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時代,萬物互聯背後的機遇和隱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幻夢邪魂

從6月6日工信部發布5G商用牌照開始,到7月26日華為宣布旗下第一款5G手機——Mate 20 X (5G)版上市;零零總總,市面上已經有一二十款5G手機可用。當然,由於此前5G的應用場景和商業生態還在牙牙學語,5G手機更多的只是一種噱頭,是手機螢幕戰爭之後發生在手機芯片上的新一輪戰役。

雖然這還是“第一次”,但這並不妨礙大家秀出肱二頭肌。

為什麽越是大牌對5G越是癡迷?

為什麽5G的第一波高潮會集中出現在手機上?

為什麽5G手機最先呈現的往往只會是下載速度和遊戲幀率?

因為就算通信廠商本身對於5G的了解依舊有限,而智能手機在硬體和美學上都觸及了天花板,一個“情竇初開”、一個“駕輕就熟”,就自然很容“私定終生”:在5G技術尚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應用生態和承載硬體之前,選擇當下最普及的應用硬體完成5G技術的“初體驗”似乎也不錯。

這樣不但能給手機續命,把各大廠商的過往勢能“遷徙”到5G時代;也能自然過渡到5G,方便用戶完成從4G到5G網絡的躍遷;還能給通訊廠商騰出一段寶貴的時間在探索、學習和研發中盡快完善5G商業生態。

好處這麽多,但我們也不能忽視5G技術商用化是被貿易戰“催熟”的現實;但作為這一場世紀風波的主角——華為,卻始終奮戰在5G第一戰線不曾露怯:一如任正非的低調和華為Mate 20 X (5G)的炫耀。

不過速度只是5G“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四大特徵中最淺顯的一種,5G手機也只是5G商用化試驗的一小步;當5G逐步在智能手機上完成迭代,就有可能迅速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城市以及智慧醫療等領域規模化“移植”。

畢竟,智能手機和周遭萬物的差別也不過只是多了一塊可以指點江山的“屏”。但就是這塊屏開啟了“人機互動”的新模式,也給物聯網埋下了種子,它在不知不覺中把人的感官體驗量化成為不同的數字標準,也為進一步數字生活創造了新的可能:當智能手機的互動系統被其它帶“屏”的新生物種copy,消費者就可以用極低的學習成本迅速適應並掌控這個即將被“孔雀開屏”的新世界。

而這,就是5G時代呼之欲出的“萬物互聯”。

它是5G“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和低時延”的極致統一、是物聯網進化開花結果的必然,也是人類世界向網絡移民的關鍵節點。

如果說1G、2G、3G、4G時代逐漸完成了對人類、信息、娛樂和社交的組網,用有形的終端和無形的網絡完成了信息傳播和內容分享的通道建設;這是網絡世界在人類世界插入的釘子,它們以電影、電視、電腦和手機等媒介為入口逐漸成就了當下信息過剩的物聯網。

那麽面對已然到來的5G時代,更快、更強勢、更低功耗和微不可查的時延,就有可能聯結萬物從個人、家庭、城市乃至於國度和地球進一步把數字生活“嵌入”人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實也不難理解:

1G~4G這個階段就像是在沙漠泥沼中伐木、打樁、構建地基,滲透人類世界;

5G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更深層次的接管城市民生並給予個人數字生活賦權。

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

物聯網只是逐漸凸顯自身的天賦異稟,並讓人類沉迷其中;

萬物互聯卻是一開始就想成為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當然,這“勇氣”肯定不是梁靜茹給的,追溯萬物互聯的發展史:

早在1985年Peter T. Lewis就已經提出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 )這個概念;但有據可查的是比爾·蓋茨1995年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的物互聯;直至2005年的世界信息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定義“物聯網”,指出“物聯網”的時代已然來臨。

物聯網時代有沒有來我們不太清楚,但隨著電子商務、移動社交、無現金支付,直播和短視頻的出現,我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這些還只是我們能夠切身感知的,在我們感知不到的地方:

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雷射掃描器等裝置日新月異;

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 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 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的技術越發成熟。

