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佔據了半邊江山,為什麽南朝時長是五代的三倍之多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兩個封建割據時期出現了偏安一隅的政權延續:

一個是南北朝時期的南宋、南齊、南梁、南陳,佔據著從江南到嶺南間的土地。

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佔據著從淮北到代北之間的山河。

兩個延續政權各佔據著半個中國,對中國歷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兩者存在的時長卻大相徑庭,有關於此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

上圖_ 南北朝版圖

一、南朝:南宋、南梁、南齊、南陳——四大盛門漸沉寂

公元420年,東晉相國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建立南宋。宋文帝劉義隆在位期間,進行了三次北伐(史稱“元嘉北伐”)但均遭失敗。宋明帝劉彧在位期間爆發內亂(史稱“義嘉之難”)導致山東被北魏奪走(史稱“泰始之禍”)。宋後廢帝劉昱因驕縱被禁衛軍將領蕭道成廢弑。

公元479年,蕭道成廢宋順帝劉準,建立南齊。南齊東昏侯蕭寶卷在位期間,先後被北魏奪去漢水以北和淮南土地(豫州刺史裴叔業降魏致使南豫州丟失)。

公元502年,大司馬蕭衍廢齊和帝蕭寶融,建立南梁。梁武帝蕭衍在位後期爆發“侯景之亂”,後雖被平定但也使江北被北齊奪走(梁閔帝蕭淵明即是被北齊護送回建康即位),蜀漢被西魏攻下。

公元557年,相國陳霸先廢梁敬帝蕭方智,建立南陳。

公元588年,隋文帝楊堅下令51萬隋軍分八路伐陳,公元589年攻破陳朝都城建康。南朝亡,共延續169年。

上圖_ 楊堅(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二、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沙陀中原三朝興

公元907年,唐朝相國朱溫廢唐哀帝李柷,建立後梁。梁太祖朱溫在位期間,晉王李存勖在柏鄉之戰中消滅了梁朝精銳“龍驤”、“神捷”軍,一舉扭轉了梁強晉弱的態勢。梁末帝朱友貞在位時,李存勖率軍一舉拿下開封,後梁滅亡。

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後唐。唐莊宗李存勖在位期間,消滅前蜀。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間,擊敗契丹軍南侵。唐末帝李從珂在位期間,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聯合契丹直搗洛陽,消滅後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建立後晉。晉高祖石敬瑭在位期間,稱“兒皇帝”並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報答”其出兵之恩。晉出帝石重貴在位時曾兩次擊敗來犯的契丹軍,契丹第三次南侵時因後晉成德軍節度使杜重威投降而攻破開封,後晉滅亡。不久後契丹因無法掌控中原而北撤。

上圖_ 後晉、後蜀、南唐、南楚、南漢、吳越

公元947年,原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建立後漢。漢隱帝劉承祐在位時欲解決將帥專權而被鄴都留守郭威推翻。

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先在高平之戰中打敗北漢、契丹聯軍,扭轉後晉杜重威投降以來中原王朝的頹勢。再三次親征南唐,拿下江北十四州。而後又北伐契丹,42天連克四州三關。周恭帝柴宗訓在位期間,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利用契丹南侵在陳橋驛發動兵變。

公元960年,趙匡胤接受柴宗訓禪位,建立宋朝。五代亡,共延續53年。

上圖_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趙匡胤

三、為什麽宋齊梁陳時長遠長於梁唐晉漢周?

