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州歷史上的三縣分治時期

武城縣與沈陽縣

作者 閆廣勤 袁埔良

秦朝統一中國後,大力推行郡縣製,全國分為36郡(後增加到48郡)。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始,秦朝設縣,冀縣,鄭縣和杜縣(另有楚國設的申縣),這幾個縣是中國歷史上設縣最早的一批,鄭縣和杜縣又是陝西最早設置的縣份。縣製的設置,有效的集中了政治組織和軍事組織,特別是有征賦的制度,加強了國君的直接統治。

不過,這時期的縣與秦漢以後的縣還是有所不同,它們都設在邊地,具有軍事設防的性質。鄭縣,就是秦國的邊防重鎮。春秋戰國時期,在長達三百多年的時間裡,秦與晉,魏多次在鄭縣一帶發生戰爭。眾所周知,鄭縣的取名,是因這裡為鄭國故地,這個縣名使用了兩千多年,直至元朝時才被省並。

到了西漢時期,今華州區境內除了有鄭縣外,還有兩個縣,一個是武城縣,一個是沈(音chen沉)陽縣。

西漢時鄭縣、武城縣、沈陽縣位置示意圖

武城縣位於今華州區東部,縣名應與春秋時的武城有關。縣城遺址尚存,位於今華州區柳枝鎮窯村東北,伏中村西南,當地人今稱其為“武伯(方言為bei)城”或“武城營”。古老相傳,該城為鄭桓公之子鄭武公未東遷前所建,是他南狩打獵時的別墅,常駐於城內,因鄭桓公為伯爵,古稱“武伯城”。1958年9月,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組成的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在此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了這座故城。調查報告稱,故城建築在一高地上,高地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300米,東,北兩面較附近地面高出1.5米左右。調查報告“確定城牆的建築年代當在西周後期之後,廢棄年代應不晚於戰國早期,城建築及使用年代約當春秋時期。”此結論與武城在史籍中的記載吻合。

武城縣城遺址

沈陽縣位於今華州區東北部,縣名應與沈水有關,縣城約在今畢家東部。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時,“沈水”已稱“東石橋水”。清《關中勝跡圖志》認為東石橋即華州東部的構峪河。構峪河從柳枝鎮構峪流出,現北向注入二華乾渠,但歷史上曾向北直接流入渭河。《水經注》記,東石橋水流經武城縣東,又向北經沈陽城西注入渭河。明《華州志》卷二記,沈陽廢縣址在渭河之畔的蓬村(今畢家彭村)與周寧村(今下廟東周,西周村)之間的某處。而清《續華州志》認為,沈水即西溪,沈陽縣在今侯坊,辛莊一帶,武城縣為今赤水郭村。但此說法與《水經注》,明《華州志》《關中勝跡圖志》等的記載相去甚遠。

王莽篡權,西漢滅亡,建立新朝,武城改為桓城,沈陽改為製昌,但為時不長,新朝覆滅,二縣名又改回。但在東漢時,這兩縣被撤銷,只是撤縣時間不詳。有兩條資料或可窺此二縣在東漢的存廢情況。一條是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25——57年在位)曾在武城駐蹕,因而武城又稱武平城,光武城。這段傳說,正史無載,如果屬實,當證武城縣在東漢初尚存。另一條資料是《明一統志》記載,沈陽原在渭河北岸,東漢安帝(107——125年在位)移治於此。那麽,沈陽縣起碼保留至東漢中期。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華州史話》

原文作者:閆廣勤 袁埔良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