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聰明藥”地下產業鏈:藥販子通過網絡售賣 借道香港帶入內地

每經記者:華民 每經編輯:李月

早飯前,研究生劉言像往常一樣吃了一粒瑞版(瑞士諾華生產)利他林。此後4~5個小時裡,他以高度的專注力完成了學習內容,老師講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能在課後回憶起來。難道利他林是什麽神仙藥?當然不是,但它有另一個好聽的名字——“聰明藥”。

“聰明藥”主要是指以利他林為代表的呱醋甲酯類藥品,也就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林在我國屬於第一類精神藥品,即民間所稱的“紅色處方藥”,需憑借具有資質的醫生開具的紅色處方才能在醫院藥房拿到,在國內有著極其嚴格的渠道控制。

因為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考試中搶佔先機、讓上班族在工作中更容易拚出業績,利他林等“聰明藥”正在越來越多的人群中蔓延。更有甚者,還有無知的家長主動給孩子餵食“聰明藥”。然而,一幕幕悲劇由此而生,“聰明藥”成癮性極強,而服用者中的相當一部分,最終都滑向吸毒的深淵和戒毒的無盡掙扎中。

根據《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條: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不用於臨床治療的利他林等“聰明藥”,在一些專家看來,實際上危害更甚於毒品。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龐大的濫用藥物群體背後,還潛伏著一個巨大、完整的地下非法藥品供應銷售網絡。藥販子是通過什麽供貨渠道獲得藥品的?購藥者又是通過什麽方法與藥販子溝通、付款並最終拿到藥品的?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買藥者身份與數名“聰明藥”藥販子及“上線”取得聯繫,在經歷了賣家篩選排查買家身份、多次轉移溝通平台、突遭“清群”等諸多磨難和考驗後,最終得以下單購藥、收貨並摸清整個供貨鏈條。記者將所購買的“聰明藥”送檢。4月1日,北京市高新醫院毒檢室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送檢藥片中檢測到的主要成分的確為呱甲酯(利他林)!

服藥者多為學生和年輕人

美國有大量學生正在癡迷於“聰明藥”,而利他林等“聰明藥”原本是用來治療兒童多動症、提高患者注意力的。紀錄片《藥癮》表明,在美國,“聰明藥”甚至已經成為“人人必備”的抗壓用品。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針對常春藤盟校的一項匿名調查,有將近70%的滕校學生承認自己服用“聰明藥”;27%的學生坦言自己逢考必吃。

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國。去年 6 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國際藥物政策雜誌》)發表的一項對美、英、法等15個國家和地區近3萬人的調查表明,靠服用“聰明藥”來增強認知表現的人數正呈上升趨勢。

這項調查揭露,受訪對象中,至少服用過一次“聰明藥”的人數,從2015年的5%飆升到2017年的14%。其中,美國人的使用率最高,2017年達到近30%。而歐洲增幅最大,法國從2015年的3%增長至2017年的16%;英國從5%增長至23%。

毋庸置疑,這類精神藥物確實會對人體構成嚴重的傷害。早在2007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發布通告,利他林應該在藥品說明書中加入黑框警告,因為這類藥品可能會增加用藥者死亡以及身體和精神傷害的風險。FDA稱,利他林可致血壓升高或心率加快,所以高血壓、心衰或甲亢等患者應慎用利他林,所有使用利他林的病人都應定期監測血壓。

不僅如此,利他林還極易成癮。北京高新醫院醫務處主任兼戒毒科主任徐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從2017年開始接觸利他林成癮患者,總體而言,患者人數呈現迅速上升的趨勢。“2017年,大約有20多名利他林成癮患者來我院就診,但到了2018年,人數翻了一倍。在60多例患者中,大約有50%最終接觸上毒品。”

“讓人痛心的是,這些患者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和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大約在20~30歲,而我所接觸最小的一位患者,剛滿15周歲。”徐傑說。

正如徐傑所言,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聰明藥”的服藥群體大多數是學生和年輕人。在記者暗訪的社交平台上,購藥者幾乎都是為了高考、考研和公務員考試才接觸“聰明藥”。由於藥品提高了注意力,使大腦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他們的學習效率都高得出奇,成績也能達到理想水準。

還有一類人也在服用“聰明藥”,那就是剛入職的年輕人。由於剛從校園踏入社會,職場的緊張、專業他們還不適應,精神壓力通常都較大。這時,“聰明藥”成了“救命稻草”。“面對雜亂無章的文件、一件接一件的工作,‘聰明藥’能緩解我的焦慮,讓我靜下心來應對工作。”這是一位服用過“聰明藥”的職場年輕人告訴記者的。據他介紹,這樣的職場新人不在少數。

藥從哪兒來?

