,十七年後也拿下這項大獎。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1989年:昭和末代

1989年,昭和天皇突然去世,平成年代倉促開始。日經指數在12月29日創下歷史最高38957點!

1989年,平成天皇最後一次以太子身份出訪

1990年:經濟垮了

日本經濟由盛轉衰。政府頒布一系列金融緊縮政策,引發房地產全線崩盤,金融公司接連破產。

經濟崩盤後的日本社會

在90年代初,MUJI的銷售額卻逆勢連續七年保持較大增幅。MUJI提倡的簡約、樸素生活態度,正好迎合了當時的社會需求。

1990年MUJI主題海報《棉質生活》

在最差的行情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成立了。他並不喜歡混凝土建築:“木頭這種材料輕便自然,更利於建造有人情味的都市。”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

“強力”建築風格逐漸轉向“柔弱”——木和紙材料、通透大玻璃、輕薄結構廣泛運用。

1991年:幼兒園專業戶

另一方面,社會問題日漸突出:少子化、老齡化、高空屋率等城市問題,很多設計事務所尋求解決之道。

1991年,早在1972年成立的日比野設計公司成立了專門針對兒童設施的設計部門“幼兒之城”,他們希望設計出簡單但能應對時代的建築。

日本幼兒園設計第一人:日比野拓

同年,青木淳建築設計事務所成立。

青木淳

1992年:寵物建築CP組

1992年,塚本由晴和貝島桃代共同成立Atelier Bow-Wow犬吠建築工作室,關注擁擠都市中的極限居住問題,提出了“寵物建築”的研究觀點。

塚本由晴、貝島桃代

1993-1995年:哭笑

1993年,槇文彥獲得普利茲克獎,日本第二人。

1994年,手塚建築研究所成立。

1995年1月,發生了裡氏7.3級阪神大地震,造成了1000多億美元損失。

1995年3月20日早班高峰期,邪教團體“奧姆真理教”在東京3條地鐵線的五班列車上施放沙林毒氣,導致13人死亡6千多人受傷。

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普利茲克獎,並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大地震的孤兒。

1999年:LV禦用團隊

1999年,青木淳為LV設計了名古屋旗艦店,之後成為固定設計師,接連完成東京銀座店、表參道店、六本木店,香港置地廣場店。

LOUIS VUITTON NAGOYA

進入千禧年,整個社會進入數字時代。

互聯網對於設計的影響更深,出現了大量跨領域、跨地域具有國際視野的設計團隊。設計師追求更加精細、浪漫和模糊的設計。

隨著日本近代設計的前輩陸續病逝,新舊交替的歲月感更加明顯。

2000年:新人出道

2000年,無印良品迎來20周年,卻突現市場低迷,面臨困境。

2000年,谷尻誠(Makoto Tanijiri)的Suppose設計工作室成立。

谷尻誠

2000年,藤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設立。

藤本壯介

2000年,吉岡德仁工作室(TOKUJIN YOSHIOKA INC.)成立。

吉岡德仁

阪茂設計的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日本館成為經典。他邀請Frei Otto作為他的結構工程專家,創造了建築史上規模最大、重量最輕的紙造建築。

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日本館

2001年:數字時代

1月,伊東豐雄設計的仙台媒體中心開館。憑借跨時代意義的仙台媒體中心,伊東豐雄在下一年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

仙台媒體中心

豬子壽之帶領一群理科男成立了數字媒體團隊 teamLab。

豬子壽之

2002-03年:MUJI 2.0時代

2002年,佐藤大nendo事務所成立。

佐藤大

2002年,“MUJI之父”田中一光去世,原研哉接班帶領MUJI繼續前行。

2003年,深澤直人加入MUJI顧問委員會。

事實證明,原研哉確實很適合做MUJI接班人,他隨後便開創了MUJI的第二個商品王朝。他對「日常」設計的執著,影響了幾乎每一個走近無印良品的顧客。

2003年MUJI主題海報《地平線》

2004年:金澤博物館

2004年,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設立。

2004-2005年,SANAA設計了21世紀金澤博物館。它是是一個完整的圓形,沒有所謂的主入口和主空間。外圍是連續的曲面玻璃,可以看到內部的狀況。

金澤美術館模型/照片

2005-07年:告別大師

2005年,日本第一代建築師丹下健三去世,享年91歲。

2007年,日本第二代建築師黑川紀章(他曾與和磯崎新、安藤忠雄並稱日本建築界三傑)去世,享年73歲。

同年12月,SANAA設計的新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它一改博物館的沉重感,以輕盈姿態接入紐約都市。

新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

2008年:新勢力崛起

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了代表作KAIT工房。他們更加關注如何營造氛圍和感官藝術,並且努力尋找每個項目本身的個性。

