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有本事把員工罰出喜悅來嗎?

對於中小企業管理者,領導力注定包含著更多的藝術,更多的智慧。比如,你能否將員工罰出喜悅來?

文:劉鵬凱(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

責任編輯:化石

獎勵與懲罰好比硬幣的兩面,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懲罰保障了制度的剛性執行,但也不可避免觸發員工的負面情緒。我在長期經營管理過程中,探索出一套以“心力開發為核心,細節管理為手段,文化管理為歸宿,和諧管理為靈魂”的心力管理模式。

它是將企業員工的心之所及,轉化為力之所達的過程;是不斷引導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善用其心,自淨其心,消除惡心,增加愛心,發自內心,共同構建心心相印、和諧發展環境的過程。基於我的心力管理,公司不僅利用懲罰性的制度引導員工行為,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員工的責任感,既不讓制度變成橡皮泥,又在制度中加入人性的溫度,最終將懲罰變作“心動力”。

1

寬嚴並濟,以情化人

制度與和諧在很多時候呈現出對立之勢。制度是石頭,執行是水。心力管理既需要制度管理,同時又需要溫柔執行。

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爾》中提出“自然懲罰”法則:“應該使他們(孩子)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犯了錯時,父母不要給予很多批評,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使其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自我悔恨,自覺地彌補過失,糾正錯誤。

一天早晨,傾盆大雨像發了瘋,已到上班時間了,依然絲毫沒有的停歇。暴雨導致公司近一半的員工未能及時到崗。值班員小朱按照公司制度,將遲到員工姓名一一公布在黑板上。看著到班的員工個個被雨淋得像落湯雞,我忙叫行政科長去準備一些薑茶,分送到各車間,接著走到公布欄前將遲到人員名單全部擦掉,讓值班員重寫一份“今天遲到不罰款”的安民告示。

事實上,雖然大雨致使大量員工遲到,但並沒影響當天的生產任務。恰恰是“今天遲到不罰款”的溫情,縮短了員工情感與制度上的距離,激發了人的潛能,那天的生產還創下了單日產量的最高紀錄。

管理過程中,既要做“減法”,減去一些消極因素;更重要的是做“加法”,關愛人,理解人,增加積極因素。心力管理的對象是人心,“心力”的形成和“發力”是通過員工自身心靈的力量來實現。一個人不斷修心力,修煉使命感,修煉責任心,自然會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甚至主動爭取做得更多,讓滿腔熱情成為一種習慣。

一個企業管理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將“無情的管理”與“有情的管理者”的巧妙結合。如果把員工看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把員工當工具使,把制度絕對化,就遲到處理遲到,按規矩辦硬罰款,只能顯現制度的逼迫性。制度的文字表達是有背景條件的,而對背景條件的規定卻難以周全。“今天遲到不罰款”,將“無情”與“有情”相結合,讓員工體驗企業的溫情與關愛。

2

處罰藝術,點到為止

墨子說:“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過去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是用制度控制員工,出發點是“人之初,性本惡”,心力管理是讓管理者用制度去幫助員工,是基於“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假設,盡可能不直接處罰,而是通過啟發引導,使其自淨、自潔、自警、自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汲取教訓,改正錯誤,在體驗中覺悟、成長、成熟。

比如:技工學校畢業的小蔡,因原先的公司離家太遠不方便照顧父母,前些時候離職來到靠家較近的我們公司。這個小夥子年輕,腦袋瓜兒活,到煉膠車間拜師不到一個月,就將活兒乾得如魚得水。我打心眼兒裡喜歡。

那天是我們約定俗成的“廠區除草日”。全廠員工和往常一樣,提前一小時,自帶工具往東廠區的綠化帶去了。初春陽光暖暖,看著遠處銀杏林裡辛勤勞作的員工,我無比欣慰。

就在這時,小蔡騎了一輛摩托飛一般過來,一個急刹,車子定在了停車線前,他似玩雜技般從車上一個魚躍跨下,扶著摩托匆匆向停車棚走去。這一幕盡收眼底,我走上前去:“小蔡,知不知道今天上班前是除草日?”

“知道,昨天下班前已通知我了。”小蔡巷子裡扛木頭直來直去。

“哦,來來來,到我辦公室抽支煙!”我微笑著邊說邊往辦公室走去。“來,今天我只和你談一支煙的功夫!”我邊遞上一支中華,邊說邊點上。

“今天雖沒到上班時間,鋤草也是義務勞動,怎麽遲到啦?”我吸了一口煙,朝小蔡看了看,微笑著。

“劉總,一早送女朋友了。覺得只是義務勞動,沒在意!”小蔡重重吸了一口煙,慢慢低下了頭。

“小蔡,今天按上班時間,不算遲到。但按廠裡制度是違規了,是不是?”