正因為對身體的傷害和成癮性,在世界範圍內,呱醋甲酯(利他林主要成分)受到不同程度的管控。控制苯丙胺、LSD等精神藥物的聯合國公約《精神藥物公約》中,利他林在四級分類中被列為第二類藥物,與安非他命、四氫大麻酚(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質)並列。

在我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生產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指出,第一類精神藥品原料藥生產需要向所在地的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國家監管機構決定是否批準。醫院藥劑科根據臨床需要申請,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後,才能向本省內的企業購買。

徐傑告訴記者,國內生產的利他林商品名稱叫專注達,通用名鹽酸呱醋甲酯緩釋片,適應人群主要是6~12歲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正常情況下,只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患者、嗜睡症患者才能從醫生那裡獲得這種處方藥,且醫生開藥前須對患者進行嚴格檢查。所以,普通人是很難獲得這種藥物的。”

記者從藥品價格315網了解到,國內正規醫院使用的專注達主要是由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而西安楊森是美國強生公司在華最大的子公司。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藥販子們在社交網站上兜售的“聰明藥”並非西安楊森生產的專注達,而是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利他林。

瑞士諾華的利他林是從哪裡來的?記者通過暗訪與地下銷售鏈條中的藥販子龍先生取得聯繫,以身邊有較多客源想購買利他林為由,得到了答案。經過多次試探和詢問之後,龍先生向記者透露,自己手中的瑞版利他林並不是從瑞士進口的,美版利他林同樣也不是從美國進口的,它們都是從土耳其帶回來的。

龍先生稱,諾華公司在土耳其設立了藥廠。“這些藥製成後也會先返回美國和瑞士。我們直接從藥廠拿貨,價格肯定更加合適。”

一個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難道會接國內藥販子的訂單?藥會不會是在當地藥店買的?面對記者的質疑,對方表示:“那邊有熟悉的人,可以直接在藥廠拿藥,並不是隨隨便便在當地藥店買的,我們賣的就是正版利他林。”記者通過查詢發現,諾華集團在土耳其確實設有分公司。

從土耳其拿到“聰明藥”後,又如何帶回國?龍先生稱:“拿到藥之後會交給專門的走私機構,讓他們帶回來。”

另一名藥販子也向記者透露,進入國內的“聰明藥”,先由專門的人帶到香港,再從香港人肉帶回內地。由此,“聰明藥”地下跨國供應產業鏈逐步浮出水面。

藥販子管理著6個千人群

有產有供,外國的利他林又是怎麽到消費者手上?3月8日,按照劉言的提示,記者在查找QQ群一欄搜索“聰明藥”“利他林”“多動症”時,均出現相關QQ群。隨後,記者申請加入一個叫“利他林多動症交流群2”的群聊,經過簡單的信息驗證之後便成功入群。群信息顯示,該群成員一共有1058人,其中1035人在線。記者在群內發消息詢問“聰明藥”的價格和藥效,還不到10分鐘,一個QQ名叫“利他林藥販子”的人便和記者小窗私聊。

“利他林 藥販子”直入主題,詢問記者的身份、年齡以及購買的用途。記者為取得藥販信任,表示自己是備戰明年公務員考試的大學畢業生,但由於備考時間長,經常會有所松懈,想通過服用“聰明藥”提高學習效率。

記者的一番描述瞬間打開了他的話匣子。對方開始講解,QQ群主要用來拉人,禁止討論,也不會在群裡有任何交易。“我管理著6個這樣的千人群,裡面有些是真人,有些是機器人。”

隨後,這位“利他林藥販子”為彰顯自己的實力,還主動向記者發來了一張管理6個千人群的QQ截圖。短暫交流之後,藥販子似乎就消失了。千人群裡時不時會有人詢問利他林的情況,一些成員甚至在群裡宣傳“鬥地主、炸金花、百人牛牛”等遊戲的信息。還有一些成員每天會在群裡發一些阿拉伯數字。但無論群內成員發送什麽信息,記者幾乎看不到群主的任何回復。

兩天后,記者發現自己的QQ號突然被挪到了一個只有103人的QQ群中。對比之前的千人群,小群裡的成員明顯活躍許多,成員之間有問有答。QQ群基本信息顯示,小群的群主叫“世紀商人”,但這位“世紀商人”在這個百人群中從來不說話,另一位QQ名叫“群主”的人倒是十分活躍,每天解答群裡的各種問題。此外,之前那位和記者交流的“利他林藥販子”同樣也在小群中,但QQ名備注換成了“C”。

