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底撈教父張勇的危機感:曾坦言怕樂視開火鍋店 嚇得覺都睡不好

在別人都關注怎麽壯大的時候,張勇的眼光始終停留在怎麽活下去。

作者:咖喱

張勇和妻子舒萍絕對想不到,開了25年的火鍋店,憑借在“吃貨圈”的口碑,竟幫他們站上了中國餐飲首富的位置。

上市接近一年的海底撈,業績和股價都可以用“狂飆”來形容。據公司8月21日發布的半年財報顯示,僅僅半年時間,就有1.09億人次光顧海底撈,這個數字去年一年也只有1.60億。巨大客流量帶來的收入也相當可觀:上半年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了59.3%;淨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1%。

受財報刺激,海底撈連續兩天股價大漲,創上市以來新高,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報34.3港元,市值達到了1818億港元。今年以來,海底撈股價已上漲100.4%。據此來算,張勇夫婦持有的價值1282億元股票即可排進2018年胡潤百富榜的前七名,直逼王健林家族(1400億元)。

亮眼成績的背後,海底撈的成名可謂充滿“神秘色彩”。

2011年初,北大教授黃鐵鷹的著作《海底撈,你學不會》熱賣,將海底撈從一家小有名氣的火鍋店推向“神壇”。各行各業都開始試圖一窺海底撈的成功秘笈,小米創始人雷軍要求高管親身“試吃”海底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把張勇邀請過去講課;華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借鑒海底撈的服務……

而締造一切神話的操盤手張勇,看起來再平凡不過:技校畢業,電焊工人出身,完全白手起家,沒有學歷支撐,沒有背景加持。一時間,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被傳得神乎其神。

“火鍋神”轉世?

有人說,張勇是天上的“火鍋神”轉世,注定了這輩子要與火鍋打交道。有人說,張勇天生就是做火鍋的模樣,你看他頭長得像鴛鴦鍋,腦門長得像電磁爐,這樣的人做火鍋不火才怪呢!

然而實際上,張勇並非美食大師。1994年下海時,他是四川拖拉機廠的一名電焊工,既不會熬湯也不會炒料,甚至連毛肚都不認識。沒有實操經驗,更沒有學歷背景加持,和同時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張勇的高職文憑簡直不值一提。

海底撈的名字來得也極具戲劇化。一天,妻子舒萍在一旁打麻將胡了,而且是自摸。在四川麻將術語中,這種胡法被稱為“海底撈”。於是,張勇猛地一拍手說:“好,咱的火鍋店名字就叫海底撈!”

初創陣容堪稱簡陋,張勇邀上三個知己,湊足四張桌子,就組成了一家火鍋店。這三個知己除了自己的老婆,就是他的同學施永宏及其妻子。

作為“門外漢”的張勇,不懂火鍋甚至不懂廚藝,只能拿著書本現學現做,結果火鍋口味一般,生意冷清。但隨著其周到的服務口口相傳,熟客逐漸增多。

在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後,張勇更加賣力:幫客人拎包、帶孩子;有鄰居誇他的辣醬好,第二天張勇便送了一瓶到她家裡;一位當地幹部下鄉吃火鍋,張勇發現他走遠路鞋髒了,便安排一個夥計給他擦鞋……總之,無論客人有什麽需要,他都二話不說,一概滿足。

精誠所至,開店5年後,他遇到了第一位伯樂。

一位來自西安的顧客在四川簡陽用完餐後,被海底撈的服務感動,鼓勵張勇把海底撈開到西安去,並且第二天就為張勇買好了前去西安的車票。由此,西安成為張勇的第二據點。

2003年那場“非典”,陰差陽錯讓海底撈小火了一把。當時,《焦點訪談》將西安海底撈火鍋的特色外賣服務作為在“非典”時期的重大創新進行了報導,張勇沒花一分錢,打了一個最響亮的廣告。

