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鋁聖杯、易拉罐、蘋果機……一部從舊貴族到新經濟的鋁變史

“風·物”風物長宜放眼量,物產金融人文史。

人之為君子,唯善假於物。人文的演變無非物之人化:人發現並利用大地的物產,不斷成就自身的演進,而金融在人類歷史的演進中重新將分裂的個體連接起來,成為人類的共同體。撲克投資家新文章系列——“風·物”——旨在重新發現人和物的關係,以更廣闊的視野,以更博大的胸懷。

本文作者:章舟,撲克內容團隊;如需轉載,請聯繫撲克作者君(ID:puoker)授權。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撲克財經App(iOS及安卓版本均可下載)。

繼推出史上最貴iPhone之後,蘋果的新品發布會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尤其令“果粉”們歡呼,尖叫的是新款MacBook Air的問世。有人驚呼“ MacBook Air又回來了”。

此次發布的最新款MacBook Air,除了滿滿的黑科技之外,另外一大亮點就是——環保!為了突出新產品“環保”的特點,蘋果可謂費盡心思。

性能更強大,但也更輕更薄:體積縮小 17%,機身厚度僅有 15.6mm,厚度減少 10% ,重量僅 2.75 磅重(約 1.25 千克),製造也很環保(100% 循環利用鋁材料)。按照蘋果方面的說法,這是最環保的MacBook。

此外,與全新 MacBook Air 一樣,全新Mac Mini材質上用的是鋁合金材質,並實現了 100% 可回收利用。可見,一向注重環保的蘋果,此次又大打環保牌,並將其作為產品的新亮點。

不僅蘋果,每一款新品電子產品的發布,都意味著大批量的舊款產品面臨集體“失業”,它們將何去何從?舊電子產品拆解產生的一系列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巨大汙染又由誰來買單?

正因為此,蘋果公司早已從業務運營的每一個環節來著手應對這些問題。在從產品銷售中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蘋果也為愛護地球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正如蘋果的那句廣告語“為了減少對地球的索取,我們增加了對自己的要求。”

關於鋁的回收利用,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自電子產品盛行以來,關於這方面的汙染就數不勝數,而到如今,電子垃圾對我們生活造成的危害已經到了不能忽視的程度,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消耗,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汙染。蘋果之所以如此重視環保工作,除了對本身品牌形象的提升外,也為我們科普了這方面的知識。而此次蘋果發布會大打“環保牌”的背後,涉及鋁產業鏈的哪些方面?蘋果又是怎麽回收鋁的?下面我們就從鋁的應用史開始,帶大家走進鋁的世界。

1

傳統的電解鋁生產方法

鋁,符號Al,是地殼中豐度第三的元素(排在氧和矽之後),也是豐度最高的金屬元素。鋁的密度為2.7克/立方厘米,而鋼鐵的密度約為8.9克/立方厘米,因而同體積下,鋁的品質只有鋼鐵的三分之一不到,這在對重量要求很高的場合是非常寶貴的。

但是說來有意思,與其他金屬不同的是,人們開發利用金屬鋁的歷史卻並不是很長,只有區區的幾百年,和金、銀、銅、鐵等數千年的歷史不可同日而語。古代所說的“五金”便是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難覓鋁的蹤跡。何也?

中學化學知識還沒忘光的朋友,都會記得這張金屬活動性次序表: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在常見金屬中鋁的活動性居第五位,僅次於前面幾個“暴脾氣”(和水都能起反應的主,回憶下金屬鈉放到水裡的場景,真叫一個恐怖)。

鋁的脾氣雖然沒有鈉那麽火爆,但是性質同樣非常活躍,很容易和氧氣反應:把表面光亮的鋁條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生成一層灰暗的氧化膜。不過這層膜有一個好:非常致密,阻礙了內部的鋁同氧氣進一步反應。

不但如此,鋁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性質:酸鹼通吃。作為常見金屬中唯二(另一是鋅)的兩性元素,導致其既不耐酸,也不耐鹼,因而很難被提煉出來,無怪乎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鋁一直未能被人們廣泛應用。

相傳,在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宴會上,餐桌上的用具幾乎全是用銀製成的,唯有他自己用的那一個碗卻是鋁製品。為顯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貴,他還令人給他製造了一頂比黃金冠更名貴的王冠——鋁王冠。