為了進一步還原用戶購買“聰明藥”的過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C”表示,希望購買一盒利他林。讓人意外的是,對方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建議記者加入一個叫“學習交流互助”的微信群。“微信群裡信息比這邊更加豐富,可能對你更有幫助。”

真假“學習交流群”

從進入千人QQ大群到被挪到小群,再到微信群,這一系列的過程差不多花了5天時間。而記者被“C”拉入的這個微信群,完全看不出來和“藥”有任何關係。

3月14日,記者被拉進了一個叫“我要當學霸”的微信群,而這個群就是之前“C”向記者介紹的“學習交流互助”微信群。

記者潛伏數日後發現,該群定期修改群名。群內一共有83人,群公告裡寫的基本上是一些與“考研互助”“學霸”“複習資料”等有關的關鍵詞。拉記者入群的“C”,此刻的微信名叫“劉瓦辛格”,是微信群的群主。每天早上7點左右,劉瓦辛格會發一個可供20個人搶的微信紅包,金額在2~5元,提醒群裡成員開始學習,晚上10點左右,他會再次發一個相似金額的紅包提醒大家不要熬夜,早點休息。這種慣例操作被群內成員稱作“打卡”。

儘管微信群被偽裝成了學習交流群,群主每天還發紅包提醒大家學習,但群裡討論的內容卻和學習沒有關係,而是各類聰明藥的特點,以及如何抵抗耐藥性,服藥之後的感受等。

作為群主的劉瓦辛格,還會“悉心解答”群友提出的各種問題。

昵稱為“弎食”的人在群裡表示:“我吃利他林沒什麽感覺,但是阿莫倒是提神,就是之後腦袋疼。”劉瓦辛格答:“我上午吃的瑪德琳,絕了,一心只想學習。”(編者注:“阿莫”指阿莫達非尼,與“瑪德琳”都是“聰明藥”的一種)

微信名為“香煙迷蒙的煙”在群裡詢問,“聰明藥”每天都需要吃嗎?劉瓦辛格回應:“一般比較容易的考試,都是提前幾天開始吃。考研、公務員考試要每天吃,吃大半年。”

3月15日,記者加入藥販子運營的微信群剛剛過去一天,一場風波卻在清晨襲來。早上8點左右,劉瓦辛格在群裡發了一個國內某媒體刊登的“聰明藥”的文章鏈接。“這個文章裡面居然用了我們群裡的聊天截圖,群裡有‘臥底’!”

隨即,包括記者在內,大量成員被群主移出。當記者被移出時,群裡成員已由83人下降至49人。劉瓦辛格對記者表示,想要進群必須下單,哪怕按粒來購買。“凡是沒有下過單的成員,全部被我移出了,我們暫時也不再接新成員。”

3月16日,當記者答應願意與其購買20粒瑞版利他林之後,劉瓦辛格重新將記者拉入到原來的微信群。此時,微信群又改名為“考研公考互助群”。

劉瓦辛格甚至還在群裡分享了他與“臥底”之間的對話。他戲稱:“大家來看,記者在給我做專訪,文章裡這句話就是我說的……”

3月18日,微信群再度引發騷動。劉瓦辛格公布的出貨單顯示:“所有版本利他林均暫停出貨,恢復時間另行通知。接印度藥物代購,包括偉哥、減肥藥和抗癌藥。”

隨即,便有成員詢問何時能夠恢復出貨?有些成員甚至還貼出了利他林其他的購買渠道和聯繫方式。

微信群是客戶篩選群?新人中轉站?還是記者網絡購藥之旅的終點呢?

經過數日的觀察,記者在劉瓦辛格管理的微信群裡發現,他經常會在有新人入群的時候,發出一張標注價格的“聰明藥”供貨單。標題還蹭了網絡熱點,取名為“我不是藥神供貨專區”,內文詳細開列巴版、瑞版、美版利他林的銷售價格及藥效區別,此外還有阿莫達非尼、瑪德琳的銷售價格。

供貨單的最後一行寫著“讓我們一起當學霸”,後面還附注一個正能量的表情。從供貨單的價格來看,巴版利他林30粒的銷售價格為390元,藥效4~5小時;瑞版20粒460元,藥效6個小時;美版利他林50粒1400元,藥效7個小時。其中,美版利他林可10粒起售。