這讓海底撈賺足了眼球,“非典”過後,海底撈門口每天排成長隊,日接待量已是之前的數倍。

2004年,在簡陽、西安、鄭州6家店的基礎上,張勇決定繼續發力北上,進駐京城。據統計,北京當時至少有4000多家火鍋店,除了本土的北京涮羊肉、內蒙古肥羊、港式海鮮、廣東打邊爐、重慶四川麻辣串串火鍋等,還有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的異國火鍋。

起初,在這百家爭鳴的火鍋江湖中,海底撈不溫不火,沒能引起太多關注。不過沒過幾個月,憑借堪稱“變態”的極致服務,海底撈就成了“吃貨”和同行們關注的焦點,在京城站穩腳跟。

2011年,張勇在《海底撈,你學不會》成書前,自信地與作者黃鐵鷹約法三章:好壞都寫,不給錢,不審稿。結果,那本書在看哭讀者的同時,也成了中國服務業的“聖經”,海底撈徹底火出了圈。

接著便是發展勢如破竹。2017年,海底撈憑借超過百億的營收,穩坐火鍋市場頭把交椅的同時,也成為國內餐飲企業的龍頭老大。

2018年9月,海底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張勇夫婦站上巔峰。截至目前,海底撈在全球範圍內共擁有593家門市,按照其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再翻一番。

剛柔並濟

如今說起海底撈,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它的“變態服務”。這張從創業之初就立成的金字招牌,在海底撈25年的發展中,張勇一直沒丟。

嚴格來說,海底撈所提供的已經不能叫服務,而是寵溺。

除了等位時提供的的美甲、擦鞋服務,過生日有人專門唱生日歌,還有川戲變臉、特色甩面,人文關懷更是細致入微:一個人吃飯,怕你孤單,服務生給送上一隻小熊;一群女生在吃火鍋,會專門安排帥氣的小夥子服務在旁;有顧客覺得海底撈的聖女果很好吃,開玩笑說希望能帶走一些,出門時就會接到服務生笑容滿面遞過來的一袋聖女果……

有網友曾調侃: 海底撈就差喂我吃飯了!

老山姆當年給沃爾瑪定下的管理天條——永遠提供超出顧客預期的服務,這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學徒,但形神兼備的只有從四川簡陽走出來的海底撈。

無數人曾試圖分析海底撈優質服務的背後,員工到底被打了什麽樣的“雞血”。

在黃鐵鷹看來,張勇創造了一種“家文化”:尊重員工,把員工當家人,給他們提供高工資、配備住房、專人保潔、電腦上網。這樣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不怕他們在顧客面前笑不出來。有媒體評論道,雖然海底撈的員工背井離鄉、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但不僅沒跳樓,還能主動開心地工作,簡直就是一個管理上的奇跡。

《海底撈,你學不會》中有一個案例更直白,北京四店的王彩虹說:一天早上她正在拖地,同事忽然唱起了生日歌,端上果盤,還有人管她叫“媽媽”。這個40歲經歷了一生波折的女人當時就哭了。

另一個著名案例是“草根將軍”楊利娟。2018年海底撈去聯交所敲鍾時,楊利娟作為COO是手握敲鍾錘的人之一。從1994年海底撈在四川簡陽起步時,她就一直跟著張勇乾。家裡欠債,張勇便從公司账上給她劃出800元還債。外地新開店面,張勇更是給予她最大的信任,讓她全權負責。從一貧如洗到“草根將軍”,楊利娟死心塌地為海底撈賣命。

“家文化”培養了一批得力乾將的同時,張勇也懂得剛柔並濟,“狼性文化”是他的另一張王牌。

在海底撈內部,實行著激烈的淘汰制度。每個季度,海底撈總部會對門市進行考核,結果分成A、B、C三級,C級代表不及格,店長將直接面臨淘汰。

在《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中,張勇甚至被稱為“暴君”。有員工評價,跟張勇在一起很緊張,他對人很嚴,什麽事情一旦不對,說翻臉就翻臉,不分場合地大發雷霆,一點不給人留情面!

