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公務員崗位辭職後,我終於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什麽樣的工作才叫夠體面?

在很多中國父母的眼中,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公務員。

我有些在一線城市的朋友,經常會接到爸媽的電話,催著回老家考公務員。在爸媽的眼裡,只有在黨政機關或國企工作才叫上班,其他的,別管多牛的私企、外企,都叫打工。

雖說沒有誰真的因為一通電話就回了老家,可一想到996甚至007,想到要跪舔客戶、沒有完整的雙休,難免還是會有點兒動搖:

這麽拚真的適合我嗎,應不應該跳槽,或者“穩定”下來?

現在的工作有什麽意義,和每天昏昏度日有什麽差別?

如果35歲還沒乾出什麽名堂怎麽辦,到時會後悔沒考公務員嗎?

……

誰的人生不糾結,誰的青春不迷茫?有時候,答案只能自己找。

今天書單君分享的這本書,名叫《工作漂流》

作者稻泉蓮跟蹤採訪8名日本年輕人,講述了他們對工作的迷惘,以及跳槽故事。其中,一個27歲日本公務員辭職的經歷,或許能讓中國讀者感到特別的共鳴。

究竟該怎樣選擇工作,才能化解我們心中的不安?

他的故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鐵飯碗裡的苦惱

原口博光,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一名股長。

雖然只有27歲,但穿著白襯衫、藏青色西裝,打著褐色領帶的他,看起來比同齡人成熟很多。

日本的經濟產業省,相當於中國的國土資源部和商務部。

和中國一樣,在日本,公務員不僅是鐵飯碗,也是這個社會為數不多的上升通道。

很多人擠破了腦袋都想要考入國家部門,而想進入原口所在的這種部級機構更是難上加難。

原口身為統括股長,每天部門裡的各種事務會先集中到他那裡,再由他來決定派給誰來做。儘管他時常工作到深夜2點,但第二天依然要一早到辦公室,不然桌上又會堆滿文件。

雖然工作辛苦,可他依然達到了“對精英官僚所要求的程度”。

無論是記錄領導面談、撰寫國會答辯草案,還是準備申請預算所需的文件資料……所有的工作對他來說都手到擒來。

——因為大部分時候,他所做的只是簡單修改一下原先的文件,不需要什麽創造性發揮。

每天來上班時,看著辦公大樓裡幹部官員們出示證件,接受警衛的敬禮,他時常想:“自己也有一天會成為敬禮的對象吧…….”

在日本,一個精英公務員在進入政府機構後,通常前兩年會被派到各個局的總務科乾雜務,第三年升職成股長。然後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去別的部門做總務長,另一種是出國留學,回國後擔任科長助理,再等個八九年,或許能晉升為科長。

這條“職業路線”,原口熟爛於心。雖然剛入職3年,只是一個小小的股長,但他已經能看到自己二十年後,甚至直到退休的軌跡。

雖是份穩定的職業,但不知道為什麽,原口卻總是感到不安和壓抑。

起初他以為是自己太奇怪,但後來慢慢發現,有類似感受的人可能不止他一個。

兩年前,他在資源燃料部政策科工作的時候,三十出頭的科長助理跳槽去了大型戰略谘詢公司,半年後,同一個科的科長也走了。

這兩位前輩的離開對原口衝擊很大,因為在他看來,兩位都是領導中為數不多的優秀人才。

他不禁產生了疑問:為什麽這些真正優秀的人反而辭職了呢?

部門裡,像他們這樣有能力的人並不多。很多同期的同事經常抱怨領導不怎地,要麽給出的指示模棱兩可,要麽就是甩鍋給下屬。

這些年齡比他們大一輪的領導,都是在經濟泡沫時期進入機構的,當時正值人才招聘的賣方市場,一些缺乏能力的人也被招錄了進來,隨著時間推移,靠著資歷成為了幹部。

而新人們卻總是被不斷派往不同的部門,好不容易接觸到一些“大的工作”,又要到新的部門從頭開始乾“雜務”,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進步,只能等著上級的“寵幸”,等他們調動了,才可能成為後繼者。

久而久之,整個部門裡彌漫著一種閉塞感。

反觀一起畢業的同學們,在社會上不斷獲取新技能,解鎖更高的職位,原口更覺得挫敗和沮喪。

進入經濟產業省時,他曾給自己設定了20年的人生目標——成為總理秘書官或大臣秘書官,但現在他開始思考,如果沒有獲得那個位置,那自己的人生會是怎樣的。

他忽然意識到,在四五十歲之前,自己真的能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長期地忍耐和保持期待嗎?他的目標不一定能實現,如果當不上秘書官的話,四五十歲就會失去工作的動力,會不會像那些“不良領導”一樣,被環境同化?

不過,原口最終決定辭職,除了看得見的“發展前景”變得越發黯淡,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我一直在演戲”

從小到大,原口都是“別人家孩子”一樣的存在,是父母的驕傲。

考入東大那會兒,母親向周圍的人介紹時總說“我們家進了東大的那孩子”,進入經濟產業省工作以後,又加了一句“我們家當了官僚的那孩子”。

但他知道,這並不是因為他智商過人,而是因為他比周圍的人更加努力。一切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被表揚的欲望而已。

很早以前,他就學會了察覺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在他們說之前就去做,不想看到他們悲傷失望的表情,所以在旁人眼中,他一直是個勤奮懂事的孩子。

