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次血液凈化,至少延壽10年」,真的嗎?

「血液黏稠」是很多人掛在嘴邊的詞兒,從字面上看,很容易聯想到血液變稠變黏了,就會流得慢,容易發生血栓,進而堵塞血管。一些科普文章也強調:老年人清晨應喝一杯水,有助於稀釋血液,預防心腦血管病。還有人說,夏天到了,血液容易變稠等等。總之,血稠不是個好事兒,應該想辦法解決。

近期朋友圈內出現一種血液凈化的方法解決血液黏稠,並且宣稱通過一次血液凈化,至少延壽10年。這是真的嗎?

「血液黏稠」這個讓普通百姓害怕且重視的指標,在醫生看來並不那麼重要,他們在判斷患者病情時,從來不把「血液黏稠與否」當作標準。「血液黏稠」是老百姓的通俗語言,醫學上血黏度是一項血流變學指標,但是這項指標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可信性有限,意義有多大,要結合病人其它情況綜合判斷。

影響血液黏稠度的因素有紅細胞、血小板、纖維蛋白原、血脂和血糖等許多指標。所謂「血稠」的人有很多,但是未必就會發生血栓,因為血栓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血管本身沒什麼問題,血管壁很光滑,那麼血液黏度再高,也未必堵塞血管。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血脂、血糖和血壓過高,就會使血管內皮損害,使血管壁的內膜粗糙,形成粥樣硬化,使血管彈性變差,這才是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的重要因素,所以醫生更關心的是血脂、血糖和血壓三大危險因素。除此之外,吸煙、超重(肥胖)也是血栓性疾病的發病因素。

至於用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辦法,老年人多喝水是有好處的,也有利於腎臟的排泄功能。但是從稀釋血液的角度,只能說有作用,不解決根本問題,不必太迷信於此。

有人說夏天血比較稠,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血液濃縮,因為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大。另外,體檢很容易出現血稠的結果,這是因為一般的體檢都要求空腹,有些人因此連水都很少喝,空腹十幾個小時的結果是化驗單上血色素高、紅細胞數多、壓積也高,也就是所謂血稠了。

再說說網上所說的解決方法,血液凈化工程其實就是醫院內應用的血液凈化技術,俗稱「透析」。是指利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經過一定程式清除體內某些代謝廢物或有毒物質,再將血液引回體內的過程。

血液凈化技術包括用於治療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後續衍生技術, 如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血液灌流或吸附、血漿分離及治療技術,治療疾病範圍也已延伸至多種非腎臟疾病, 如危重病患者多臟器功能障礙(MODS)、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中毒等。

朋友圈內所說的血液凈化功能,其實就是指血液凈化技術中的吸附及血漿分離功能。

血液凈化技術中的吸附治療技術是利用一些化學物質的理化特性, 將其製成吸附材料, 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吸附清除血液中物質。血液引出後首先進入血漿分離器將血液的有形成份(血細胞、血小板)和血漿分開,有形成份輸回患者體內,血漿再進入吸附器進行吸附清除其中某些特定的物質,吸附後血漿回輸至患者體內。

目前發展較為迅速, 主要應用於4 個方面。

一是人工肝支持治療:利用活性炭及樹脂的非吸附特性, 可有效吸附清除肝功能衰竭時血液中蓄積的水溶性及蛋白結合毒素。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統基本以此為核心技術。

二是膿毒血症吸附治療:去除膿毒血症患者體內的致病性物質。

三是免疫吸附治療:這類治療主要為針對性清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性抗體, 如葡萄球菌A 蛋白吸附柱,已廣泛應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症肌無力、移植術前及術後高危患者的處理及脂蛋白腎病的治療。

四是針對尿毒症患者體內β2-M 的吸附柱和針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吸附治療: 已進入臨床使用。

目前對於罹患相關疾病的病人進行血漿吸附治療,一般建議在三級甲等醫院的血液凈化中心進行。

對於正常人,即使通過此項技術,進行血漿的吸附,減少體內血液的部分血脂,只是相當於少吃一頓飯而已。換句話說,做完此項治療,正常吃一頓飯,腸道吸收營養物質進入血液後,血液內的各項指標,比如膽固醇、血脂等等,基本上與治療前沒有較大區別。

應對高血脂,目前比較靠譜的還是通過長期的飲食調整及必要的藥物幫助進行控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