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至,歷史上清朝皇帝要去天壇祭天,始於太宗皇帝皇太極

歷史上,每至冬至,清朝皇帝都要去天壇祭天,近幾年,北京天壇也會進行清朝皇帝祭天的表演。

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所謂壇廟,主要指的就是天壇、社稷壇、太廟;還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築。它們都各有自己的形製演變;今天所見,為清朝皇帝的祭祀儀式。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

清朝皇帝例於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例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製祭天,其實是很晚以後魏晉時的事。北京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故宮同時修建,位於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實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這是不合於古製的。明遷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為矩形平面,北京則為圓形。天壇面積約270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物都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寬28米、長360米的甬道,把這兩組建築連接起來。 大祀殿初為三重簷,上簷青色表示天,中簷黃色表示地,下簷綠色表示萬物。嘉靖時,改大祀殿稱祈谷壇,降為雩祭(求雨、求豐年)之所,另設圜丘為祭天之壇,形成今天所見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設地壇,實行天地分祭。嘉靖時,並建朝日壇及夕月壇分別位於北京東郊和西郊。

清乾隆時,改建天壇,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欄乾石作;祈谷壇易名祈年殿,三重簷不同色改為一律青色。這一改使祈年殿獲得純淨統一的色調,更為莊重鮮明。現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毀後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寶頂的三重簷的圓形大殿。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撐著。殿內地面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中央的盤龍藻井遙遙相對。 皇穹宇原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高19米多,直徑15.6米。結構與祈年殿基本相同,是單簷藍瓦,殿頂也有鎏金寶頂,殿下也有台基和漢白玉的欄杆。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圓形磨磚對縫的圍牆,門向南開,這就是回音壁。 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石壇每層周圍都有漢白玉欄杆和欄板。壇面、台階、欄杆所用石塊全是九的倍數,據說,這是象徵九重天。

清朝皇帝在天壇祭天始於太宗皇帝皇太極。

天聰八年(1634),正白旗牛錄章京劉學成,向皇太極上陳奏章,奏請仿效漢朝古製建立天壇、地壇。此時,皇太極心裡仍覺並非建立天地壇和稱帝的最佳時機,因為流落蒙古部落多年的傳國玉璽還在林丹汗手中,這枚象徵正統權力的玉璽對於皇太極和他身後的新興王朝格外重要。

上蒼似乎很眷顧這個少數民族政權。就在皇太極駁回建立天地壇的奏章不久,林丹汗病死草原的消息傳到了沈陽,皇太極大喜過望,當即下令尋找掌控“傳國玉璽”的林丹汗遺孤。天聰九年(1635)九月,傳國玉璽穿過茫茫大漠,終於來到皇太極面前。手握這溫潤的傳國玉璽,皇太極仿佛感受到父汗與先祖的感召,大清王朝的圖騰已經在他心中升起。

藍色龍袍與藍天呼應,用於祭天等儀式。

同年十二月,八旗諸王共同商議、滿漢大臣一同陳情,極力主張為皇太極上尊號。儘管皇太極一如既往地謙辭推脫,但盛京城南五裡的曠野之上,天地壇和上尊號禮壇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天地壇所承載的不僅僅是皇太極的雄心,更是一個王朝的興衰期盼,因此在選址和規製上都十分講究。按古人“九天說”,天地壇的選址定在了“陽天”所在的東南方向。根據“天圓地方”的傳統,盛京天壇修成了上下三層的“圜丘”。

終於,天聰十年(1936)四月八十一日,皇太極與諸王貝勒大臣,在虔誠的三體齋戒後,迎著黎明的微光出德勝門,緩步走向天壇。在隆重的祭祀上天大典之後,皇太極等人又來到天壇東側的上尊號禮壇——這座專為皇太極上尊號大典準備的禮壇,如曇花一現般驚豔了清代歷史——舉行更加隆重的上尊號典禮。

當漢官手捧滿蒙漢三體表文,立於壇東,將進尊號建國改元之事宣布於天下時,皇太極成為“寬溫仁聖皇帝”,改年號“崇德”,改國號為“清”。大清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程。此後,每逢皇太極禦駕親征之前,都會到天地壇祭祀祈運,並且在冬至舉行祭天大典。皇太極駕崩後,順治帝登基也前往天壇祭天,父子倆成為在盛京天壇舉行祭祀儀式僅有的兩位帝王。

順治元年(1644)十月,順治帝在北京再次舉行登基大典,隨著清軍入關,盛京成為陪都,盛京天壇停止使用。天壇因涉及江山社稷,本就十分神秘,禁止普通百姓參觀,尤其在舉行祭祀時更是嚴禁百姓在附近通行。停用之後天壇常年大門緊鎖,並設有專人看管,人們只能透過柵欄間的空隙,看到高高的祭壇和周圍密布的青松翠柏,由此成為陪都十六景中的“天壇松月”一景。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第三次東巡至盛京。似乎每一次走進盛京,這位盛世帝王都盡可能地感懷盛京的一草一木,這一次,乾隆皇帝下令重修盛京天壇、地壇。從順治皇帝入關,到這一次大型重修,已經過去一百餘年,天壇已經被多年的塵土堆積成一座大圓丘,完全不見當年的恢弘,重修工作因此變得艱難。重修天壇的工程進行了一年多,終於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完工。乾隆四十八年(1783)當乾隆皇帝第四次走進盛京,他看到天壇、地壇、堂子等建築都重修一新,十分高興,揮筆寫下禦製文《重修壇廟恭記》,彰顯功績。

圖為清末奉天天壇,中央高處為祭壇遺址。

此為清末奉天天壇北門舊照,該天壇建築現已無存。

天壇重修後,盛京當地官員才將天壇的維修保護重視起來,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東巡時,皆親謁天壇,盛京官員每年都按時在天壇舉行祭祀活動。光緒二十八年(1902)沙俄入侵盛京,對盛京城內各處燒殺搶掠,天壇也難逃厄運。此後,象徵著清朝天子與天地之間溝通橋梁的天壇,漸漸隱沒在歷史的硝煙之中。到了1924年,由於沒人維護,天壇徹底坍塌毀壞,被附近村民佔為農田。1962年,當地生產隊將天壇剩餘土堆推平,辟為菜地,天壇遺址再難尋到。

最後一次冬至天壇祭天,是在1914年冬至,袁世凱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這可以說是為他策劃中的登基稱帝做了一次彩排。儘管複辟帝製遭到了可恥失敗,但在此之前,袁世凱希望通過天壇的祭天儀式喚起國人的擁戴。當時許多國外記者對這次祭祀進行了拍攝報導,也為後來的世界遺產天壇記錄了最後一次典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