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末「打卡」海洋博物館,你需要先了解這些知識點!

撰文/馬之恆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沒有一個小孩不愛玩水,尤其是置身於海洋博物館,抬頭就是滿眼流動的魚群,還能看海洋動物的表演。因此,海洋博物館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假期或周末的打卡地之一。

但是,你知道將水生動物「請」上陸地供人觀賞源自什麼時候麽?海洋動物表演真的只是「牟利」工具麽?去海洋博物館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到海洋博物館打卡之前,不如先來了解一下海洋博物館的相關知識~

「魚之屋」變身海洋館

將原本生活在江河湖海之中的水生動物「請」上陸地,並且讓它們活著供人觀賞,這樣的構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而讓這些動物出現在公眾面前,作科學傳播之用,則是直到19世紀中葉才得以實現。1853年,英國倫敦動物園建成了一座名為「魚之屋」的展館。從歷史圖片來看,這座建築物更像是今天的植物溫室。但正是這種用大量玻璃來建造建築的技術,使人們在陸地上「全方位觀魚」成為現實。

當時間進入20世紀,位於法國尼斯附近的歐洲袖珍國家摩納哥公國,在一座高出海面85米的懸崖上,建造了摩納哥海洋博物館。除了收藏有船舶模型、海洋動物骨架、海洋探險工具、祭祀用品等文物的展廳,這座博物館還擁有一座巨大而且高水準的海洋館,展示著包括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在內的總共6000餘種海洋生命;運用真實珊瑚礁改造而成,容納了高達45萬升海水的熱帶海洋展區,更是一項格外引人入勝的奇觀。

摩納哥海洋博物館

摩納哥海洋博物館在室內模擬海洋環境的科普展覽模式,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遙遠的中國。1930年,在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蔣丙然等科技先驅的倡議下,亞洲第一座海洋館在青島動工,並於1932年5月8日正式開館。

當時,這座設在青島海濱公園(今天稱為魯迅公園)裡,靠海而建的「中國風」展館迎來的第一批「居民」,是與山東半島臨接的黃海與渤海中的各種魚類。而後,青島水族館經過幾次擴建,增加了海洋生物館、海獸館和淡水生物館等模塊,最終成為規模巨集大的青島海底世界的一部分。青島水族館的這座最為古老的展館建築,其定位發生了幾次變遷,先是將展示內容換成鮮亮的珊瑚礁魚類,直到成為今天專門展示水母的「夢幻水母宮」。

青島水族館

作為中國飼養和展示水母的先驅者,這座80多歲高齡的老建築內部,卻有著歷久彌新的氣質。水族館的水母繁殖實驗室,對多種水母的繁殖和發育進行了深入研究,讓人們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母同處一室的奇景:除了中國沿海重要的水產品海蜇,還有顏色鮮亮的太平洋金黃水母、嬌小的澳洲斑點水母(珍珠水母)和有些像雪花的安朵仙水母。正是得益於水族館的現代化展示手段,這些難得一見的海洋奇珍,才得以展現在我們面前。

透視「北極之門」的海

但隨著海洋館越來越多,一個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那就是類似的展示會逐漸趨向大同小異,很難再為參觀者提供更多的樂趣和新鮮感。因此,為海洋館賦予特色鮮明的主題,成為一種解決方案。

比如,在挪威的特羅姆瑟,一座名為Polaria的海洋館,則成功地將海洋館的主題與城市的「氣場」結合起來,致力於為人們揭示極地海洋的秘密。

「Polaria」是一個挪威人自造的英語單詞,可以翻譯為「極地樂土」,而這個詞其實也是特羅姆瑟的寫照。由於有暖流經過,位於北極圈以內300多千米的特羅姆瑟並不太寒冷,因而成為擁有數萬居民的北極「大城市」,被譽為「北極之門」。

受製於極地城市有限的資源,Polaria的展示面積不算太大,因此它隻展示生活在極地海域,特別是特羅姆瑟周圍的魚類和其他一些海洋動物,使參觀者了解了極地海洋獨特的生物圈。冰冷的海水和暖流帶來的些許熱量,共同決定了生活在特羅姆瑟附近的動物種類;而經過漫長的演化歷程,這些海洋動物也適應了極地,以至於只有在低溫的海水裡方能茁壯成長。

即使極地海洋寒冷,也仍然有一些海葵可以適應並且生存下來(攝影/馬之恆)

極地海洋生物有時候會帶來珍貴的海洋學突破。Polaria裡名為「蛤蜊會說話」的展區,就介紹了一項由挪威、法國和美國的海洋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

蛤蜊的貝殼生長線蘊含著關於地球氣候環境的資訊(攝影/馬之恆)

我們知道,北極圓蛤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為長壽的動物,而且終其一生很少移動,這意味著它們貝殼上的生長線可以像樹木的年輪一樣,記錄下這隻蛤蜊所處的海域在過去4~5個世紀裡的氣候變遷。雖然這相對於地球歷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但足以記錄下氣候變化的周期。對於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導致全球變暖的事實,北極圓蛤的記錄提供了頗具說服力的證據。

100多年過去,建造海洋館的知識傳遍了世界各地,它們也在展示的基礎之上不斷發展,各出「奇謀」致力於為參觀者營造新鮮感,更為科學傳播海洋知識提供了一個平台。我們在參觀海洋館的時候,不防多關注一下相關的歷史知識,而不單單是走馬觀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