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人出門如何住客棧?早在周代中國的旅館業已很發達

來到陌生城市,上哪找酒店?古代中國人是如何開房的?

中國古代客棧是否也要進行身份登記?

是否會被查水表?

不僅需要,而且查得很緊,沒有「介紹信」只能睡馬路。古代的中國雖然無法資訊化管理戶口,但很早以前就有完整的戶籍制度。為了證明和區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古人發明了「路引」、「門券」抑或「魚符」、「牙牌」之類證明身份的腰牌。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古人的防偽技術是非常差的,因此經常出現假冒的身份證。

大部分古代中國人很少有出遠門的機會,只有少數人有這個需求。

如果是官員、商人出差,或得到官方授權的外事活動,都會持有「符節」或「符卷」,這種「符」、「節」、「卷」等,都是早期入住旅館的身份證明,這些相當於現代的「介紹信」。後來的「驛卷」、「信牌」也都屬於旅行憑證。

當然,在小說裡出現的荒郊野嶺的客棧,比如孫二娘開的人肉主題客棧、李鳳姐開的美女主題客棧,理論上說,由於天高皇帝遠,應該是不需要的。

和現代一樣,客人入住後要進行詳細的身份資訊登記,稱為「店薄」,或「店歷」,要妥善保存,留底備案,逐月定期貨官方查驗。

而且這種登記制度,來客的姓名,籍貫,職業以及到何處去,幹什麽事,都要一一登記在案,官役衙差要時不時地去檢查,一到夜晚不準客人進出,直到天亮方可,規定寺廟和普通百姓家不得收留外鄉人住宿等。《馬可·波羅遊記》中,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在當時元大都(今帝都)看到,所有客棧和旅館的老闆,要將投宿的客人的姓名寫在一個簿子上,注明他們來去的日期和時間,這種簿子每日須交送一份給駐在方形市場的那些官吏。

借問客從何處來?

古代旅館業,在漢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除了官辦賓館外,城市旅館、家庭旅館都出現了。當時城裡的「謁舍」,就是一種城市旅館,這種城市旅館數量很多,分布廣泛,多供做小生意的普通下層人入住,《漢書·食貨志》中謂「方技、商販、賈人坐肆、列裡區謁舍」,就是這個意思。而官辦普通旅館稱為「傳舍」,服務稍好,專用於接待「官差」。

魏晉時期,中國的旅館業被進一步提倡,旅客外出住宿更為方便。晉人潘嶽在《上客舍議》中記述,當時「公私滿路,近畿輻輳,客舍亦稠」,交通發達的路邊,靠近京城的地方,旅館很多。

至於品牌宣傳,古代當然不像銀河之星假日酒店一樣可以看微信公眾平台了解 還可以團購……古代主要靠口碑傳播。古代旅館早已充分考慮了硬體建設,讓客人入住後更覺舒適,以增加客人來源。《上客舍議》稱,「冬有溫廬,夏有涼蔭」,這裡的「溫廬」相當於現代配有暖氣的房間,「涼蔭」則是納涼休閑去處。

古代客棧有哪些種類?

中國古代旅館種類繁多,稱謂不一。由於各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機構建置、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人們對旅館的認識與理解不同,古代旅館在各個時期的稱謂也不盡相同。

商朝後期,為適應走南闖北的商賈的食宿需要,一批「客舍」「客館」相繼出現。秦漢時期設立的「驛傳」則是專供傳送郵件公文和來往官員居住的旅館名稱。

漢代,旅店又有了較大發展,長安城裡修建有140多所「郡邸」,還建造了「蠻夷邸」專供外國使者和商人食宿。

晉代京都到各州的驛道每40裡有「驛」,每20裡有「亭」,不僅供過往官吏食宿,而且也對百姓開放,這就有一點商業旅店的性質了。南北朝時,出現一種新興的旅館——邸店,它是供客商食宿、存貨和交易的場所。其時,洛陽還開設有「四夷館」,招待四鄰各國的貢使和客商。

據考證,「旅館」之稱最早出現於唐代,唐代詩人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曾寫道:「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近夜,萬裡未歸人。」到了宋代,旅館名稱繁多,有四方館、同文館、來賓館、都亭驛等等,並出現了專為客商存貨的貨棧「榻房」。

唐宋以後,旅館的分工和接待對象的劃分更明確,各地出現了專門接待學子的「狀元店」、「高升店」。有專門接待商人老闆的「廣源店」、「萬隆店」;有面向杜甫這樣一直很忙且四處遊山玩水的驢友和一般遊客的「悅來店」、「吉順店」等。

客棧是否分等級與房間呢?

從《周禮》所記來看,早在周代中國的旅館業已很發達,而且似乎是「連鎖式」發展。如周王規定,有「國營招待所」性質的「驛亭」,要求每10裡有「廬」,即簡易房舍;每30裡要設「路室」,以供休息;每50裡的市鎮要設「候館」,候館即可以入住的招待所。

現代流行的城市旅館、家庭旅館,在先秦時已出現,主要有「館」、「寓」、「舍」等。這些旅館等級和功能區別明顯,以供不同身份的旅客入住。

「館」比較高級,用來接待貴賓,如「國賓館」、「諸侯館」,這類旅館都是官辦的。

當時的諸侯國一般都設有這樣的上等賓館,如魯國有「重館」、趙國有「陶丘之館」等。「寓」、「舍」這類旅館則主要為普通商旅服務,以民辦居多,「逆旅」、「客舍」,都屬於這一類。

古代客房亦分出不當的等級,同樣有「豪華間」、「標間」、「多人間」的區別。當然,在古代不是這樣叫的,宋元時期,豪華間叫「頭房」,明清時因為出差官員多住這樣的上等客房,又稱為「官房」;普通或較差的房間則叫「稍房」、「陋室」;多人間則稱為「通鋪」、「大鋪」。一般來說,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天號、地號、人號、通鋪,柴房和馬圈……

房間設施也和當時的GDP增速有關,以清朝為例,民間客店發展既有興旺繁榮的狀況,也有蕭條不堪的情形。康乾時期,《京華百二竹枝詞》中有「客店別名在校場,三元房屋甚排場」之句,足見客店的繁榮;而《老殘遊記》描述清末一家客店的「上房」只是「中間安放一張八仙桌子,桌上鋪一張漆布……」。

客棧內都有哪些職位?

從最低的洗碗工,雜工,小二(跑堂的),廚子,账房(收銀的),掌櫃的,一般就這四種。小二做的活很雜,包括拉客進來,引客人進房,打水,吃飯時點菜,或者送飯菜進客人的房裡,抹台,客人吃完後還要收拾桌子等。有時店子小了掌櫃會兼了账房的工作。

會員能打折嗎?

住滿十天還可以送一天?

古代旅館也會給客人打折,甚至免費。有的朝代強行規定,官辦旅館在特定的時日要免收房費。如宋代,當時的官辦旅館便有免費入住日。《宋朝會要》記載,在趙恆(宋真宗)當皇帝的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遇到嚴冬,當年正月,朝廷便以「雪寒」為由,要求「應店宅務賃屋者,免僦錢三日。又曰‘貧民住官舍者,遇冬至寒食,僦值三日。」

所謂「僦錢」,也就是房費。這記載說得很清楚,官辦旅館(官舍)在雨雪天和「冬至」、「寒食」等日子,應免收房費。此外,在疫病流行時,也有免房費的現象。

《宋史。食貨志》記載:趙禎當皇帝時,有一年京師發生大規模流行病,除了要求免費送醫給藥命外,要求不論官辦旅客還是私營旅館,一律免收房費10天,即所謂「蠲公私僦舍錢十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