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員工拒絕領導敬酒被扇耳光 酒桌文化該終結了

【一千張《八佰》電影票免費送 點擊進入】

標題所說的,只是哥的願望。

有些不切實際,但還得有哇,念念不忘,保不準有點回響。

願望很美好,現實終究骨感,否則一位銀行新人拒絕領導敬酒反被扇耳光的事情,也就不會成為新聞。

過去的周末,哥的朋友圈被這事兒刷屏。

廈門國際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的新職員小楊,在公司聚餐宴會上,拒絕行長敬酒就被社會毒打了。

先是某領導站出來扇他耳光,並口吐芬芳問候小楊親屬。其他同事為領導搖旗呐喊跟風發難,追著罵他。

於是他在公司群正面質問企業制度,直接say no。

看多了職場新人低眉順眼委曲求全,小楊同學的操作,一個字,剛。

這裡哥不得不點讚小楊的文筆,言簡意賅,短短篇幅裡各色人等吃相盡現。

行長敬酒被拒飄然離開,大概率在下屬面前吐槽幾句。大boss不滿意,下屬很生氣,於是就有其他領導上門找茬,罵人之餘說出了那句“我雖然喝酒過敏,但還是堅持喝”,可見這位領導也是勸酒文化的受害者,只是受害受出了榮譽感。

至於其他人,職場老油條看到領導發怒,該怎麽做還需要細想?附和是最保險的,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罵小楊一句,他們追著小楊罵一路。

職場新人哪裡見過這種場面,結果公司新人無論酒量深淺,一律醉倒,女同事無論是否心甘,被騷擾了也一律沉默。

一場酒局的潛規則招安了所有人,除了小楊。

明眼人應該看得明白,這哪裡還是酒局,無疑一次職場馴化。

事後廈門國際銀行回應,對涉事領導進行處罰。

可惜我們沒有像韓國《勞動法》的法規,強迫員工喝酒也是霸凌。

“罰酒三杯”的處罰算是回應公眾關切,事情終將會過去,哥只是擔心小楊在這家銀行的職業前途。畢竟酒桌上的那一套,圍繞著酒桌的“文化”“禮儀”“歷史”根深蒂固,總能有機會全方位毒打社會新人。

說來也是好笑,曾經酒桌上的文化,是推杯換盞之後“一杯濁酒歸萬裡”“隔籬呼取盡餘杯”,如今各種強迫性的敬酒、勸酒也能被稱為“文化”。

大家但凡上過職場酒桌,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被勸酒的痛苦吧。

該如何描述呢,那種不想喝卻非得喝的感受,大概如同吞下蒼蠅。

每一位酒場老手會有無數個讓人無法推脫的勸酒理由。

杯中酒,酒中情,杯杯都見真感情。

酒是流動的感情潤滑劑,不喝就是瞧不起我,我喝了,你看著辦……

跟領導喝酒,得站起來,那誰誰,領導都喝了,你也表示表示……

縱然你有生死攸關不能喝酒的理由,在這裡都會成為笑談。

過敏?過敏就是喝得少了,多喝點就能鍛煉出來。

你脂肪肝?我還膽結石呢,碰個杯,我們就是肝膽相照的兄弟。

尷尬且惡俗。

你連對方是誰還沒有認清,先整一個交杯酒,不喝的後果免不了被說不懂人情世故。

如今的酒桌文化,更像一場自虐+虐人的文化。我連自己都虐,你好意思推脫?

在哥看來,職場老油條有個通病,看著酒桌上羞澀退讓的年輕人,往往有混江湖經驗豐富的優越感,站在高處心生憐憫——不通世事的新人需要調教,也是為他們好。

因為酒桌文化雖然令年輕人厭煩,卻是被職場老油條認定行之有效的生存法則。

跑業務拉關係上酒桌,能夠互贏的合作你跟對方條分縷析可能達不成,到了酒桌上一醉方休成了兄弟,什麽都好說。

喝酒本來是為了悅己,到了職場反而成了迎合。

很常見,甚至被認為正常。

在哥看來,強迫,無論強迫自己還是強迫他人,終究是不對的。

酒桌上的生意,還可以在另外的酒桌上被搶走。

酒桌上的迎合,會被更加無底線的迎合取代。

……

如果說誰該給誰勸酒,誰該給誰敬酒,酒杯誰高誰低,賓主如何落座……還有點文化的痕跡可循,尷尬勸酒,野蠻拚酒,這是文化嗎?早該丟進垃圾堆。

這一套越來越不被年輕人買账了。

如今的年輕人,苦勸酒文化久矣。

他們希望改變老一輩的遊戲規則。

根深蒂固的酒桌陋習,能被更年輕一代改變嗎?

哥記得一則新聞,90後為了跑業務醉倒地鐵站,看到妻子抱頭痛哭。

陋習面前,並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有選擇的資格。

但好在有人,就像小楊那樣,沒有削平自己去適應周遭奇怪的規則,而是問一句“我不喝酒是否不符合公司要求?我遭遇的經歷,是否超越了我的職責範圍應該承受的壓力?”

即便此刻沒得選,也該提醒自己,將來自己擁有了話語權,請不要強迫別人喝酒。

年輕人也會老去,屠龍的少年在馴服別人的欲望面前,請保持起碼的尊重。

還是那句話,終結酒桌陋習,念念不忘,保不準就被90後實現了呢。

實在辦不到的話,00後們加油。

新聞來源

《銀行回應新員工不喝酒被打耳光:確系失當 對責任人進行停職》新京報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正成奢侈品領跑大軍,輕奢增長最為強勁》36氪

《韓國首次立法禁職場霸凌 老闆這樣做可能坐牢》紅星新聞

《酒桌即中國》新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