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高考全國名校高品質作文模擬題,個個都有真題相

點擊右上加星標時刻關注

01

法治與文明

【關注話題】法治社會 精神文明

【一句點評】正反結合,啟迪思考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8年西北工業大學附中模擬試題)

材料一:農歷2018年元宵節,杭州,街頭淅淅瀝瀝的冷雨裡,執勤交警堅守在各自的崗位,維持交通秩序。一女子深為感動,於是花700元,點50份外賣,送給了這些雨中執勤的交警。

材料二:由蚌埠南開往廣州南站的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停站時,一名帶著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為名,用身體強行阻擋車門關閉,鐵路工作人員和乘客多次勸解,該女子仍強行扒阻車門,造成該列車晚點發車。

請根據以上材料,任選一個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導】

試題由兩則性質相反的材料構成,基本的寫作角度有三:

(1)從兩則材料的交叉點上立意。第一則材料雨中執勤的交警、點外賣送交警的女子,都體現出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二則材料中女子阻攔高鐵關門,則表現為文明的缺失。兩則材料的交叉點是“文明”,考生可以聯繫材料,從正面闡述文明的社會價值,從反面分析文明缺失的危害,用正反對比的方式表現自己的看法。

(2)從第一則材料的關鍵點上立意。第一則材料的關鍵點是雨中交警節日執勤,表現出敬業愛崗、奉獻社會的精神;點外賣的女子,表現出愛心奉獻的精神。考生可以挖掘其本質,闡述其意義,也可以聯繫更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發表自己的意見。

(3)從第二則材料的關鍵點上立意。第二則材料的關鍵點是女子的行為表現出對規則的忽視(或文明意識缺失),因一己私利觸碰規則的底線。考生可以闡述規則的社會意義,也可以分析不守規則的危害等。

02

教育與成長

【關注話題】教育成長 人格精神

【一句點評】貼近生活, 貼近學生心靈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8年湖北武昌市高考模擬試題)

最近,武漢某中學高二年級的1200多名學生,要體驗5天這樣的艱苦生活——風中徒步七小時,倉柯瑞打地鋪睡四晚,洗澡只能用冷水……該校這個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始於1990年,到今年已經堅持了28年。每年的體驗內容略有不同,被老師和學生們稱為“上一堂吃苦課”。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吃苦課’能讓學生了解社會、學會關心他人、提高自理能力。”

這種“吃苦課”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讚其是“人生歷練的寶貴一課”,也有人質疑此舉純屬“為吃苦而吃苦”。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意見。

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導】

這是一則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考生寫作時要充分考慮到試題設定的任務,圍繞“吃苦課”發表自己的看法。根據要求,考生可選擇的立意有以下幾種:

(1)上吃苦課,育棟梁才。今天的孩子是在被家長嬌寵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如同溫室裡的樹苗,經不起風霜雨雪,難成棟梁之材。孟子講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至今仍有重要意義。

(2)上吃苦課,重在實效。“吃苦課”當然要“吃苦”,但是切忌讓孩子“為吃苦而吃苦”,要讓他們理解“吃苦課”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上“吃苦課”,要收到培養孩子堅強意志、環境適應力、耐挫抗壓能力的實際效果,要避免空殼的“吃苦課”。

(3)吃苦教育,勢在必行。長期以來“再苦,不能苦孩子”“賞識教育”等教育觀念大行其道,家長的過分關愛使相當一部分孩子精神缺鈣,怕受苦,怕挫折,無擔當,這已經不是家庭小事而是沉重的社會問題。在廣大青少年中進行吃苦教育,磨煉意志,勢在必行。

03

為人處世

【關注話題】謙虛處世 禮讓待人 熱情報國

【一句點評】傳統文化, 高考熱點。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18年雲南昆明市高三聯考試題)

動莫若敬,德莫若讓。——《國語》

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 ——歐陽修《易或問》

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陸遊《感事六言》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陳壽《三國志》

為什麽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

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並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導】

作文命題切合2018年《考試說明》作文樣題,既給考生作文立意的自由,又作了必要的限制,作文立意要特別注意“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並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的任務要求。具體操作時注意以下三點:

(1)弄懂名句含義。例如“霜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詩人雖年事已高、雙鬢雪白,憂時報國的赤誠之心卻始終不變;“為什麽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以形象的設問,寫對家國、故土的依戀之情。

(2)把握名句關係。這裡的“關係”指名句之間內容上的聯繫點、關聯性。如與,都涉及愛國情、報國志等;與,都涉及人的處世態度——謙虛處世,戒驕戒躁;與,都涉及道德自修,強調謙敬、禮讓的價值等。

(3)突出文化品位。這則作文試題,選擇古詩文名句為材料,具有濃鬱的文化色彩,因此,考生作文既要寫出時代感、新鮮味,又要重視文章的文化品位。行文過程中,可引述與試題材料性質相同或相反的名句材料,還可以引述與試題材料性質相同或相反的名人、典故等,以表現文章的文化底蘊。

04

人性與情懷

【關注話題】悲憫情懷 人性之光

【一句點評】材料內含豐富,引發考生多角度思考。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鄭州外國語中學高考模擬試題)

網絡上一張照片受到廣泛關注,其內容是:下雨天,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一位母親用左手為孩子擋雨,而她的右手舉著傘,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老大爺是一個流浪漢,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

請針對這件事,選擇合適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

要求:明確文本,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導】

試題要求考生針對材料,發表意見看法,這是審題、立意、行文必須落實的要求。以下幾個角度可供參考:

(1)悲憫情懷,人性靈光。人之所以高貴,不在於金錢、權勢,而在於具有善良的品性、悲憫的情懷,對待弱者不僅要具有同情心,而且有幫助的實際行動。這便是人性之善,這便是人性之光。

(2)以身垂范,教育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媽媽的善舉,在溫暖流浪漢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人格、德性的楷模,在潛移默化中把人性之善傳給了孩子。

(3)奉獻愛心,和諧社會。曾幾何時,一句“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唱遍了大江南北。其實,這首歌裡所倡導的奉獻愛心的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永遠都是和諧社會的正能量。

05

時代脈搏

【關注話題】改革開放 自強自信

【一句點評】高端大氣,切合時代發展脈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鄭州市2018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一次品質預測)

2017年11月12日,成績優異的湖南高三學生小羅因成績波動被批評並被要求通知家長,在辦公室將班主任刺死。

小羅(同上文)的成績足以考上一所重點大學,但他只想考取一所二本學校。他的解釋是:“我只想過輕輕鬆松的生活。”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中國現代教育家陳鶴琴)

寧吃高考苦,不留終生憾!(某校高考勵志口號)

我是教師/我拒絕把我比作靈魂的工程師……不要給我戴上神聖的光環/再用世俗的眼光把我的人格蔑視貶低……(網絡流行詩《我是教師,我拒絕》)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

讀了上面六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則為基礎確定立意,並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適時聯繫,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導】

試題的命製沿用了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Ⅱ的思路,在選材上進行了創新,改名言警句材料為事件、名句、詩句的混合。考生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深入思考,理解材料。理解材料,就要弄清材料體現的話題,分析材料的思想本質。如材料體現的是教育、師生關係、校園暴力等話題;表現出當前師生關係中存在緊張甚至對抗的矛盾關係,高中生因學習壓力而存在行為偏激,甚至導致違法犯罪等現象。

(2)認真審題,落實任務。落實任務要求,主要指考生作文必須落實“以其中兩三則為基礎確定立意,並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適時聯繫,寫一篇文章”的要求。結合,可談學校教育、師生關係等;結合,可談人生價值、人生追求、奮鬥、拚搏等;結合,可談對教師、對教育工作的認識;結合,可談家庭教育。

(3)辯證思考,全面分析。分析問題,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表達觀點,不可絕對、片面。如寫談學校教育、師生關係,對材料的分析,要認識到這個悲劇事件是有多方面因素累積而成的,可以指出某一方面的教訓,卻不能簡單地把事件的原因歸結為某一方,如“小羅因成績波動被批評並被要求通知家長”等。引入材料,則應該認識到陳鶴琴這樣講,意在強調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不能因為這句話,就完全忽視學生成長中自身因素的作用等。

最近微信又又又又改版了

記得讀完文章後點“好看”哦!

愛你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