此外,供貨單顯示,阿莫達非尼50粒的價格為400元;瑪德琳30粒的價格為350元。

對於不同版本利他林的特點,供貨單明確指出,主要區別在於藥效的強度,美版可最大幅度提升專注力。

除此以外,劉瓦辛格幾乎每天上午都會在群裡發布通告,介紹當天聰明藥出貨情況。例如:“瑞版、美版、瑪德琳持續出貨。美版最新優惠。”等。由此,購藥者如果加入微信群,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每天“聰明藥”的出貨情況以及價格。至於購買方式和發貨途徑,也是出乎意料的快捷和方便。

劉瓦辛格對記者表示,微信群裡的人絕大部分是其固定客源。通過微信轉账、紅包等方式均可付款。“默認是百世快遞,加急可發順豐,加價20元。”

當記者質疑通過微信付款存在支付風險,以及如何保證貨源的真實性時,對方表示,自己走單量很大,根本不屑於騙幾百元。他表示藥物都是從境外發到香港,再進入內地。

利他林囤貨在西南小縣城

為了不引起藥販子懷疑,徹底揭開網絡售賣毒品的蓋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信轉账的方式在劉瓦辛格處購買了20粒瑞版利他林,合計460元。對方承諾,一周左右能夠送達。

劉瓦辛格的多條日常朋友圈定位顯示山東東營,但利他林的發貨地址卻在數千公里以外的貴州。運單號上顯示的郵寄地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

公開資料顯示,錦屏縣位於黔東南州東南邊隅,是黔東南通往湖南、廣東、廣西的重要門戶,也是中國南方典型集體林區縣。該縣東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鄰黎平縣,西毗劍河縣,北抵天柱縣。這樣一個既不是邊境城市,也不沿海的地方,為何會成為進口“聰明藥”的發貨地?

記者隨後撥通了運單號上發貨人的電話號碼。對方稱自己叫龍令渺,在與記者交談過程中十分謹慎。當記者示意自己與劉瓦辛格購買利他林以後,對方才願意進一步溝通。

龍令渺稱,自己確實在貴州,但隻負責發貨。“我每天的發貨量很多,記不清每位客戶。你如果覺得貨有問題,我可以給你另一個號碼,你稱對方龍先生。”

蹊蹺的是,這位龍令渺的電話被60多人備注為計程車司機。記者隨後又撥通了龍令渺給的另一個電話號碼。電話號碼的歸屬地是廣東深圳。電話接通之後,對方一直沒有說話,當記者稱自己想購買瑞版利他林之後,對方才說:“利他(利他林),莫大(莫達非尼)有貨。”

以下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和“龍先生”的對話內容:

NBD:我在劉瓦辛格處購買的瑞版利他林為何從貴州發貨?

龍先生:我們在貴州有囤貨。

NBD:那你也在貴州嗎?

龍先生:什麽意思?

NBD:我看你電話歸屬地顯示是廣東深圳。

龍先生:那是我以前的號碼,我現在在貴州。

NBD:我拿到的藥沒有包裝盒,怎麽判斷這就是瑞版利他林呢?

龍先生:我入關(進入海關)的時候把包裝盒都拆了,降低成本。你放心,東西絕對是真的。

NBD:我以後可以直接和你買“聰明藥”嗎?

龍先生:可以。我這邊也是代理,劉(劉瓦辛格)他們相當於都是我的代理人。

NBD:和你拿藥會便宜一些嗎?

龍先生:可以便宜。我這邊利潤空間大些,他們那邊小一些。

NBD:比如20粒瑞版利他林,劉的報價是460,你這邊多少?

龍先生:我這邊380。

NBD:你們有多少層代理?是不是越往上價格越便宜?

龍先生:你從我這邊拿就已經很有利潤空間了,我一般都不接散戶的。

由此可見,利他林儘管能夠被消費者從網上輕鬆購買,但從篩選有效客戶開始,整個灰色產業鏈就有著非常清晰的分工。對接客戶的人不負責發貨,發貨的人不接觸客戶。篩選客戶、貨源、渠道、發貨都分散在不同的省市地區。

拿到與劉瓦辛格購買的20粒瑞版利他林之後,記者與北京市高新醫院取得聯繫,對藥品進行藥物成份鑒定。

4月1日,北京市高新醫院毒檢室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通過氣相色譜質譜法、液相色譜質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原子吸收法、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化學法等檢測方法鑒定,檢測結果顯示,送檢藥片中檢測到的主要成份為呱甲酯(利他林)。