這些從網絡世界誕生的硬體和技術,正在逐步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催生出iMac(1998)iPod(2001)iPhone(2007)iPad(2010)這樣的“超級物種”;改變了人類的娛樂、社交、工作和生活。iPhone所代言的“智能機”,更是一度在長達12年的漫長時間階段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主旋律”;它在物聯網時代呼風喚雨,也是它第一次讓全人類對於智能終端有了新的定義。

不可否認,iPhone是物聯網時代硬體和技術的完美結合;而在iPhone之外,我們在材料、硬體和技術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開始在智能終端上躍躍欲試;甚至逐漸出現了小米、阿里雲、華為、蘋果和谷歌這樣的IoT生態雛形。

當然,小米米家、華為智選、Made by Google這些還算不上萬物互聯,它們只是按部就班在原有的智能硬體上完成迭代,缺少創新、又談何顛覆。接下來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5G從亮相到敲定來得讓人“猝不及防”;但這卻並不妨礙5G在手機上“大展拳腳”,泛在網和低功耗不太好表現,就只能在高速度和低時延上粉墨登場。

但我們需要清楚手機不是5G最佳載體,至少現在還不是,一部手機它也支撐不起萬物互聯;我們應該看到5G在手機上的“水土不服”,我們更應該看到5G在手機以及其他智能硬體上的發展契機。

萬物互聯最大的改變

如果說物聯網的發展為萬物互聯提供了硬體和技術上的骨肉;那麽5G網絡的到來給萬物互聯帶來的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脈。

5G固然炙手可熱,但它目前還沒法兌現太多承諾;就像5G極化碼之父埃爾達爾·阿里坎說的:“5G可能無法像一些公眾預期的那樣,立即實現所有目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5G標準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升級(新版本),在某個時候,這些承諾將會逐步實現。”因此我們不妨大膽假設:隨著5G技術的迭代發展,萬物互聯也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手機體驗,手機作為通用媒介會加速5G成熟,並探索各種應用生態;

第二階段:互動終端,5G應用生態的逐漸成熟,能夠反哺重新定義5G硬體形態;

第三階段:私人助理,應用和硬體完善之後,5G互動終端很可能會和機器人結合。

當然,在這幾個階段也不是說“手機體驗、互動終端和私人助理”就會佔據絕對的主導,只能說它們代表大勢和主流;每個階段必然有著不同的探索主體和探索方向,甚至上一代終端在下一代終端鼎盛的時候依舊有它存在的價值,而這,就給了用戶更多選擇的余地。

在這段5G終端融入萬物互聯然後獨立出來成為中心,最後被賦予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我們將會見證萬物互聯對現實生活的“全面入侵”。

Helion(天花板)超短距離投影儀

Helion(天花板)超短距離投影儀

1.隨處可見的螢幕由於5G的泛在網以及低功耗屬性,它可以給萬物互聯帶來更大的可能性。手機屏有可能分形幻變成各種千奇百怪的模樣“嵌入”其它設備,在未來你看到的任何一個物體、就算普通的桌椅、單薄的衣衫、簡單的代步工具、汽車等複雜系統都有可能是一個帶“屏”的控制終端。

再加上全息投影技術的成熟,有沒有螢幕、有多大的螢幕,甚至都不受載體限制。

2.無孔不入的互動都說1G時代的主流是語音、2G時代的主流是短信、3G時代的主流是圖文、4G時代的主流是直播和短視屏,那麽5G時代的主流是什麽?視頻和直播只是基礎,互動視屏、即時演算和遠程控制才是主流。

此時此刻,我們的語音、一舉一動,甚至是情緒都有可能被周遭世界暗藏的“傳感器”采集,然後被某個某幾個終端整理學習;愈發成熟的XR設備甚至可以幫助每個人在網絡世界創建更真實的“虛擬角色”,最後通過數據模擬反饋完全可以在不同的虛擬世界中體驗“第二人生”。

3.觸手可及的雲端由於隨處可見的螢幕以及無孔不入的互動隨時隨地產生的龐大數據,這就要求即將到來的5G網絡擁有龐大的數據計算和存儲系統;但體驗過智能手機輕薄的人類又怎麽可能向“傻大粗”投降,於是,把數據存儲在雲端,盡量減少終端體量就很有必要。

