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找真相 | 不粘鍋有毒,還致癌?

不粘鍋一直讓人又愛又恨,它方便好用,但隔三差五便有人說「不粘鍋致癌」。最近上映的一部紀錄片,更是把不粘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紀錄片《The Devil We Know》(圖片來源:IMDb)

按照紀錄片的說法,生產不粘鍋需要用到一種原料——PFOA,也稱C8。這種物質不僅在環境中廣泛存在,而且具有致癌性。

相關文章截圖(圖片來源:weixin.qq.com)

於是我們有了兩個問題:一方面,PFOA是否真的那麼可怕;另一方面,如果PFOA有毒,會不會出現在不粘鍋裡,縱使不會,不粘鍋存在其他的安全隱患嗎?

PFOA指全氟辛酸,是一種運用廣泛的工業原料。

上個世紀末,美國杜邦公司的員工指責公司故意隱瞞全氟辛酸的危害,他們認為,長期接觸全氟辛酸,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畸形和癌症。隨後各國政府、衛生組織都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研究分為兩個方向。

第一,動物實驗,把小鼠投入到高劑量的全氟辛酸環境中,觀察它們的變化,結果顯示,全氟辛酸暴露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而且不止一種,肝臟、乳腺、胰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第二,人體實驗,但因為倫理等方面的原因,與人有關的研究要少得多。有學者調查了全氟辛酸汙染社區的人群,數據顯示,他們血清中的全氟辛酸含量遠比正常人高,與此同時,他們的癌症發病率與全氟辛酸含量存在正比例關係。

說完了壞消息,我們再來說說好消息。

首先,普通人血清中的全氟辛酸含量遠比職業暴露、被汙染人群低。美國全國性健康和營養調查1999~2000年的數據顯示,普通人平均平均全氟辛酸血液濃度為5.2ng/mL,而杜邦公司華盛頓工廠附近居民的血液濃度平均值為 32.9ng/mL,職業人群中最高者則達到了6.4μg/ml,相差了幾個數量級。

其次,隨著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對杜邦公司發起訴訟,2006年起,主要生產商同意對全氟辛酸進行管制,計劃到2010年,將全氟辛酸的工廠排放和產品含量水準降低95%。

到了2012年,杜邦公司宣布找到了無需全氟辛酸、生產不粘鍋的方法;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從2000年至2010年間普通人群的全氟辛酸血液含量降低了40%。換句話說,全氟辛酸屬於已經接近被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最後,在致癌物方面,最權威的莫過於國際癌症機構(IARC)。根據IARC的劃分,致癌物質有三個等級:

  • 1類,存在明確致癌性,比如酒精、煙草、陽光,只要接觸時間足夠長,一定會因此罹患癌症;


  • 2A類,對人體存在理論上的致癌性,但是實驗證據較為有限,還不能確定;


  • 2B類,比2A類更低,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一定的致癌性,但是證據不過充分、對人類的影響十分不確定。截至本文寫作之時,全氟辛酸仍然被放到2B類。

所以還是那句話,與其在意這些並未得到證實的致癌物,不如戒掉煙草、酒精這些已經得到證實的致癌物。

當然,相信看到這肯定有讀者仍然不放心,縱使不確定,最好還是少接觸。——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全氟辛酸是怎麼跟不粘鍋產生聯繫的。

不粘鍋分為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含有特富龍塗層的,特富龍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PTFE)。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聚合物。為了讓原料發生聚合反應,必須將原料製成溶劑,傳統上所使用的溶劑,正是全氟辛酸。隨後,聚四氟乙烯被塗到鍋具表面,再接著廠家會對鍋具進行烘烤,理想情況下,全氟辛酸會因為高溫而揮發。也就是說,一口合格的不粘鍋,不會存在全氟辛酸殘留。

實際上,因為全氟辛酸的安全性問題,國內曾在2004年組織過大規模的調查,對浙江、廣東、上海等5個省市15家企業生產的265種不粘鍋進行抽檢,都沒有檢測出全氟辛酸殘留。

那麼,在使用過程中,全氟辛酸會不會從不粘鍋塗層中跑出來呢?

也有學者研究過這個問題,結果表明,即使在極端加熱的情況下,從聚四氟乙烯中跑出來的全氟辛酸也極低——即使存在全氟辛酸汙染,不粘鍋塗層也不會成為主要汙染源。

最後一個問題是,不粘鍋存在其他的安全隱患嗎?

極端情況下,有研究顯示,對不粘鍋長時間乾燒、加熱到350°C,聚四氟乙烯會分解,形成小顆粒和其他氣體性的汙染物,損傷呼吸道。不過,日常烹飪不太可能產生這樣的高溫。花生油、大豆油的冒煙點在160°C左右,即使耐高溫的棕櫚油,冒煙店也只有230°C。超過這個溫度,油脂就會冒煙、分解,形成複雜的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本身就對健康不利。

總之,不粘鍋是安全的,雖然使用起來要小心一些,盡量使用木製菜鏟、不要高溫烹飪、出現塗層破損最好儘快更換。

參考文獻

[1]BARRY V, WINQUIST A, STEENLAND K.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Exposures and Incident Cancers among Adults Living Near a Chemical Plant[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3, 121(11–12): 1313–1318.

[2]BEGLEY T H, WHITE K, HONIGFORT 等. Perfluorochemicals: potential sources of and migration from food packaging[J].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05, 22(10): 1023–1031.

[3]VIEIRA V M, HOFFMAN K, SHIN H-M等.

Perfluorooctanoic Acid Exposure and Cancer Outcomes in a Contaminated Community: A Geographic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3, 121(3): 318–323.

[4]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說 符合國家強製性標準的不粘鍋產品可放心使用[J]. 監督與選擇, 2006(03): 59.

[5]特富龍不粘鍋檢測證據顯示產品安全[J]. 有機矽氟資訊, 2006(01): 30.

[6]US EPA O. Supporting Documents for Drinking Water Health Advisories for PFOA and PFOS[EB/OL]. US EPA, 2016-05-18. (2016-05-18)[2019-04-11].

[7]市場主要不粘鍋未發現PFOA殘留_消費市場_財經縱橫_新浪網[EB/OL]. [2019-04-11].

[8]Nonstick Science | HowStuffWorks[EB/OL]. [2019-04-11]. https://home.howstuffworks.com/nonstick-cookware2.htm.

[9]Teflon 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EB/OL]. [2019-04-11].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

作者:趙言昌

蝌蚪五線譜

專註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互聯網科學傳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