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0後姑娘臥底保健品公司 老人是這樣被忽悠的

來源:溫州都市報

由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和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合作拍攝的微電影《較量》,6月22日首發。該片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去年10月17日破獲的一起大型保健品非法行銷案件為藍本,揭露食品、保健食品行銷的欺詐、虛假宣傳,提醒老年人理性消費。案件的打擊成果被作為打擊保健品非法行銷的「鹿城經驗」在全省整治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現場會上介紹交流,供全省市監系統借鑒。

其實,該案只是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打擊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中的一起。自去年5月開展「亮劍」行動以來,該局通過會場布控、多手段取證、聯合打擊、發動群眾等手段,在一年內實現鹿城區涉嫌保健品欺詐、虛假宣傳的「清零」。這為全省乃至全國打擊保健品非法行銷,率先做出有效探索。

多路亮劍

去年4月底,盧更生出任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他上任後,抓的第一件事是打擊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去年5月9日,該局布置保健食品欺詐老年人專項整治行動,頒布《鹿城區保健食品會議行銷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會上,盧更生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不少執法人員的家人也深受保健品非法行銷的毒害。這更加堅定了盧更生開展這項工作的決心。「我們也是消費者,家裡也有老人,應該非常清楚百姓消費中的熱點、痛點。保健品欺詐老人泛濫成災,為什麼一直打不掉?是力度不夠?還是重視程度不夠?原因在我們自己身上!」

當時,會議行銷和旅行行銷是保健品行銷的兩大主要手段。其中會議行銷往往在酒店會議室進行,集中對老人進行欺詐、虛假宣傳行銷,甚至通過恐嚇、威脅的方式,讓老人購買價格昂貴的保健品。但因行銷場地不固定,一般的調查手段無法精準打擊。

針對上述情況,去年5月,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召集轄區內所有配有會議室的三星級以上酒店負責人進行座談,分析危害、講清責任,要求酒店管理方在會議室安裝高清錄音錄像監控設備。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保健品會議行銷現場取證難的問題。

3個月後,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立案查處此類案件17件,移送警察機構1件,罰沒款203.65萬元。據統計,鹿城區同類投訴案件同比下降43%,保健品會議行銷基本銷聲匿跡。

去年8月,不法分子轉戰街巷門市,從給老年人集中「洗腦」轉為分批「洗腦」。盧更生和局長官班子商量後決定,「誰的轄區誰負責」,要求轄區14個基層站所對保健品門市進行點對點布控,「合法做生意我們保護,欺詐、虛假宣傳一律打掉!」

1個月後,保健品門市的非法行銷也逐漸絕跡。此時,不法分子將行銷重心轉移到旅遊行銷上面。

「老人們被帶到外地"洗腦",案件就難查了。」 為杜絕保健食品經營者在旅途中對老人實施欺詐,去年9月,鹿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旅遊管理局召開鹿城區旅行社監管工作會議,全區100餘家旅行社負責人簽署承諾書。這一舉措,有效切斷了保健品旅行行銷的途徑。

痛打典型

然而,一家叫溫州德馬康之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保健品銷售企業,頂風在鹿城區開出了更多的康瑞祥門市。

盧更生告訴記者,這家企業是在溫州「長大」的,目前總部在杭州,在省內擁有400餘家門市。在前期的排摸中,執法人員發現其涉嫌採用欺詐、虛假宣傳的方式進行行銷。

「猖狂到這種地步,必須立即查處。」該局機動二大隊作為執法核心力量,抽調辦案骨乾共12人成立專案組,盧更生擔任組長。

不料,康瑞祥內部已形成一套反偵查體系,執法人員在其門市和宣講會全部撲空。盧更生見常規的調查手段已無法對其進行打擊,決定「不按常理出牌」,派遣執法人員打入其公司內部當「臥底」。「從內部摸底,在會議行銷的現場宣傳推銷和銷售交易環節進行布控取證。」

黨的十九大前夕,盧更生接到「臥底」資訊,該企業再次開展會議行銷。此時,維穩壓力重,有人問是「馬上打」還是「延後打」?盧更生說,「執法人員埋伏跟蹤近一個月,前期工作已經非常仔細,如果錯過這個機會,這些冒牌的外地專家離開會後,就很難再抓到了,這個案件一定要拿下。」他向鹿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長官彙報得到支持後,請求警察、衛計部門支援,製訂行動預案。

去年10月17日下午,執法人員對溫州亞金大酒店15樓會場及9樓、5樓、4樓目標客房和溫州德馬康之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控制假專家4人、其他涉案人員10人,獲取有關該公司經營行為的重要電子和紙質證據材料。盧更生說:「對方要請外地的『專家』過來講課,若沒有警察兄弟的配合,一旦現場發生抵抗情況將難以把控。」當天凌晨,該案14名涉案人員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僅去年10月16日、17日,康瑞祥銷售的納豆紫蘇籽油軟膠囊涉案金額達21萬元,而去年1至9月該公司銷售金額近800萬元。有執法人員計算後說:「康瑞祥銷售的保健品進價不足300元,賣8280元,這利潤比販毒還高。」