神奈川工科大學KAIT工房

藤本壯介設計了東京公寓,四座小房子形狀的房間堆在一起相互支撐,設計師將它看做微縮的東京。

東京公寓Tokyo Apartment

2009年:隈研吾

在東京的繁華地帶表參道,隈研吾設計的根津美術館可以說是最體現他設計理念的作品之一。它與百年歷史的巨大日式庭院毫無違和感地連接著,如同城市中的綠洲一般。

日本根津美術館

2010年:弱建築時代

2010年,年輕的h220430 設計工作室成立。

同年,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獲得普利茲克獎,這是日本第4次。

隈研吾工作室設計的檮原木橋博物館完成。

日本高知縣檮原木橋博物館

2011-12年:網紅建築

2011年3月,發生了裡氏9級東日本大地震,還引發了福島核事故。

2011年,YOY 設計工作室成立,專注空間和產品設計。

在這兩年裡,很多建築成為了現在的知名打卡聖地。

伊東豐雄設計了多摩藝術大學圖書館。結構被最小化了。圖書館的空間由“類似拱形的形態”組成,但它們不是真正的拱。實際上是一個更簡單的鋼柱和梁系統。

多摩藝術大學圖書館

2011年開業的代官山蔦屋書店以“T-Site”命名,一改往日社區書店的樸素形象,用自然的設計風格營造愉悅體驗,逆勢將“熟年人”作為主要目標用戶。

蔦屋書店

隈研吾設計的星巴克店引發熱議,被譽為“全球最美星巴克”之一。

星巴克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店

2012年,高634米晴空塔竣工,取代原本東京鐵塔的功能,成為新地標。

晴空塔

2013年:HOUSE VISION

2013年,伊東豐雄獲得普利茲克獎。

2013年,原研哉策劃的第一屆 HOUSE VISION開幕,他思考生活品質的問題,並且把對未來的暢想集中到了一個點上,那就是“家”。

第一屆HOUSE VISION

2014年:普獎連莊

2014年,阪茂獲得普利茲克獎。

同年,原研哉邀請了伊東豐雄、隈研吾 、妹島和世、阪茂等在內的11名著名建築師參與新項目“設計:為了愛犬”。

為寵物造房子:Architecture for dogs

2015年:禪意設計

2015年春,在被提出的5年後,“KOU-AN玻璃茶室”最終在天台宗寺院的一個區域亮相。建築的實體性進一步降低。

KOU-AN玻璃茶室

其它作品:彩虹教堂 Rainbow Church

2016年: HOUSE VISION 2.0

原研哉策劃的第二屆 HOUSE VISION開幕,規模更大。

第二屆HOUSE VISION

2017-18年:中日交流

2017年,新媒體藝術團隊teamLab風靡全球,17年首次進入中國北京,一票難求。

teamLab藝術展

2018年,HOUSE VISION 首次走出日本,來到中國。

2018 HOUSE VISION

2019年:新老共存

今年3月,普利茲克獎又一次頒給了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

日本總計7次獲獎,僅次於美國8次,居亞洲第一,獲獎者都是建築界的大神級人物。

日本建築師磯崎新

4月4日,MUJI Ginza 旗艦店開幕,多達13層的空間集中展示了“設計即生活方式”的理念。

MUJI Ginza 旗艦店

2019年5月之後:令和年代

在接下來的令和年代,東京將二度舉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大阪將二度舉辦2025年世博會。

或許,日本想借助這兩大國際性活動,重現“昭和時代”的光榮。

隈研吾事務所設計的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

superflat時代的建築師

平成年代,日本在文化領域(如文學、藝術、設計、動漫等)迅速發展,影響了中國80、90後一代。

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

這時期也是日本設計師集體反思、重新出發的年代。

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借用了藝術家村上隆的“superflat”一詞,描述了伊東豐雄、妹島和世、犬吠工作室、青木淳和隈研吾等建築師。

“超級扁平”潛藏於在他們的建築物中,展現了介於二維和三維之間的2.5維空間美學,強調內在平面性而非單純的深度。

村上隆的展覽

它跟西方提倡的極簡主義完全不同——日本建築師對物質性不感興趣 ,而是試圖將建築抽象為純粹的視覺與感知。

平成年代的日本設計師影響了世界潮流。

再見了昭和,再見了平成。

任天堂推出的最後一款平成年代日歷

參考來源:

01.《Superflat Architecture:Culture and Dimensionality》

02.《日本“廢掉”的三十年落幕,有頹廢有焦慮還有中二熱血》

除特別注明外,圖文資料來自網絡,

AssBook設計食堂重新編輯整理。

-END-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