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退出8000萬噸!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完成過半

  1-7月,全國煤炭產能共退出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

  1-7月,全國煤炭產量19.8億噸,同比增長3.4%;

  截至目前,全國30萬噸以下的煤礦比2015年底減少2800多處;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增加了200處左右。

  8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產業結構優化更新有關情況。

  煤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如下:

  第一,大力破除無效供給。

  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嚴格執行了品質、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倒逼落後產能和不達標煤礦全面退出。同時,適當提高了南方煤礦產能退出標準,按照嚴格執法關閉一批、實施產能置換退出一批、通過改造更新少量提升一批“三個一批”的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第二,有序釋放優質先進產能。

  經濟發展需要能源保障,要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在去產能的同時,一定要擴大優質增量供給。

  堅持通過周例會、月通報等辦法,積極推動建設項目合法合規,對依法處理到位、具備相關條件的煤礦項目,協調加快辦理相關手續,實現依法建設和生產。

  同時督促山西、陝西、內蒙古幾個重點產煤省區增產增供,鼓勵賦存條件好,安全有保障,機械化水準高的生產煤礦核增產能,持續增加有效供給。

  第三,統籌做好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工作。

  針對今年以來能源需求快速增長,異常氣象頻發等一些新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強化運輸協調保障、積極推動中長期合約簽訂和履約,加強市場預期引導和市場監管等措施,保障市場穩定供應,促進價格合理回歸。

  1-7月,全國煤炭產量19.8億噸,同比增長3.4%;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1.1億噸水準,比去年同期高出1300萬噸,可用天數大概是18天。環渤海五港存煤處於高位,市場供需總體平衡,煤價穩中趨降。

  截止目前,全國30萬噸以下的煤礦比2015年底減少2800多處,下降大概50%,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增加了200處左右,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的主體,行業供給品質和效率在大幅提升。

  目前煤炭行業雖然取得了去產能的顯著成績,但是仍然處於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高品質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需要繼續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努力實現行業高品質發展。

  第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推動產能出清、債務出清和“僵屍企業”出清。

  第二,要堅持破立結合,先立後破的原則,有序釋放優質先進產能,不斷增強安全、清潔、高效、穩定的煤炭供給能力。

  第三,要強化土地、環保、能耗、安全理念,不斷提升煤炭行業法治化水準。

  第四,要加快推進煤電聯營和轉型更新,進一步健全完善產能置換、中長期合約、應對煤價異常波動等一系列的長效機制,為煤炭行業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破除無效供給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特別是去產能深入推進和“僵屍企業”出清,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逐漸形成,供需結構更趨協調平衡。

  一是深入推進結構性去產能,行業供求關係明顯改善。

  2018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

  1-7月,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

  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

  去產能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供求關係顯著改善,企業效益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

  二是將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認真做好分類處置。

  有關方面采取多種方式,不斷加大處置力度,“僵屍企業”出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各級法院針對破產審判能力不足的問題,大幅增設了清算和破產審判庭,推動依法破產結案數量顯著增長。

  三是積極穩妥去杠杆,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據近期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杆率已連續6個季度環比下降。

  另外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市場化債轉股穩步推進,從已經落地的雲南錫業、中船重工等項目看,債轉股降低了企業財務負擔,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

  大力培育新動能

  一是創新驅動發展勢頭不斷增強。

  新產業增速加快,增速明顯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準。適應消費和產品更新的新產品增長較快。1-7月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68.6%和21%。

  二是產業轉型更新效果明顯。

  國家製造業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批複建設集成電路等7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重組整合加快推進,企業集中度和現代化水準進一步提高。

  以煤炭行業為例,目前從事原煤生產的規模以上企業比2015年減少33.6%,戶均產量提高8萬噸左右,現代化煤礦的數量明顯增多,智能化開採得到推廣。

  三是各領域補短板順利推進。

  2017年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突破140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重點工程全面啟動,災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建設全面實施,西成、渝桂等一批鐵路重大項目建成運行。

  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今年又推出一大批新舉措,預計全年降成本1.1兆以上。

  一是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推出一系列支持創業創新和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減稅措施;

  取消或停征了一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會費。

  二是多措並舉降低要素成本。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資、人工、用能、物流成本,持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符合條件的地區進一步下調工傷保險費率;

  規範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大力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

  全面推進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精簡中央定價港口收費項目,規範市場自主定價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

  三是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商事制度明顯簡化,企業創設成本大幅降低;加快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推行“互聯網+政府服務”,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更新

  一是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上半年,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同比增長3.2%、6.1%和7.6%,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5.3:40.4:54.3,三產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對增長的貢獻持續在提升。

  二是工業轉型更新加快推進。

  1-7月,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和8.6%,明顯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

  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低0.7個百分點。

  三是企業效益大幅增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極大地改善了供求關係,推動工業產品價格合理回升。

  企業效益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

  下一步,將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力度,打通去產能制度梗阻,堅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不斷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

  來源:中國煤炭網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