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跑線》 印度電影越“套路”越有效

  NO.563

  《起跑線》 72分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由薩基特·喬杜裡執導,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已於國內院線上映,截至發稿前,上映5天,收獲票房1.3億。再次延續了印度電影叫好又叫座的潮流,豆瓣評分8.1分,影片去年在印度上映時票房力壓《神秘巨星》,更一舉拿下有“印度奧斯卡”之稱的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影片。

  影片探討了印度社會的教育問題,在故事設定上很套路,但這種套路對於觀眾來說卻十分有效,憑借著嫻熟的敘事模式,一下子就能擊中觀眾的情感命門。

  

  ■ 觀眾觀點

  【家長1】

  我比較理解片中母親米塔的做法,畢竟,現在的家庭都一個孩子,肯定什麽都要把最好的給他。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做父母的會更加重視這一塊,要給他最好的教育資源,上最好的學校。電影中很多情節,都與我們的經歷有共鳴,像為了給孩子上學報名徹夜排隊,我們也經歷過,當時我閨女讀幼稚園時,我老公就帶了個涼席,頭一天晚上在幼稚園門口排隊搶到的名額。

  【家長2】

  其實,很多時候教育不光牽扯到孩子,還與父母的社會地位、金錢實力有很大關係,這是很可怕的。特別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教育的成本就更大了。我比較同意片中那位父親的觀點,上什麽學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一個什麽樣的人。

  主題 越生活,越有共鳴

  近兩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寶萊塢電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影片不僅票房大賣,還在影迷中引起關於女性意識、男女平等等廣泛的話題討論。《起跑線》同樣聚焦於熱門社會話題,關注了印度的教育體系,從而引發關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貧富階級分化等問題。

  導演喬杜裡之前在寫《婚姻的副作用》劇本時,研究了一些父母、夫妻關係,還讀到一篇文章,講到父母發現自己的小孩很難被一所英語學校錄取,因為這所學校熱衷於錄取那些父母有學位的孩子。所以為了他們女兒的錄取機會,父母去讀了MBA課程。導演從此就有了創作《起跑線》的想法。

  影片中所觸及的教育問題,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在情感上很能引起共鳴。

  故事 越戲劇化,越真實

  寶萊塢電影一個很重要的法寶就是故事講得扎實好看,格外擅長對於劇情戲劇化的編排處理。這也是觀眾為什麽看《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這種現實題材,仍然看得熱血沸騰。《起跑線》在故事的戲劇衝突上也是一波三折,為了將女兒送入最好的私立學校,拉吉和米塔這對夫婦可謂經歷了一番折磨。

  A.買“學區房”

  作為最好的私立學校,德裡文法學校對於招生有一個條件:必須是住在學校周邊三公里以內的學生才能申請。拉吉夫婦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上演了印度版“孟母三遷”,搬離了之前的舊市街,在私立學校周圍買了一套“學區房”,從而有了申請條件。

  B.接受培訓

  雖然搬進了豪宅,但拉吉夫婦還面臨著各項考核,因為兩人學歷水準都較低,無法融入到上流社會的朋友圈,只能通過一些速成培訓來提高他們的談吐、思維、衣著品位等。

  C.騙貧困戶指標

  在經歷過各種培訓之後,女兒卻因為自己學歷低被私立學校拒之門外。夫婦二人打聽到,私立學校每年都會留出25%的名額給貧困學生。無奈之下,兩人想起了“歪招”,假裝貧困戶來騙取名額,從豪宅裡搬到了貧民區。

  D.裝窮人

  因為私立學校要對申請貧困名額的家庭進行家訪調查,拉吉一家就在貧民區裝起了窮人。用窮人的方式工作、生活。最終,女兒順利通過考核。

  ■ 關鍵詞

  歌舞場景

  歌舞場景算是印度電影的一個標配,也是印度觀眾最為喜聞樂見的橋段。在《起跑線》中也有三段歌舞場景,但這三段歌舞並非以往印度電影中那種強行插入影片敘事中的,而是與影片敘事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影片敘事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舞出現在皮婭的派對上,爸爸拉吉帶著皮婭在派對上跳舞,表現出與上流社會的格格不入;第二段歌舞出現在公立學校,貧困孩子們為了改造學校一起勞動,充滿了歡樂;第三段歌舞出現在頂尖私立學校的開學典禮上,一群公立學校的孩子在舞台上盡情表演,諷刺了對於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選角

  從開始寫劇本的那一刻起,男主角伊爾凡·可汗就是導演的第一選擇,沒有找過其他演員。但女主角的選角稍微費了些時間,當時導演在印度找了一些女演員,但覺得都不適合。後來導演在看一場巴基斯坦的表演時,看到了巴基斯坦演員薩巴·卡瑪爾,接觸之後覺得這個媽媽的角色就是她。片中有一場薩巴需要穿性感睡衣的鏡頭,在拍那場戲時她非常緊張,因為她很擔心保守的觀眾看到這個鏡頭之後的反響。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