同樣是封建割據時期的政權延續,為何南朝的宋齊梁陳加起來能長達169年而五代的梁唐晉漢周卻總共才53年?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1、政治原因

政治上,南北朝時南朝已逐步出現了三省六部製的萌芽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劉裕建宋代晉也標誌著寒門政治的崛起,為因魏晉時期推行九品中正製而被世家大族所掌控的朝政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典型的就是宋武帝劉裕和宋孝武帝劉駿推行的“寒人掌機要”)。

而五代十國時,則延續了唐朝末期藩鎮割據、武將專權的局面(最典型的就是後唐、後晉、後漢三朝均由沙陀軍事集團建立),皇帝大多出身行伍甚至土匪(如吳越開國皇帝錢鏐綽號“海龍王”、南平開國皇帝高季興綽號“高賴子”、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綽號“賊王八”、南漢開國皇帝劉龑綽號“真蛟蜃”),相比於南北朝時的皇帝平均文化水準要偏低。

上圖_ 李克用(856~908年),本姓朱邪,字翼聖

就拿五代時那個曾在父親李克用死前接受他給的三支箭(代表朱溫建立的後梁、割據幽州的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契丹三個仇敵)囑托報仇的唐莊宗李存勖來說,在位時雖然在軍事上取得大捷,“天下四分已得三分”,但在文治上卻並未改變武將專權態勢,直到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才有所改善。

由於沒有相應的認知水準意識到制度對於維持政權長久的重要性,因此在政治上相對於南朝的不穩定是導致五代延續時間較短的一個原因。

上圖_ 安史之亂

2、經濟原因

經濟上,唐朝“安史之亂”後出現了第二次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開始超過北方,但總體局面上北方仍然存在有優勢(直到兩宋之交的第三次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的局面才完全確立),因此北方因經濟發達而受到爭奪的激烈程度也要大於南方。

由此造成的政局更動蕩而使五代延續時間短於南朝也就不難理解了。

上圖_ 敦煌五代壁畫裡,百姓的活動宴席

3、文化原因

文化上,關於五代十國,呂思勉先生曾在《中國通史》“兵製”一章中有過一段到位的點評:

“禁兵把持於內,藩鎮偃蹇於外,唐朝的政局,終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為五代十國......軍隊不滿意於節度使,往往嘩變而殺之,而別立一人。政府無如之何,只得加以任命。狡黠的人,遂運動軍士,殺軍帥而擁戴自己。即其父子兄弟相繼的,亦非厚加賞賜,以餌其軍士不可。凡此者,殆已成為通常之局。所謂‘地擅於將,將擅於兵’。”

與五代十國形成的這種“兵將擅起”思潮相比,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儒家面臨嚴重挑戰,玄學興起,人們為了尋找寄托還能求佛問道,因此相對於五代十國來講較安定。從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延長南朝的延續時間。

上圖_ 魏晉時期的文人雅士

4、地緣原因

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原因之外,地緣上,南朝時,北魏與大夏、北燕、北涼和柔然的戰爭,北魏分裂後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的交戰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北朝對南朝的注意力(再加上南朝也通過“遠交近攻”聯繫柔然、吐谷渾進一步轉移北朝注意力)。

而五代時契丹隨著唐朝的滅亡而崛起,公元840年消滅了回鶻汗國的黠戛斯卻退回了葉尼塞河上遊(元朝被稱為吉利吉思),未對契丹形成足夠的掣製。再加上契丹兵盛,曾在後唐、後晉兩朝末年兩次入侵直接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因而也促使了五代的存續時間要短於南朝。

上圖_ 契丹族人

5、地理原因

既然是割據時期,各種征討肯定就少不了對戰略要地的爭奪。地理上,在冷兵器時代,華北平原地勢平坦,非常容易使騎兵實現大規模快速推進(後世的金軍、清軍南下便是明證),特別是後晉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這點體現的更加明顯,直到北宋修建了“水長城”後才逐漸緩解了遼國騎兵的攻勢。

而南方水網密布,騎兵難以施展開攻勢(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在面對入侵時,南方從地理上更能延緩侵略軍的步伐,因而延長政權存在時間。

上圖_ 幽雲十六州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緣、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使得同樣為割據延續的政權,南朝的宋齊梁陳能在延續時間上遠長於五代的梁唐晉漢周。但這裡並不是說宋齊梁陳要強於梁唐晉漢周,兩者都在各自的分裂時期重塑了中國,從而創造了政治、經濟、文化上登峰造極的唐、宋時期。

文:Mengqi Ren

參考資料:《晉書》《南史》《北史》《隋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