其實不只有拿破侖三世對鋁如此執著,美國首都華盛頓那座埃及式的方尖石碑,頂部的奔奔石沒有使用傳統埃及的黃金,而是用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塊鋁錠。按照當時鋁的價格,這塊鋁錠可謂是稀世之寶,價值不亞於鑽石。可見鋁在當時是有多麽的珍貴。

雖然鋁的價格昂貴,但由於其性能優良,又難以替代,人們還是展開了美好的夢想。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在他的小說《怎麽辦》中寫到:終有一天,鋁將代替木材,甚至可能代替石頭。看,這一切是多麽奢侈,到處都是鋁。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奢侈與否,說到底還是取決其冶煉難易程度。當一種東西可以被大量生產時,自然也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昔日貴族的奢侈,早已成為生活的日常,從“無價之寶”變為了白菜價。而這,要感謝電解鋁技術的發明。可見,科學技術確實是第一生產力。

1884年,在美國奧伯林學院化學系,有一位叫做查爾斯·馬丁·霍爾的青年學生,應用電解熔融狀態的氧化鋁來冶煉鋁,這就是中學化學課本上所說的電解製鋁法。

氧化鋁的熔點很高(2050℃),所以他在氧化鋁中加入了一種能夠溶解氧化鋁,而又能降低其熔點的材料——冰晶石(Na3AlF6),使得冰晶石與氧化鋁混合體系的熔點僅在930℃~1000℃之間,而且冰晶石在電解溫度下不被分解,並有足夠的流動性,有利於進行電解。

霍爾採用瓷坩堝,碳棒(陽極)和自製電池,進行電解時,觀察到有氣泡出現,但卻沒有金屬鋁析出。他推測,電流使坩堝中的二氧化矽分解,於是他對電池進行改裝,用碳作坩堝襯裡,又將碳作為陰極,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題。

同時,法國化學家埃魯也在同年發明了相同的煉鋁法。

電解法使得冶煉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使得鋁成為工業上普遍應用的材料,130多年後的今天,工業上依然採用這種方法電解鋁。昂貴鋁的年代一去不複返了。

但可惜的是,由於當時美國的工業化尚未完成,俄亥俄州仍以農業為主導產業,霍爾的這一重大發明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科學發現固然仰望星空,但填飽肚子才是腳踏實地。

無奈之下,霍爾來到當時美國的工業重鎮匹茲堡,與著名的冶金學家阿爾弗萊德·E·漢特(Alfred E. Hunt)合作,於1888年共同參與創立了Reduction Company of Pittsburgh公司,並從1907年起改名為全美鋁業(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縮寫Alcoa),它長期壟斷了鋁製品市場。至今仍是世界知名的鋁業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111年後的今天,與蘋果和力拓合作,率先實現了煉鋁技術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的,竟然就是這家開創了電解鋁的百年企業。具體如何,且聽後文分解。

順便提及一下,這位發明家和中國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他的姐姐曾經在中國傳教,他去世後,部分遺產被捐出。當時,位於北京的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了解到他在遺囑中聲明“遺產中一部分要用於研究中國文化”,因而親自活動,成功說服哈佛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作,在1929年成立哈佛燕京學社,並設立燕京學社北平辦事處。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就曾經受到燕京學社的資助。

歷史,總是充滿了驚人的巧合。

用這種電解鋁法生產鋁,需要大量高純度的氧化鋁。那麽氧化鋁怎麽生產呢?工業上廣泛應用的是拜耳法。

拜耳法1887年由奧地利工程師卡爾·約瑟夫·拜耳發明,是一種工業上廣泛使用的,從自然界鋁土礦生產氧化鋁的化工過程。

拜耳法的基本原理並不複雜:利用氧化鋁“酸鹼通吃”的性質,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將氫氧化鋁轉化為鋁酸鈉,通過加水稀釋,和添加氫氧化鋁晶種使氫氧化鋁重新析出(也可通入酸性的二氧化碳氣體,促進氫氧化鋁析出),剩餘的高濃度氫氧化鈉溶液重新用於處理下一批鋁土礦,實現了連續化生產。今日,世界上95%的鋁業公司都在使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下圖就是拜耳法的全過程。

從鋁的冶煉過程可以看出,煉鋁是高耗能行業。在電解鋁的成本構成中,電力成本大約佔40%,每噸電解鋁的耗電量鋼彈13500度。同時,尤其是從氧化鋁電解到鋁的過程中,由於使用了石墨電極,又是在高溫下反應,因而不可避免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作用不可低估。

