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趨勢力量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

  4月2日早間機構策略

  博星投顧:利好助推新經濟“獨角獸”崛起  

  股市中,趨勢的力量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過去一周A股走勢很好體現了這一點。就在藍籌股短暫止跌之後,不少投資者開始動搖,到底是選擇充分回調的權重藍籌股還是創業板。上周五創業板一根大陽線徹底給出了投資者答案,以新經濟科技“獨角獸”為代表的品種才是今年市場的主角,反觀上證指數走勢,則“不溫不火”,僅以窄幅震蕩走勢遠遠落後創業板。

  三月市場走勢跌宕起伏,進入月末幾個交易日,指數體現出了良好的抗跌性,而周末重磅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乾意見的通知》的公布,說明了“獨角獸”回歸A股的頂層意見落地,相關的配套政策或將加速頒布,新經濟“獨角獸”的市場主線低位進一步得到驗證。

  不過,也要提醒投資者,雖然創業板越走越強,但今年並未並非只有創業板才有機會。主機板去年漲幅巨大的白馬藍籌股雖然在春節前後出現機構減倉跡象,但當前不少主機板藍籌股的估值優勢也明顯顯現,重新獲得資金關注。這也說明,2018年並未是風格轉換一步到位的一年,隨著上市公司業績得到進一步驗證,無論是主機板藍籌股還是創業板,都產生了一些低估值、高成長的投資標的,即使創業板受到政策多方面呵護,也仍然有一些主機板藍籌股獲得資金追捧,率先企穩走強的上證個股也多是603開頭的中小創類品種。因此,2018年市場的方向更多在於具備新經濟題材的科技型藍籌,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藍籌股。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選擇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行業,就成了投資者必須要認清的市場主線,並不限於其是否為創業板個股。

  後市,正值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的集中披露時期,機構投資者對於二季度的前瞻性也在資金面上給予了反映。在這一時期,需要關注外資及社保基金的最新持倉將會隨著年報和一季報浮出水面,在緊跟大資金動向的基礎上,選擇估值合理、成長性高的細分行業龍頭將成為投資者選股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1-3月份各行業ETF持倉變化情況來看,醫藥ETF資金流入最為明顯,可以理解為國內外資金在一季度重點布局的一個行業,這一行業已經從傳統的防禦性轉為帶有生物科技屬性的高增長品種,以支持其股價持續上行;此外,與2017年3-4月同期的雄安新區同等級別的“獨角獸”科技題材仍然是中短期最值得深入挖掘的一類熱點品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