恰好,5G具有的高速度、低功耗和低時延等特性就為雲端提供了優渥的生存條件;而泛在網也給了雲端無處不在的接口。在這個基礎之上,只要一塊螢幕終端,又或者是互動設備,一旦它們能夠連上雲端,我們就能即時體驗已然存儲在雲端的各種龐大數據集:互動視頻、即時渲染乃至雲遊戲。

萬物互聯的實現路徑

如果說隨處可見的螢幕給傳統設備的是一張善解人意的臉,無孔不入的互動給傳統設備的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那麽觸手可及的雲端給傳統設備的就是一個遠程的大腦。螢幕讓它們打通四肢百骸有了千變萬化的能力,互動讓它們可以“理解”主人的舉動做出及時反饋,雲端讓它們擁有了存儲、學習和進化的空間。這樣“萬物皆有靈性”的未來看似遙遠,但其實正在一步步實現。

YoonJy Earphones耳環耳機

1.智能穿戴

據不完全統計,2015~2019這五年,每一年都有若乾智能硬體企業倒閉。

從索尼、博世( Kuri)、Jibo、Anki到暴風,似乎誰都不好過。再考慮到這幾年走在拚性價比、拚全面屏、拚折疊、拚5G這一條條不歸路上的“友軍”智能手機,正是它們的崛起、它們的軍備競賽耗費了用戶太多的注意力;人均6個小時的手機讀屏時間自然給不了其它智能硬體更多的關注。

從微博到微信,從頭條到抖音,手機那麽好玩,幹嘛要給“智能有限”的智能硬體充值?於是,智能機的一家獨大導致了其它智能硬體萬馬齊喑。但隨著2018年全面屏一統江湖進入沉寂期,再加上折疊屏和5G手機還不夠成熟,以及5G時代萬物互聯的想象力;已經被折疊的螢幕突然有了在其他智能硬體上“扎根”的可能性,智能穿戴作為離人體最近的未來終端,自然是寸土必爭。

從衣服、背包到眼鏡、腕表,乃至於胭脂、口紅……螢幕化、可互動,科技和時尚必將擁有更大的可能性。

Vitrine智能電視

2.智能家居

離一個人最近的除了智能穿戴,就只有智能家居了。

再加上智能穿戴的使用場景有限,對於體量、形態和顏值的要求更為苛刻,很難實現更多複雜功能,這就給了智能家居用武之地。它可以無縫嵌入智能穿戴,並為個人打造一個基於現實甚至存在於網絡中的“私人空間”;

它可以隨時備份讀檔切換室溫甚至是裝修風格,它也可以作為網絡世界的登錄界面隨時體驗第二人生,它還可以創建虛擬辦公室在家和同事一起工作,它甚至可以處理家務模擬不同的季節場景。

由於智能家居本身的空間屬性和它的體量、功能性,它擁有比智能穿戴更大的擴展性:它們自身的多樣性、多功能,乃至於人為賦予它們的成長屬性,再輔以各種投影設備、全息投影以及XR技術,只要接上數據我們就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EXIGEN智能汽車

3.智慧出行

雖然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就已經能夠滿足人類的大多數需求,但世界那麽大,不去看看整天生活在虛擬世界豈不暴殄天物?而這裡我們根本就不需要買票又或者是購車,只需要在家裡通過終端預約,一款時下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會出現在門口;不用花費精力駕駛,它們就能自己駛向預約好的目的地。

這一路無聊的話,可以獲取部分駕駛權限,體會一次真實的路面通勤、又或者結合XR技術玩一場冒險遊戲……總之,未來的交通工具很可能就是一個可移動的空間,空間裡擁有你想入非非的一切,甚至讓人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Aerochk自動安檢扶梯

4.智慧城市

當然,如果遇到更遠距離的旅行,很可能無人機和智能汽車就滿足不了我們的使用需求;這個時候飛機、又或者超級地鐵就很有競爭力。在這裡,飛機和超級地鐵裡面的乘機體驗可能和智慧出行沒什麽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公共性區域會擁有更多人性化的輔助、安全體驗。