該案件成功收網,得到時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朱志泉的批示肯定,並於去年12月在鹿城區召開全省食品及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現場會。

今年1月10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將該案移送警察部門。同時,為防止死灰復燃,該局以查辦此案為契機,對其品牌門市予以嚴管重罰,截至今年2月12日,該公司及其有「康瑞祥」店招的17家鹿城區門市均已經關停,溫州行政總部也人去樓空。

全區清零

在盧更生不大的辦公室裡,牆上貼著一張巨大的「2018年度鹿城區涉嫌保健品欺詐與虛假宣傳清零表」。

今年2月12日,該局召開保健食品欺詐與虛假宣傳整治「清零」行動動員會,明確要求各基層所對全區涉嫌欺詐、虛假宣傳保健食品的147家門市逐一進行梳理核對,對新增的及時補充,邊排查邊整治,不留死角。通過14個基層市場監管所歷時2個月的整治,全區涉嫌違法對象還有58家,盧更生將這些門市的地址、聯繫人全部列成表格,貼在辦公桌對面的牆上。「今年,我每天一抬頭就會看到這張表格,每劃去表格上的一家門市,對我們來說就是一點進步。」

盧更生還明確了「清零」標準:關停和轉行,要註銷食品經營許可證;搬離的繼續跟進,告知房東履行相應主體職責,避免再次將房子出租給涉嫌保健品欺詐的業態。截至目前,鹿城區涉嫌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現象已全部「清零」。

如何保護「勝利果實」?如何避免保健品非法行銷死灰復燃?盧更生認為,這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監管和整治。

今年3月,經鹿城區人民政府批準,鹿城區市場監管局與區財政局聯合頒布《溫州市鹿城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辦法》根據舉報者提供違法內容的不同,以查處案件涉案貨值金額或者罰沒款金額為基數,給予一級、二級、三級獎勵額度,對有特別重大貢獻的舉報人獎勵金額不少於30萬元。

該局還通過微信公眾號、溫州主要媒體平台進行宣傳,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並在老人密集的公共場所及保健食品經營場所張貼該《舉報獎勵辦法》,提高公眾知曉率。同時,發動社區乾部、網格員對保健品非法銷售進行監督舉報。

今年4月24日,省食葯監局和該局共同策劃、創作的以真實案例改編的微電影《較量》正式開機。該片由浙江法制報影視中心負責拍攝,直擊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危害,披露保健食品欺詐虛假宣傳案件違法形式,教育老年消費者。

就在上個月,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接群眾實名舉報稱,市區雪山路的某處存在老年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行為。上月15日,在經上級部門同意並嚴密部署的基礎上,盧更生帶隊,出動執法人員30餘人對現場進行突擊檢查,一舉搗毀該非法保健品會銷窩點。

經初步查明,該窩點以隱蔽狀態在溫州存在時間已達三年,同時在全國大多數地區開展保健品非法行銷活動,涉及全國136個地區,受害消費者數量龐大。該案的查處打擊獲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陳時飛批示肯定。因該案情重大,涉及面廣,目前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正在進一步調查取證中。

盧更生說:「要徹底根除保健品非法行銷,除了市場監管部門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形成群眾對從事保健品違法行銷等非法活動『人人喊打』的局面。」

「業務員」怎樣討老人歡心?非法會議行銷都有哪些套路?溫州市監部門是怎麼收網的?且看——

鹿城市監局女執法人員的「臥底日記」

影片《較量》中在保健品公司當臥底的女執法人員,其原型是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的90後姑娘趙雯(化名)。趙雯當時在涉案保健品公司臥底半個多月,將收集的情報梳理成「臥底日記」,也摸清了保健品非法會議行銷的套路。

保健品非法會議行銷的套路為:第一步,門市業務員送免費禮品、服務籠絡老人,藉此收集老人和家庭資訊;第二步,引導老人參加會議,假醫療專家用話術傳給老人洗腦,讓老人覺得自己可能生病,同時提供低價體檢、自測項目,隱瞞體檢結果;最後,在「一對一專家」診療環節,假專家誇大病情、恐嚇威脅老人,讓老人用天價購買普通保健品。

趙雯說:「不少老人一開始是理智的,但是在業務員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虛假宣傳下,他們往往被徹底洗腦。」

「臥底日記」

2017年9月25日

接到任務

溫州德馬康之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溫州市有40家「康瑞祥」門市,其中鹿城就有17家,是溫州當時最大的保健品銷售企業。情報顯示,該企業通過會議行銷的方式向老年人實施欺詐行銷和虛假宣傳,獲取暴利,但手段隱蔽,常規調查方式無從下手。