“是!按規矩辦,劉總,我自罰!”小蔡乾淨利落,抬頭朝我一看,一付小偷現場被抓的樣子。

“小蔡,今天破例隻罰你兩元錢,怎麽樣?”我笑道。

“謝謝劉總,罰兩塊,你還虧了!一支中華煙兩塊五。謝謝劉總,我去鋤草了。”小蔡吸完最後一口煙,站起說著就往門外走。

“等等,今天你就不用去鋤草了,這麽多員工看著你多尷尬。你回車間‘勞動改造’,自己去除掉心靈的雜草!”我站起身朝小蔡肩上拍了兩下,邊說邊笑。

“謝謝劉總,我記住你的話了!謝謝!”小蔡雙手打揖,一股年輕人的朝氣。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直面批評他人,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總會使人顏面掃地,產生一定壓力或情緒而影響工作。尤其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更要注重批評的方式和方法,千萬不能氣勢洶洶,要以愛為出發點,他們才比較願意接受。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抽一支煙,罰兩元錢,讓一次批評變成一次談心、一次交友、一次溝通,讓一次批評成為記憶、回憶和激勵而刻骨銘心。就像理發師給人刮鬍子前,先塗上一點肥皂水,刮起鬍子來乾淨利落又不覺痛,恰到好處。用這種“肥皂水”給批評裹上一層“糖衣”,能夠有效減少處罰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口服心服。

大量事實也證明,大中型組織需要清晰的科層結構,但是在中小企業,日常管理往往更少依賴非正式結構與制度,更多依賴非正式的溝通、互信。上帝在我們左手埋下問題,又在我們右手留下方法。然而,日常管理中,我們總是喜歡偏向就事議事,就事議理,一條路走到底,不知道踩刹車。心力管理提倡剛柔並濟,正如《易經》中曰:“剛柔相推,崇德廣業”。一家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發展,首先要實踐“上善若水”,用發自內心的愛,獲得員工的心,使他們從內心認同企業,認同你的制度。倘若員工連被批評時都能感受到其中潛藏著愛,就說明你這個管理者功夫到家了。

獎勵與懲罰好比硬幣的兩面,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懲罰保障了制度的剛性執行,但也不可避免觸發員工的負面情緒。公司不僅利用懲罰性的制度引導員工行為,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員工的責任感,既不讓制度變成橡皮泥,又在制度中加入人性的溫度,最終將懲罰變作“心動力”。我謂之“心力管理”。

3

出其不意,正激引導

心理學家斯金納的一項試驗表明:減少批評,多多激勵對方,人的心情就會愉悅,所做的好事就會增多,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因受忽視而萎縮。激勵有兩種:讚美和獎勵屬於正激力,批評和懲罰屬於負激勵。激勵會讓人進步,但負激往往具有消極後果,因此應該多用正激。

2006年8月22日,是國外某著名公司向我們訂購第一批200桶噴膠的交貨日。出貨前兩天的傍晚,我獨自來到車間“私訪”。車間一角小方陣似的堆放著待出庫產品,一塊“已檢合格”的三角牌很是醒目。我隨手拿起一桶,沉甸甸的,不由心生感歎:市場競爭太激烈,爭得一口飯吃不容易,能和國外大公司合作更不容易啊!

“怎麽桶口上濺了這麽多的膠液?”我吃驚地脫口而出。再仔細一看,僅上面一層就有好幾桶都有這種現象,像一個個燙傷愈合後的疤。

“小尹,把灌裝通知單拿來讓我看看!”我吩咐一邊正在清理現場的小尹。看過單子,再看看一臉疑惑的小尹,我一言不發,臉上堆滿嚴肅,徑直朝辦公室走去。

人靠衣裝馬靠鞍。內在質量再好,弄個“當面破”,肯定會讓挑剔的國外公司倒胃口。一個連自己看了都不滿意的外表,何況別人呢,我心裡嘀咕著。“喂,丁科長嗎?後天200桶噴膠出庫,怎麽不少桶還有掛膠?查清楚後給我反饋!”“是!”小丁西點軍人似的果斷,乾淨利落丟下一個字走了。

事不隔宿,下班前生產科和車間在召開的收工會上,責任人小尹檢討得眼淚巴巴的,他主動檢討自罰,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將掛膠清理乾淨,自己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第二天,例行晨訓中,我站在最後一排,特別留心看小尹,只見他一副夜裡做了賊似的疲憊相。“劉總,有沒有什麽要說的?”領操員工問。“到車間開會!”我的話聲音不大,卻似響雷一樣炸開了。員工們邊走邊嘰嘰喳喳,“這下子小尹完了,昨天才開了一次收工分析會,今天一早劉總又親自來開會,嘿,準沒好果子吃……”我若無其事,不動聲色。

“同志們,今天我們開表揚會。”大家屏住氣,靜得連針掉在地上也聽得見。“門衛大老丁告訴我,昨晚大家下班後,小尹一個人留在車間,他把200個膠桶全部檢查擦拭乾淨,一直到晚上9點多鍾才回家!”我邊說邊朝小尹看了看,用眼神送去一份理解和信任。

“人的優點和缺點往往在一條直線上,你們看看,這批產品一看就讓人喜歡,桶外桶口現在一點掛膠也沒有了,我們用掌聲為小尹加油!為明天的2000桶、兩萬桶祝願!”