為了維持這種這種形象,他努力地去認同上補習班和做功課這些本不喜歡做的事。

之所以考去東大,也是因為在父母眼中東大是“好大學”,能夠帶來“好工作”。

或許父母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但這句話卻重重地壓在了他的心裡。

普通人認為,進入東大這樣的高校,就意味著獲得了人生的主動權,有更多的選項和機遇。實則不然。

進入東大後,原口發現將來的可能性變的非常狹窄,只剩下大企業和官僚這兩條軌道,那些沒有被選擇的將來令他耿耿於懷。

可他還是放不下父母對自己的期待,最終咬咬牙,參加了國家公務員甲等考試。

誰也不知道,他對考試和競爭有多麽的恐懼。

初中入學考試的整整一年,和大學入學考試的前三四個月,他都在想象著考試時遇到不會解答的題該怎麽辦,於是到處買習題集來做。

每次期中期末考試公布排名時,他特害怕自己沒有考入年級的前五十名,不能進入傑出人士班。

進入經濟產業省工作後,這樣的恐懼感再次襲來,讓他感到精神疲倦。

就在所有能量差不多被耗費光的時候,原口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那是一個關於結婚信息服務的行業振興項目,因為人手緊張委派到了他的頭上。

對於一直在機械化改稿的他,這項需要發揮自主性和創造力的任務無疑是個挑戰。

那段時間,他忘我地投入到一連串的工作,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收集和查閱資料,列出研究婚姻問題的專家學者名單,再一個個打電話約定採訪面談,把他們召集起來組成研究會,制定問題解決方案。

這種從零開始完成一項工作的的喜悅和成就感令他難忘,以至於項目結束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不願意放棄這種體驗了。

此前,他一直在演戲,扮演一個從東京大學畢業的精英公務員。可現在,他第一次明白了想要做什麽,這一生要怎麽活。

他終於下了決心,選擇辭職。母親的眼淚和父親的斥責,都沒能阻止他。

離職後,原口進入大阪一家IT企業當監事,看著公司在設定制度性軌道之後運轉起來,他從自己工作的“成果”中得到了滿足。

業餘時間,他還建了一個關於結婚信息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盡可能地釋放自己的能量。

過年回家時,父母親問他:“現在過得愉快嗎?”

他回答說:“百分之二百地愉快。

即便現在的工作遠不如在政府機關時安定,但原口覺得終於開始為自己而活,不再擔心會讓父母失望,或者給他們添麻煩了。

終於不用再往上面的台階攀登,他松了一口氣。

不僅現實會成為我們的刑具,夢想也會

讀原口的故事,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中國,也有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進入名校,最後到大型國企或國家機關工作。

書單君覺得,不是父母們保守或功利,畢竟他們那代人走入社會的時候,擺在眼前的選擇並不多,所以在他們看來,公務員的鐵飯碗就是最優解。

但與上一輩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在職業選擇上已經有了更多的自由。

公務員是一份好工作嗎?是,但這不是原口想做的工作。

如果你依然在為他放棄了公務員而感到惋惜,不妨想想這個問題:

僅靠穩定優厚的收入、穩定可期的未來,能夠支撐你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乾多久?

書單君想分享一個朋友的經歷。

我剛認識夢夢的時候,她還在一家音樂媒體做編輯。獨立音樂行業不景氣,薪水比同行低不說,流動性也很高。

果然,才一年多,公司就倒閉了。拿著幾千塊遣散費,夢夢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找一個薪水高又穩定的。

後來,盤靚條順的她去了一家奢侈品店做“櫃姐”,月薪輕鬆過萬,再加上她英語水準不錯,再做個兩年應該可以升為店長。

我們都為她能找到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而高興,可她卻說自己做得並不開心,已經打算離職了。

而原因,是只能看到這份工作光鮮之處的我們想不到的。

一是她實在和“看人下菜碟”的同事們處不來;二是她發現這份工作不能給她任何成就感,每天就是穿著工作制服站立八小時迎來送往,像機器人一樣,肉體不累,心累。

就像公務員不適合原口一樣,並不是“櫃姐”這個職業本身不好,只是它和夢夢的需求不一樣。

可能有人會說,書單君,你又開始販賣夢想和人生價值忽悠大家了,那我就再講個放棄夢想的故事吧。

去年夏天,有部很火的晨間劇,叫《一半,藍色》。

劇中的女主鈴愛從小喜歡畫漫畫,高中畢業後,進入了秋風大師的工作室當學徒,希望能成為像老師這樣留下不朽作品的漫畫家。

鈴愛在畫漫畫上還是有些造詣的,幾年後,她就開始在雜誌上連載作品,也出了單行本。

沒想到,靈感枯竭期來得比鈴愛預想的要早很多。

她竭盡全力堅持著,儘管每天不吃飯不睡覺地對著稿紙構思,作品依然反響不佳,雜誌的連載也停更了。

看著鈴愛陷入如此困境,秋風大師也愛莫能助,只能勸她放棄,另尋職業。

就這樣,畫了十年漫畫的鈴愛離開了工作室。

後來,她做過百元雜貨店的店員,開過小吃店,最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為了獨立製造商,和夥伴一起研發了自然風扇。

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其他人幸福,讓她感到到十分滿足——其實這和當初她選擇畫漫畫是一樣的。

你看,有時不僅現實會成為我們的刑具,夢想也會。

其實無論是堅持夢想,還是根據現實做出選擇,都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明白,我們想從一份工作中汲取到什麽能量?

選擇職業,其實是在選擇一種生存方式。

我們的周圍,有太多的干擾因素。知道自己想做什麽,能做什麽,真是太難了。

很多人在競爭中迷失了方向,用物質、虛名和夢想框定了選擇。

我們以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給自己安寧,卻不知安寧的來源並不在外界。

工作沒有好壞,無論是當公務員還是做漫畫家,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內心的大樹究竟需要什麽樣的精神和養分。

人生漫漫,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找到那份平靜和堅定。

主筆 | 清涼油 編輯 | 黑羊

圖源 | 《何者》、《一半,藍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