而對待自己的合夥人,張勇同樣“殘酷”。

比如,他很早就讓共同創業的太太回家,因為一山不容二虎。之後,他又讓其中一位合夥人的太太也退出了海底撈。2007年,張勇讓跟隨自己20多年的老朋友施永宏也下崗了,沒辦法,重大決策時不能猶豫。

這樣一個在員工眼裡既仁慈又暴躁,在朋友眼中不太“仗義”甚至有點無情的張勇,卻因為堅持自己的管理理念,以結果為導向,不分親疏地帶出了中國第一家百億餐飲企業和千億上市公司。

保持警惕

盛名之下的張勇,常常表現出不安和焦慮,擔心海底撈被“捧殺”。

他的焦慮不是沒有來由。對於快速擴張的危機,張勇需要保持警惕。“別人都以為現在海底撈很好,可是我卻常常感到危機四伏,有時會在夢中驚醒。以前店少,我自己能親自管理。現在這麽多店要靠層層幹部去管,有些很嚴重的問題都不能及時發現;加之海底撈現在出名了,很多同行在學我們,我總擔心搞不好我們十幾年的心血就會毀於一旦。”

2013年,他還曾預判:“五年以後,海底撈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不行了,管理跟不上,肯定完蛋。第二種可能性是活下來,那五年後一定面臨國際化的問題。”

在別人都關注怎麽壯大的時候,張勇的眼光始終停留在怎麽活下去。

有人認為張勇太謙虛,但實際上,問題已經接踵而至。

2011年,一種誇張描述海底撈服務的“海底撈體”開始在微博出現。例如,一位網民說,一次在海底撈吃完飯,要趕火車卻打不到車,隨後海底撈的店長把自己的SUV開出來,說:“趕緊上車吧,時間不多了。”

最初的段子多是對海底撈服務的褒獎,不過隨著送房子、送女友這類荒誕內容的出現,一些網友開始質疑海底撈在發動水軍策劃病毒式行銷。

在“海底撈體”越傳越離譜的同時,海底撈又陷入“勾兌門”,青島的海底撈骨頭湯和飲料均為勾兌。店方事後承認,骨頭湯、酸梅湯和檸檬水確為兌製,但都由正規廠家提供,合乎食品安全。

2017年,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在後廚安全上失守。據《法制晚報》報導,其在北京的兩家餐廳中有老鼠,洗碗機黏著油性的食物殘渣,且一名員工正在用湯杓修理下水道堵塞。這個轟動一時的“海底撈後廚事件”,被稱為海底撈的“擴張併發症”。

看似一路坦途的發展路上,海底撈實則九死一生,好在依靠組織變革,一次次渡了劫。

2015年在樂視與賈躍亭員工交流時,張勇不忌諱坦露自己的膽怯:“我害怕樂視開火鍋店,因為我搞不懂互聯網思維,這個問題嚇得我覺都睡不好。”

的確,克制、謹慎、低調,以及揮之不去的危機感,是構成張勇商業思想的基礎之一。但這也成為他最大的軟肋,讓他疲於應對危機,難以擁抱新生事物。

海底撈紅遍全國,經久不衰,如果說盒馬鮮生是“網紅”,那海底撈就是超級網紅。然而在擁有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流量時,海底撈卻不太懂得如何去利用。海底撈甚至沒有專業的公關團隊,公關部只是用來做設計。在2017年那場“海底撈後廚事件”後,道歉信都是張勇自己親手寫的。

根據國金研究創新中心的推斷,擴張不是出路,1000家左右門市將是海底撈的天花板。在組織壯大之後、在不停有新的模仿者出現、在實體經濟受到移動互聯網衝擊時,更致命的是,早晚有一天,海底撈的過度服務也可能會變成像對女生說“多喝熱水”一樣平庸的關懷。

在被顛覆的邊緣,在馬上觸碰天花板的當下,一貫克制的張勇,需要突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