正因為如此,作為用鋁大戶的蘋果,推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現在,蘋果將聯合美國鋁業 (Alcoa,就是電解鋁技術發明者參與創立的這家企業) 和力拓鋁業 (Rio Tinto Aluminum) 這兩大鋁業巨頭成立一家名為 Elysis 的合資企業,研發革命性的“無碳鋁”冶煉技術,減少冶煉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就在今年5月,“無碳鋁”首次煉鋁成功,意味著傳統的石墨電極將走入歷史。

神秘的導電材料

新技術採用了更加先進的導電材料以取代石墨電極,而新材料是化學惰性的,不會與氧氣反應,壽命將比傳統石墨電極提高30倍,氧化鋁中分解出的氧氣將能夠直接排放,二氧化碳變成氧氣,是不是一聽就很環保?據這家公司官方消息,這種技術有望在2024年進入商業化生產,到時煉鋁行業就真正實現“零排放”了!不過由於商業秘密的原因,這種材料的具體成分還不得而知。

蘋果在鋁生產上所做的環保努力並不止這一件:2017 財年,由於鋁金屬生產工藝的改良,以及供應商改用可再生能源,蘋果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 260 萬噸。

Elysis的工人正在煉鋁,圖自蘋果。

2

資源的消耗——鋁的回收

雖然環保煉鋁法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無法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採。

鋁資源屬於礦產資源,而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說,我們用一點就少一點;同時正如前文所言,鋁的冶煉屬於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顯而易見。因而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環境角度,回收鋁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正因為如此,鋁的回收已經形成一項產業。無論是易拉罐,還是鋁板材,都形成了龐大的回收產業鏈。正因如此,小區樓下才會響起此起彼伏的叫賣聲。

雖然鋁的回收比例整體而言相當高,但全球鋁回收業的發展並不均衡。

在許多發達國家中再生鋁產量與原鋁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日本更鋼彈99%以上。根據全球著名金屬行業分析機構CRU的統計,在2008年的時候,全球的廢鋁供應量大概在1700 萬噸左右,這個數字在2016年上漲到了2500萬噸,上漲了46%。這一上漲的趨勢將會持續。CRU的數字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全球廢鋁供應量達到2900萬噸,而這個數字在2025年的時候,會繼續增加到3400萬噸。

在2008年,西歐和美國的廢鋁供應量佔據了全球廢鋁供應量的半壁江山,53%;在2016年,來自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廢鋁隻佔全球廢鋁供應量的大約36%。在同一時間段內,中國的廢鋁供應是從 2008年的僅佔全球廢鋁供應量的17%上漲到了2016年的34%,並且中國的廢鋁貢獻率還在逐步加快。

按全球平均水準計算,廢鋁回收率最高的行業是建築和汽車行業,都達到了90%以上,其次是飲料罐行業,為63%。

也就是說,你喝的100罐易拉罐飲料中,平均有63罐是用別人喝過的易拉罐製造的。沒準,上面可能還留有組成上一個人嘴唇的分子。

然而不管是回收易拉罐,還是建築物上的鋁架,能直接用來製造蘋果產品麽?非也!

正如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鋁是一種極活潑的金屬,表面極易氧化而失去光澤,因而這樣的普通再生鋁遠遠滿足不了蘋果的加工工藝要求。想象一下,你願意接受一台表面黯淡無光的ipad,iPhone或是MacBook麽?那也太掉蘋果的價了吧。

蘋果在製造產品的過程中,使用的是高等級的材料,以使產品既堅固耐用,又極具美感。蘋果發現,回收鋁的最佳來源之一正是自身的產品和工藝流程。目前,保持鋁達到此品質水準的唯一方法便是保持單一純淨的材料流,而不是像回收機構中常見的那樣與其他等級的廢鋁混合。而廢品回收站裡回收來的鋁顯然屬於“大雜燴”,無法滿足這種要求。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蘋果面對的挑戰是,回收鋁的同時,要保持其品質不會降低。環保和性能,缺一不可。唯一的辦法是,從被回收的蘋果產品中再利用!把過時產品中的鋁提取出來,賦予其新的生命。

3

浴火重生:全靠拆解機器人

將一部螢幕碎成渣渣的 iPhone拿去回收,提取出裡面的鋁製材料,應該怎麽做?