盧更生局長牽頭成立專案組並擔任組長,區局機動二大隊作為執法核心力量,抽調辦案骨乾共12人,而我被安排打入該企業內部,對會銷現場和銷售交易的關鍵環節進行取證。

2017年9月29日

開始行動

我在網上「58同城」尋找「康瑞祥」的招聘資訊,下午接到電話後到涉案公司在市區金投集團大樓的「康瑞祥」行政總部面試。

涉案公司看上去很正規,面試的人事主管董某某和溫北地區市場部主管陳某某警惕性很高,問了我很多問題——為什麼來溫州?為什麼想做保健品?不過這些問題我都輕鬆應付過去了,因為一位執法經驗豐富的同事提醒過我。

2017年10月7日

成功潛入

我被安排到位於市區某老住宅區的「康瑞祥」門市,月工資1200元加提成。門市只有20平方米,擺放少量保健品。店裡還有1名80後店長和2名90後業務員,均為外省人。

到崗後沒有任何培訓,店長只要求服務好老人,和老人聊天,端茶送水,按摩、量血壓、測血糖,隔三差五送點土雞蛋、牙膏、枕頭……討老人們歡心是最大的目的。

2017年10月8日

門市幾乎不推銷保健品

在店裡,店長店員對銷售方式和產品閉口不談,偶爾店長會在小房間內和老人一對一推銷,無法取證。我曾問過店長,店裡賣什麼產品?什麼功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多問,多看多學。」

業務員有時候會主動上門聯絡感情,送水果和禮品,為的是看老人家裡情況。對經濟條件好、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的老人,業務員會格外熱情。對業務員的拜訪,老人從不設防。

每個業務員手裡有40至50位的老人名單,姓名、聯繫方式、疾病、愛好、性格等資訊詳盡。

2017年10月10日

召集老人開「穩客會」

前期通過「『高端手錶』+『名醫專家』+身體體檢」128元套餐和醫療專家講課,吸引老人前往市區亞金大酒店15樓參加宣講會,公司內部稱為「穩客會」。

被安排作會場禮儀,大螢幕上播放的影片是 「腦卒中」的危害,宣稱「腦卒中」在老人中非常普遍,並預告公司將邀請國家「腦卒中」防治委員會專家到溫講課。會上還提到,活動得到國家腦卒中防治委員會20萬元的基金支持,製造活動正規的假象。

會後,向老人發放體檢卡和自測表,老人在自測表上填寫癥狀,表格當場就收回。

2017年10月11日

老人參加體檢

80餘位老人到醫院參加體檢,體檢是正規體檢,但所有體檢報告被公司收走,沒有老人知道體檢結果。

2017年10月14日

「專家」到門市講課

門市組織了多場 「防控腦卒中」的「穩客會」,邀請外地「醫學專家」主講,再次強調腦卒中危害,這裡引出「納豆激酶」對治療血栓有奇效。「納豆激酶」與公司銷售的納豆紫蘇籽油軟膠囊有關,是在為後面推銷做鋪墊。

2017年10月16日

會議行銷開始

在亞金大酒店15樓進行的會議行銷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用影片虛假宣傳四位外地「專家」的醫學權威身份;第二部分,由「專家」講解保健品納豆紫蘇籽油軟膠囊,宣稱產品有預防腦卒中的奇效;第三部分,也是最見不得光的部分,四位 「專家」一對一給老人進行「診療」。

我陪同一位老人進入房間,裡面有一位穿白大褂的「專家」。專家手上有一份老人的詳細資料和一份「量身定做」的推銷方案。這些資料都是前期門市聊天過程中了解到的,以及老人自測表格填寫的情況,「專家」根據這些材料通過話術給老人「下猛葯」。

例如,你的情況不太樂觀,體檢報告顯示你有高血壓、經常頭暈,會有腦卒中風險,如果不控制,兩個月內可能中風,中風後要麼死,要麼癱瘓在床連累子女。老人聽完都會害怕,有的老人甚至當場開始顫抖。這時「專家」開始推銷公司的產品納豆紫蘇籽油軟膠囊,不少老人上套。

其實,老人們花8000多元買到的保健品,進價為300餘元,利潤是成本的20多倍,所得暴利則被杭州總部、溫州公司、門市店長、業務員等按比例瓜分。

2017年10月17日

一網打盡

下午1時左右,亞金大酒店15樓會議行銷開始。下午3時5分左右,我將一位老人領進 「專家」房間後,給局裡同事發了一條簡訊:「可以進來了。」

下午3時10分,鹿城區市場監管局40多名執法人員對會場進行突擊檢查,在鹿城區警察民警的配合下,順利將4名外地來的 「專家」和10名業務員控制住,並帶回局裡調查。現場的海報、橫幅、影片材料、錄音都被作為物證帶回。

那時候,另外一組執法人員進入「康瑞祥」溫州行政總部調查取證。

2017年10月18日

涉案人員招認

凌晨3時,14名涉案人員的調查筆錄完成。人證物證面前,這批人員都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據調查,僅10月16日、17日,康瑞祥銷售的納豆紫蘇籽油軟膠囊涉案金額達21萬元,而2017年1至9月該公司銷售金額近800萬元。

此案因涉嫌詐騙被移交給警察機構調查,此役告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