購買10盒就能成為代理

儘管這類“聰明藥”被列為國家第一類精神藥品,但網絡社交平台幾乎成了藥販子們的“法外之地”,這些被私自售賣的“聰明藥”種類繁多,價格清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藥販子會根據與買家溝通交流的實際情況,在恰當的時候引導買家成為自己的代理,達到所謂“以賣養吸”的效果,不斷壯大“產業鏈”分支。

劉瓦辛格對記者表示,只要從他那裡一次性購買10盒(400粒)瑞版利他林就可以成為其下線。“成為我下線必須遵守3個原則,一是不能有其他供貨商,必須從我這邊拿貨;二是以優惠價拿到藥之後,售價不能低於微信群裡的報價;三是不能搶群裡的客戶,必須額外拓展買家。”

記者在與劉瓦辛格的交流中了解到,出貨渠道方面,在山東和貴州各有1個出貨點,稱為“南廠”和“北廠”。

他還對記者稱:“我們不賣假貨,肯定有市場的。你經常加一些考研、公考的群,就能慢慢積累用戶。”

1粒“聰明藥”價格相差數倍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國內沒有這類藥物權威的價格參照標準,不同藥販子對利他林、莫達非尼等藥物的報價差距也十分大。

劉言曾給記者推薦一位“聰明藥”賣家,這位賣家表示,30粒利他林的報價為340元,大約11元一粒。對比劉瓦辛格給記者的報價,每一粒瑞版利他林價格竟然相差12元。而有的藥販子甚至將美版利他林賣到100元一粒。

同樣是利他林,為什麽不同藥販子報出的價格會相差那麽多?“聰明藥”的利潤到底有多大?

劉瓦辛格對記者透露,“聰明藥”的利潤非常具有彈性,常見的操作方式是通過在利他林等“聰明藥”中摻假藥來控制利潤,服藥的人很難有所察覺。

徐傑表示,在他所接觸的實際案例中,許多吸食毒品的患者都有服用利他林的歷史。“有一部分患者是在長期購買利他林的過程中,誤將麻古、冰毒等苯丙胺類藥物當成了利他林,從而染上毒癮,這一部分的比例高達20%~30%;另一方面,一些患者由於長期服用利他林,產生了耐藥性,最後前來就診。”

在徐傑接觸的利他林成癮的患者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高三的學生,家長為了讓孩子上課集中注意力,竟然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堅持讓孩子服用利他林。由於服藥劑量不斷加大,購買渠道不穩定,最後誤將麻古當成了利他林,導致染上毒癮。

“利他林成癮的特徵與毒品非常相似,那位讀高三的孩子來我們醫院就診的時候,每天需服用5顆以上利他林才能達到所謂的效果。成癮患者在得不到藥的情況下會產生焦慮、暴躁、抽搐、脫發等症狀。所以,‘聰明藥’絕對不是讓你變聰明的神藥,而是一種隱性毒品。”徐傑說。

律師:藥販子已涉嫌違法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利他林(呱醋甲酯)、莫達非尼均屬於第一類精神藥品。根據《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經營管理辦法》,國家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實行定點經營制度。未經批準的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從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經營活動。

根據2005年國家頒布的《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建立由分管負責人負責,醫療管理、藥學、護理、保衛等部門參加的麻醉、精神藥品管理機構,指定專職人員負責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日常管理工作。

上述《管理規定》還要求,醫師開具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時,應當在病歷中記錄。醫師不得為他人開具不符合規定的處方或者為自己開具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處方的調配人、核對人應當仔細核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簽名並進行登記;對不符合規定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拒絕發藥。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中國衛生法學會理事王良鋼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藥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製劑許可證》生產藥品、經營藥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藥販子從國外購買並帶回國內銷售的精神類藥品,王良鋼指出,根據藥品安全法的規定,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藥品視為假藥。“也就是說,藥販子將私自從國外購買的利他林帶回國內銷售,已經涉嫌構成販賣假藥罪。”

而對於購買“聰明藥”的消費者,王良鋼認為,“聰明藥”是一個廣義概念,沒有哪一個權威機構對其作過範圍的界定。可能包括利他林這類呱甲酯類藥物,也可能包括苯丙胺類藥物,也就是毒品。“由於利他林本身沒有被國家認定為毒品,所以消費者購買是不違法的。如果消費者購買到的是苯丙胺類藥物,相當於購買了毒品,顯然就是違法的。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聰明藥’存在很大的風險。”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