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奧會首次實現“分鐘級”氣象預報

對氣象的精密監測、精準預報和精細服務,是歷屆冬奧會成功舉辦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2022年冬奧會由於舉辦地氣候條件與往屆差異較大,更是面臨國際上尚未解決的多個天氣難點。

北京冬奧會延慶、張家口賽區位於山區,海拔高、溫差大,對於賽事天氣預報來說,會面臨山區複雜地形下“一天變四季”“十裡不同天”的考驗,站點預報以及常規的網格插值預報難以滿足賽事保障需求。特別是雪上項目賽道風場突變性強,太陽多曬一會兒,或一朵雲飄過來,都會讓風發生變化。

冬奧天氣科技突破團隊歷經四年突破,自主研發多項關鍵技術,支撐北京冬奧會對天氣保障提出的“一場一策”“一項一策”要求,努力將客觀化、自動化的天氣預報做到“百米級、分鐘級”。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項目(天氣)負責人、北京城市天氣研究院副院長陳明軒介紹,每個賽場的地形和小尺度山地天氣特徵差異都很顯著,因此需要根據不同賽場的地形、天氣特點以及賽事舉辦安排等,進行針對性的天氣保障服務,這就是“一場一策”。另外,冬奧會不同雪上項目對天氣條件和潛在天氣風險閾值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賽事和賽程安排進行針對性的天氣保障服務,這就是“一項一策”。

“準確的預報,來自於實地調研和多年冬訓積累的經驗、高精尖天氣探測設備,以及‘百米級、分鐘級’天氣預報等硬核技術的強力支持。”北京冬奧天氣預報團隊的預報員說。

為更好服務此次冬奧會,天氣部門首次在我國中緯度山區實現“超精細複雜山地三維、秒級、多要素”冬奧天氣綜合立體探測,包括地面自動天氣站觀測、測風雷射雷達的三維風探測、雲雷達的雲探測,以及風廓線雷達的垂直方向風速風向探測、微波異塵餘生計的垂直方向溫濕度探測等。

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國天氣科技創新首次具備“百米級、分鐘級”精準預報能力。往屆冬奧會期間,客觀天氣預報基本以千米網格為主,時間更新頻率是半小時至1小時;在國內,目前高精度數值氣象預報模型的網格距最高是3公里,時間更新頻率基本是1小時或者3小時。“北京冬奧會高精度天氣預報的空間網格距最高是67米,時間更新頻次最高是10分鐘。精細化天氣預報達到了質的飛躍。”陳明軒說。

高精度數值氣象預報模型、多源天氣數據快速集成融合模型、人工智能天氣預報模型等關鍵技術方法陸續研發成功,構建了冬奧天氣“百米級”預報技術體系,實現了冬奧山地賽場的0至10天“百米級”網格天氣預報,以及冬奧關鍵點位0至10天定時、定點、定量天氣預報,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人工智能天氣預報技術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冬奧會天氣服務保障中獲得應用。“冬奧會天氣保障服務需要0至10天內的高精度天氣預報作為支撐,既有的現代數值氣象預報模型和傳統的技術方法有時存在較大誤差。”陳明軒介紹,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海量的預報數據和天氣觀測數據進行“再解讀”,實現客觀天氣預報的“再訂正”,進一步提升了冬奧天氣預報的精準度。(經濟日報記者 郭靜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