你的想象可能是這樣的:

破碎法是現在最常用的回收方式。一般而言,這部手機可能會先被粗暴地破壞,再由人手或用機器將可回收的組件分離。這種方式最終能回收的材料有限,而且往往品質會受影響,無法滿足以要求嚴苛著稱的蘋果。

但現在,蘋果有了拆解機器人 Daisy,在蘋果,手機的回收全靠它:

蘋果最新的拆解機器人 Daisy,圖自蘋果

Daisy 是蘋果的第二代拆解機器人,長約 30 英尺(約 9 米),由 5 個機械臂和傳輸帶組成。跟粗暴直接的破碎法不同,Daisy 可以更細致地拆解和分揀各種組件,每小時最快可以拆解 200 部 iPhone。有了它的幫助,包括鋁殼在內的更多有價值材料可以得到回收。《富比士》一位記者的報導詳細記錄了 Daisy 的拆機過程。

在一位工作人員將舊 iPhone 放入漏鬥後,Daisy 會先通過視覺識別算法,判斷該 iPhone 的型號和彎曲程度。彎曲程度不多於 10 毫米,才可以繼續進行拆解。

Daisy 的拆解過程,圖自蘋果

拆解的第一步是手機螢幕,然後是聽筒等組件。拆解電池的時候, Daisy 會先用零下 80 度的溫度將電池冷凍,再將它跟粘合劑分離。之後拆解電路板,讓 iPhone 呈 90 度垂直地面,分離攝影頭、揚聲器等組件。

工作中的 Daisy,圖自蘋果

到最後會有兩個工作人員幫忙善後:一個清理機身外殼,另一個將零碎的組件分類。其中有價值的材料將會被送往回收機構進行回收。至此,一部被淘汰的iPhone才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蘋果最新的拆解機器人 Daisy 能以極其創新且高效的方式回收 iPhone 中更多有價值的

材料。相比之下,破碎法等現有的技術只能回收有限的幾種材料,並且往往會影響其品質。

Daisy 每小時最多可拆解 200 部 iPhone,並拆除和分揀各種組件。在它的幫助下,不但可以回收傳統回收機構無法處理的材料,而且回收品質更高。通過精心拆解蘋果的產品,能夠將各種組件和材料直接送往可以回收重要材料的回收機構。隨後,這些材料將回歸二級材料市場,實現閉環供應,從而減少對地球資源的開採需求。

主機板、揚聲器、後置攝影頭和機身外殼等組件會分類回收,圖自蘋果

在加強回收利用的同時,蘋果也正在對產品設計作出改變,減少需要的材料用量。例如,蘋果改變了製造 12.9 英寸iPad Pro 機身的方式,以片材鍛造設計取代擠壓工藝,使鋁金屬的需求量銳減了 73%。2015 年以來,儘管銷售額不斷增加,但蘋果全部產品的原鋁消耗量已經減少23%。

4

金屬回收,任重而道遠

蘋果之所以在回收上不遺余力,固然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但也需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

我們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早已習慣了各種電子產品,習慣了快速的更新換代,並不以為意,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以國內的手機來說,我國每年光淘汰的廢舊手機約有20億部,而且每年在以2到4億部的數量增長,每年產生的廢舊手機首尾相連可以環繞地球一周。

在一眾手機廠商中,為何只有蘋果有能力率先舉起環保的大旗?其實原因很簡單:蘋果賺錢的速度實在太恐怖了,宛如一台開足馬力的印鈔機,這才是蘋果環保最有力的後盾。

作為一家企業,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蘋果完全可以不去增加研發成本,不去開發環保材料,因為這部分的成本對企業來說絕對是額外的支出。蘋果這麽做,無疑為電子產品廠商樹立了一個榜樣。

我們先來看一看蘋果發布的2018財年Q4財報,財報數據簡直可以用“亮眼”來形容:本季度蘋果賣出公司歷史上第20億台IOS設備,營收6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遠超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612億美元,淨利潤141億美元,同比增長32%;每股攤薄後盈利2.91美元,同比增長41%。

高額的利潤,是蘋果不遺余力投入環保的最大底氣。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子產品廠商們,有這樣的底氣麽?

撲克投資策略論壇重磅更新!

華麗變身——2019春季FICC論壇,

巨集觀、大類資產配置、利率匯率、大宗商品……

大咖雲集,話題重磅!

火熱報名中,掃碼了解詳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