“嘩——”一陣掌聲打破沉寂。掌聲寬容地給了小尹一個走下平台的機會。小尹大吃一驚,參加會議的員工也大歎出乎意料,眼睛裡全是驚訝。

歌德說過:有心讀書看兩面,一面是紙上的東西,一面是紙後的東西。所謂領導能力,是能夠將一個人的視野提高到更高的高度,使之工作表現提升,並且建立超越自我的人格。信任和寬容比什麽都重要,雨過應該是天晴,如果雨後還是雨,那麽憂傷之後還是憂傷。有時,青年員工不負責任的工作會給我們的管理帶來很多麻煩,但是員工畢竟不像你想象的那麽壞,故意將膠滴掛在桶外。鑒於此,不妨讓他客觀地審視自我,主動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負責,自己用下班後的時間收拾殘局,清理乾淨。作為領導者要及時地發現他們在糾錯行為中的閃光點,並進行激勵表揚,就會收到令當事人感動,同時還震撼全體員工的良好效果。

4

從他律到自律,從服從到誠服

管理如何從壓迫式的服從,轉變為來自內心的誠服,關鍵在於“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實踐告訴我們,制度的剛性有時不足以解決中國情境下的所有企業管理問題,這就需要文化來“調劑”。治人的根本在於治心。要想讓員工將執行制度作為心中的底線,首先要讓他們明白企業制定規定的目的和意義。人越認識自己行為的意義,行為的社會意義越明顯,就越能產生行為的強大推動力。

一次年終工作總結會上,我宣布了一條後來被大家稱為具有“爆炸性”的決定:退還1年來員工13人次因違反規章制度被罰的全部罰款(我們公司的規章制度中有退罰款的相關規定,只是不輕易退,而被員工淡忘)。當員工小馬從我手中接過被罰的50元錢後,動情地說:“罰的款還能退回來,從來沒有想過。老總,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我不會被昨天的那塊石頭絆兩次跟頭!”

在制度執行過程中,管理者不可能回避或杜絕懲處,有時就得用經濟杠杆來擺脫軟懶散局面,以強化紀律,提高執行力,提高執行制度的自覺性。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全體員工的認同、擁護和支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無意過失的違規,並非是主觀因素造成的違規,如上班途中自行車斷了鏈條或者交通阻塞等原因造成的遲到,匆忙中忘記佩帶上崗證等。然而,紀律制度丁是丁、卯是卯,不允許有隨意性,不允許打和牌,這就在執行過程中帶來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企業的最高管理者不要總是想到權勢和威力,而應深深感到改變觀念的影響力。當代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得好:經營哲學不是美詞一句,只有真正擁有利他之心的人,為職工和社會服務的企業,才能永立競爭潮頭。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管理創新?如何“用心管理,管到員工心裡?”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宣布退還罰款前,我進行了分析。從上年違規被罰65人次下降到今年全年僅有13人次,我們認為警示的目的已經達到,而且還看到了員工自律意識的提高。所以我采取了以退為進,宣布年終一次性退還罰款的做法。其實,這種退實際上是一種進步,是一種人心管理,更能打動人、教育人、感化人、凝聚人,更能使對抗走向和諧、對立走向統一,使被罰者心悅誠服,使全體員工又一次在溫馨中得到警戒、警醒。

俗話說:退一步路更寬。退還罰款的做法並非是否定已訂立的制度,更不是否定我們昨天的做法。這好比駛往彼岸的渡船,不能直線航行,它需要根據水速和風速對航線作曲線處理。這種以退為進的曲線管理方法,淡化罰款帶來的消極、負面作用,消除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鴻溝,調動員工積極性,這比以罰代管的直線方法更有效,意義更深遠。

我的母親曾對我說:你看蠶吐出來的絲纏住了自己,這是自找麻煩。但它用嘴咬開了繭殼,自己解決自己的麻煩,就變成了另一個模樣,開始長著翅膀的新生活。什麽叫長大?就是自己解決自己遇到的麻煩。高明的激勵不是簡單地矯正行為,而是引導員工健康成長。

琢磨管理就是琢磨人心。心力管理,從負到正,將懲罰變作“心動力”,其實就是春雨中打開五顏六色的傘。

來源:中外管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