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誤區:只要少吃不吃主食用上降糖葯

遺憾的是,目前很多醫生並不在意反應性高血糖,他們對高血糖的反應就是本能的不斷開藥和不斷加藥,因為他們對反應性高血糖基本就視而不見,或者根本就沒有時間看你吃飯、用藥、運動後血糖到底是怎麼變化的,是不是發生了反應性高血糖。

大家看我微信朋友圈,我每天都會給大家講幾個糖友血糖的案例。我就是想通過每天把這些糖友的五點血糖分析情況發給大家看看,讓大家比對一下,自己血糖高,是不是犯了這些糖友同樣的錯誤,讓大家了解一下,怎麼分析五點血糖,怎麼調整飲食和藥物,才會讓自己的血糖很快控制好。

有一個糖友,她發微信告訴我說,她早晚吃格列美脲分散片,每餐吃伏格列波糖,早晚再吃 0.5 的二甲雙胍。

她去醫院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7.6,每次去醫院檢查完血糖後,醫生就是不斷給她加藥。可現在吃這麼多葯了,糖化血紅蛋白還是高,自己平時測的空腹血糖也高。

我讓她測一下早上的五點血糖。她測了一下,空腹血糖 11.6,餐半沒有測,餐一血糖是 10.4,餐二血糖 10.4,餐三血糖 11.3。大家看看她的血糖特點,吃飯以後,餐後血糖比餐前血糖低,可是到了餐三血糖,不但沒降,又回到了 11 以上。

她這是典型的反應性高血糖,吃藥越多,吃飯越少,血糖會持續的高。她不是胰島功能沒有,是藥物過度刺激胰島素分泌,每餐吃的碳水化合物量不足,身體對抗性的大量持續分泌升糖激素,導致的持續性反應性高血糖。

我根據她的身高體重情況,告訴她,吃飯要多吃一些主食,把晚餐那次格列美脲減了,不要吃。

現在的糖尿病人,如果她血糖高,你讓她多吃藥、少吃飯,她肯定非常聽話,馬上照著去做。但如果你說,少吃或者不吃藥,多吃點主食,她肯定會很驚訝,怎麼會?血糖這麼高,還讓我吃?你這不是瞎扯嗎?

其實,這就是我們這麼多年糖尿病教育走進的誤區,我們以為只要少吃、不吃主食,只要用上降糖葯,這血糖自然就會降。而實際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度,當你做事情超過某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結果可能恰恰相反。

我們老祖宗多少年了一直告訴我們,什麼是過尤不及。我們小時候就知道,什麼是拔苗助長,這些道理都告訴我們,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做事情才能有好的結果。

如果你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遠遠低於你一天最基本的需要量,如果吃的主食已經很少了,你用了一大堆葯,血糖還是高,你就要想到,不是吃多的問題,不是藥物沒有作用的問題,是你的做法過度了,刺激了升糖激素分泌,啟動了身體的升糖機制。

身體的肝細胞在拚命自己合成葡萄糖,身體的升糖激素在阻止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和骨骼細胞攝取葡萄糖,是你的身體啟動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來不斷升高血糖,不斷推高血糖。

我說的道理,她算是聽進去了,增加了主食量,停了晚上的格列美脲,結果才兩三天,空腹血糖一路向下,11.6,11.3,9.3,再到 8.7。說明她的反應性高血糖情況得到改善,但還沒有完全解決,還需要根據血糖情況繼續調整食物和藥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