由於各種設備互動連接在一起,整個候車室甚至不需要多少工作人員。當然,這只是城市交通的一個方面,萬物互聯時代無人貨架、人臉支付、無人機快遞等將會進一步普及,我們甚至能夠直接在虛擬網絡中通過遊戲冒險等模式完成各種物資交易。

智慧城市的各種設備會極大增強人類的出行效率。

Life Knight移動醫院

5.智慧醫療

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提升了人的生活和出行體驗,但健康的問題依舊無法避免。在未來人手一本的電子病歷將成為主流,從出生到死亡,這期間所有的健康問題都會被歸類匯總,隨時隨地都能夠被相關人士查驗。

有可能的話,家長還可以從孩子、個人還可以從飲食習慣中采集部分關鍵數據;幫助他們從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上調理個人的健康問題。如果人體發生病變,我們能夠及時通過各種終端預警;並且還有可能通過數字模擬出相應器官完成替換。

萬物互聯的超現實想象力

從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到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當然,萬物互聯的未來不會只有這幾個領域,但它們就已經把萬物互聯的本質——螢幕+互動+雲端玩得淋漓盡致。當然,這些只是硬體方面即將實現和有可能實現的硬體,而在技術方面我們還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1.XR技術

雖然我們一直對XR寄予厚望,但當下的XR設備,從Facebook的Oculus VR、谷歌Project Glass到微軟HoloLens、以及依舊還在路上的蘋果VR,真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它們和我們想象中的差距太多。當然,這可能要怪日本動漫和中國網遊小說太早賦予了VR設備極度逼真的體驗,以至於當前玩家欲求不滿。

那VR設備到底能不能給人帶來逼真體驗呢?自然是可以的。畢竟,XR主打的就是沉浸式體驗,讓用戶直接通過感官消費內容成為了可能。

2.腦機接口

如果說XR技術還只是人類接入虛擬世界的一種解決方式,那麽腦機接口就是直接把人腦和計算機連接的一條捷徑。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人類就有可能隻通過一條數據線和網絡世界連接,上傳和下載各種數據集。它和XR技術的最大不同是減少了人機互動之間的媒介,如果再加上一條點滴管,這就和缸中之腦沒什麽區別。

3.人腦模擬

如果說馬斯克還只是有點激進,那麽馬克拉姆妄圖用計算機模擬人類大腦的想法就十分瘋狂。雖然他的十年試驗沒有成功,但他跳過人工智能直接面對HBP人腦計劃的勇氣卻是相當令人欽佩的;而一旦他們破解了大腦的運行機制,就能夠通過化學物質直接產生不可思議的生物反應。實現這一步的話,人類世界現有的規則可能都將不複存在。

萬物互聯的盡頭:重寫秩序

如果說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的影響還只是存在於現實世界,它們不會改變人類原有的認知,只是通過數據模擬向人類打開了數字世界的一扇門。

它們把萬事萬物連接在一起,可以給人超越物質之上的使用體驗。那麽XR技術、腦機接口和人腦模擬就是在把人體感官、人腦直接和網絡世界連接;人腦的運行機制更是打算直接破解物質和生物連接的密碼。

它們直面人類存在的本身——感官、知覺和意識,人類,似乎也沒那麽特別。但不管哪一種,它們對於現實社會的運行規則都是顛覆性的,只是影響力的大小而已。

而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拒絕,甚至會主動推動萬物互聯的發展進程,就像我們無法拒絕人工智能一樣;哪怕它們有著太大的不確定性,但作為人類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只能順其自然。但萬物互聯或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說,未來你要麽選擇打造爆款,要麽就只能看著平庸的產品被大企業驅逐;

對於傳統服務業來說,越來越多的崗位必然會被取代,創意在算力的衝擊之下不再是絕對優勢;

而在這兩者之間的設計服務機構,將會同時面臨這兩種惡果:客戶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創意越來越束手束腳。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投入萬物互聯的浪潮中參入更深層級的結構乃至研發設計。

