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胃火的瀉黃散,還是多種皮膚病的剋星

悅讀中醫 推送最新鮮的
小編導讀

提到瀉黃散大家肯定不陌生,清胃熱的經典方劑嘛~但除了清胃熱之外,瀉黃散在治療皮膚疾病時也是一把好手,如果靈活運用得當,多種常見的皮膚病都可以用它解決。具體如何運用?今天以4種皮膚病為例,見識下瀉黃散的皮科妙用。

瀉黃散是宋代名醫錢仲陽所製,由藿香葉、甘草、石膏、梔子、防風組成,主治小兒脾胃實熱證。後世醫家評論該方時說:方名雖說瀉黃,然而方中藥物,並無攻實瀉下之品。因為錢氏製方十分重視後天脾胃的生生之氣,不投苦寒克伐之葯,僅用石膏、梔子以清氣血兩燔之熱,加防風和表,藿香和中。全方之妙還在於蜜酒合炒以培補中土水谷精氣,進而增強中氣旋轉斡運的生理功能,使之中熱得泄,伏火潛消,自然能夠收到不清之清、不瀉之瀉的效果。猶如兵家用兵,縱越度舍,卒與法令,洵非虛譽(冉雪峰語)。

基於上述醫理,筆者將瀉黃散廣泛用於皮膚病的治療,效驗恆多,略舉數例,以窺一斑。

一、多腔性濕疹

凡在人體的自然開口處,如眼、耳、鼻、口、乳頭、臍和前後陰,經常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滲出糜爛和橘黃色痂皮。纏綿反覆,頗難根治。這類皮膚病以青年女性居多,素來脾胃稟賦薄弱,濕熱阻於中焦,循經上壅清竅,或者下注濁孔,遂發斯疾。以瀉黃散為基本方,隨部位加引經報使葯。如眼區加谷精珠、杭菊花;耳區加柴胡、黃芩;鼻區加桔梗、枇杷葉;口區加升麻、土炒白朮;乳頭區加柴胡、青皮;臍區加茵陳、白芍;前陰加赤茯苓、炒杜仲;後陰加炒枳殼、熟大黃。

二、口周皮炎

部分中年人在口唇四周,連續不斷地發生丘疹、丘皰疹、膿皰和不易消退的紅斑,糠秕狀鱗屑落之又生,凡此種種表現皆屬口周皮炎的範疇。究其病因,主要是脾胃實火上擾,表現在脾經開竅的口唇區域,經常岀現皮疹。投用瀉黃散加黃芩、荊芥,既清又透,濕化熱除,皮疹就能得到控制和痊癒。

三、痤瘡

進入青春發育期,大多數青年男女主要在顏面部位出現輕重不等的酒刺,加上皮膚油膩,病雖小瘍,令人煩惱。清代名醫沈金鰲曾說:顏面諸疾,皆從胃治。胃經實火,內不得清,外不得泄,鬱於膚表。故用瀉黃散加紅花、凌霄花以清宣肺胃之熱,切中病原,療效卓著。

四、日光性皮炎

在盛夏酷暑季節,皮膚遭受到陽光的強烈照射,輕者皮膚潮紅,自覺灼熱刺痛、刺癢,重者皮膚起皰,甚則糜爛。這是由於偏亢的陽熱外邪,激惹氣血沸騰,形成氣血兩燔,故見皮膚焮紅,痛癢相兼。口服瀉黃散加青蒿、冬瓜皮、綠豆衣、赤小豆,取其清中有利,導熱下行,暑熱之邪有了出路,皮疹也就隨之而愈了。

此外,對夏季皮炎、痱毒、單純皰疹、大漆皮炎、手足口病等皮膚病,亦有較好的療效。

皮膚科是中醫的傳統優勢病種,尤其對於一些慢性病程、遷延不愈的皮膚病,中醫治療有時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而學習名家前輩的經驗,是我們提升臨床能力的一個快捷途徑——

《 徐宜厚皮膚科文集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好書)

徐宜厚教授師從武漢名醫單蒼桂老中醫和北京名醫趙炳南教授,是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顧問。該本書彙集了徐宜厚教授行醫五十年間的讀書心得、臨床經驗、用藥心得等,並記載有其臨床總結的自擬方葯。

當中醫遇上現代科技

3000餘本中醫好書隨時研讀

掃描下方二維碼

電子書版本價格更優惠

播放GIF

往期精彩回顧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的人。您的轉發、點贊和評論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