隨著萬物互聯對於“虛擬消費”的權重加深,在現實中的消費必將減少,現實中的製造業必將向虛擬世界“轉移”。

但就像智能手機對智能硬體的“降維打擊”一樣,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硬體對於偏傳統的工業設計依舊是一次“刀刀見血”的致命打擊。

在這裡我們就必須注意兩個趨勢:

較低端的“物”會快速消失,逐漸變成功能組件;

更高端的“物”會變身存在,但必然會高度集成。

不管是以上哪種,面對萬物互聯的大趨勢,要麽因為跟不上而被淘汰,要麽跟上了卻變成某個大系統之下的小組件,產品本身存在的意義都將會被弱化,產品的材質、造型、功能和設計都必須為那個更大的系統服務。

就像智能家居容不下傳統家居,智慧城市對傳統設備不夠友好;一旦個人、家庭乃至於城市越來越多設備聯網,它們就會“結黨營私”悄無聲息的驅逐傳統產品;畢竟,彼時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意識都對萬物互聯有利。

當然,在這裡由於萬物互聯的激進,很可能會有人站出來捍衛“傳統生活”,但蚍蜉又怎能撼動大樹?

萬物互聯的隱患:物會消失

以上只是從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概述萬物互聯對未來商業秩序的影響,但其實回到萬物互聯的生存土壤——製造業本身,我們正在面臨更嚴峻的問題:

一方面:國內的大學生太多,他們普遍覺得坐在辦公室裡更加“高級”,寧願投身互聯網,也不願投入製造業;

另一方面:由於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和中國勞力越來越貴等問題,製造業正在向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轉移;中國的高端製造固然開始彰顯國際競爭力,但對於低端產業環境卻越來越惡劣,這就導致我們逐漸會走上美國式“產業分離”的不歸路;雖然我們的舉國體制注定不會像美國那樣“產業空心化”,但很大一部分人會失去工作,這是必然的。

一方面部分低端工種會加速消失,主動又或者被動被機器勞力取代,另一方面年輕勞動力不願意填補中低端產業鏈的空缺,創新乏力;國內的製造業有可能走向“群雄割據時代”,會喪失部分多樣性。

製造業本身向互聯網巨頭聚集(他們開得起工資、也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研發設計),再加上品牌和行銷的加成,其它小型產品研發機構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小。

萬物互聯時代智能硬體玩家的門檻提高,一次又一次淘汰下來,只會留下那麽一兩個主流玩家贏者通吃。

中小型產品研發機構缺少競爭力死亡,連它們旗下的產品也不複存在。

留下來的主流玩家由於沒有競爭對手,也不會有太大的動力繼續創新。

這就導致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越來越標準化、同質化,最後被“虛擬物”的想象力消化。

但其實,我們也沒必要那麽擔心萬物互聯對傳統世界的挑釁:

就算萬物互聯有了長足的發展,機器勞力取代了越來越多人力成本,大部分人失業;在這種極端惡劣的情況下,人類總體是沒有更多的金錢和需求去完成消費的,就算機器勞力成本更低,但它製造的商品如果賣不出去,社會資本就無法流動;而這,本身就是製造業無法承受之重。

所以萬物互聯最後的可能是:

機器人成為另一種“少數民族”,它們的大部分權限被集中管控,隻出租算力和勞力;

而人類則進入“福利社會”,要麽從事其他行業,要麽就過最低標準生活。

當然,這一步可能還比較遙遠,但萬物互聯正在賦予機器算力和勞力更多的權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未來機器人有沒有可能和人類“平起平坐”,又或者人類什麽時候才能把自身“半機械化”,這個我們走著瞧!雖然機器人崛起有些可怕,但在這之前我們卻有幾個好消息:

第一:萬物互聯時代車子更便宜了,畢竟租的哪有買的貴;

第二:萬物互聯時代房子的地段、大小,裝修真沒那麽重要,價位也不會太貴,畢竟人家做的智能家居還是需要賣的;

第三:萬物互聯時代找個對象真的不要太簡單,自己挑挑揀揀隨時隨地都能捏造,她專一、忠貞、性格好,還不會亂花錢,是不是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