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處理沒有把握的展品?——博物館展出贗品所引發的爭議

最近,某微博用戶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組由上海觀複博物館收藏的壘絲鑲紅藍寶石蝴蝶形金步搖,引發了一部分文物愛好者的關注。其中,一些網友對其歷史真實性產生了質疑,認為此件器物僅僅是一件仿古工藝品,屬於贗品。對此,有網友指出,博物館並沒有對其年代進行標注,並不能算是贗品。但也有網友表示將這些沒有把握的展品進行展示可能會造成一些誤解。

微博截圖

這不是博物館第一次出現贗品疑雲了,那麽對於這些沒有把握的展品,博物館又是如何處理的?

真假不重要,展覽偏重文化與藝術?

其實早在2015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首次與私人博物館——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與藝術展” 便也引起了同樣的爭議。

此展覽聲稱精選華達展品90余件(組),還遴選青銅器博物院珍藏的隋唐至明清佛造像50余件(組),從造像風格上可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大類,材質涉及銅、石及絲織品等。觀眾觀察發現,展覽中有一部分展品的標示牌上明確寫著收藏部門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而且文物上均有年代;而另一部分收藏部門為“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的展品,標示牌上卻沒年代,也沒標明是否仿製品。一些觀眾、專家表示“除了青銅器博物院的展品為真文物外,這家私人博物館提供的展品幾乎全是'路邊攤貨'。”

“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與藝術展”展廳(來源:華商網)

面對專家、觀眾的質疑,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負責此次展覽的相關負責人說:“對佛像來說,真假不是很重要,年代也不是很重要,我們是佛教文化與藝術展,所以偏重的是文化與藝術。”這位負責人說,他們並沒有對華達的藏品進行斷代,所以標示牌上也沒有注明年代,只是看重他們藏品的造像藝術很精美。而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展出的藏品均為私人收藏,“可能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我們是藝術博物館,不是文物博物館,所以不能保證全部都是真的。”這位負責人說,“而且我們標示牌上也沒有標明年代。”

判定為贗品,未來將不再展出

美國聖經博物館也同樣面對這樣的質疑,其所收藏的16片死海古卷殘片也被學者質疑並非真跡。

死海古卷成書日期約在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世紀之間,抄寫在羊皮紙或莎草紙上,是目前發現最早期的希伯來文舊約聖經抄本。現存的死海古卷由約10萬片殘片組成,大多數的殘片都被保存在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

根據《今日美國》報導,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聖經博物館在去年開幕時,擁有並展示了16片死海古卷的殘片,不過它們附帶的說明標簽稱展品的真實性尚在確認中。由於此前的研究對它們的真實性提出種種質疑,2017年4月,博物館主動將收藏的16件“死海古卷”殘片中的5件送往德國的聯邦材料研究與試驗研究所進行檢測。

美國聖經博物館館藏死海古卷

(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而實驗室的檢驗結果認為,聖經博物館送驗的5片殘片的“物理特徵並不符合死海古卷真跡的特徵”,代表這些殘片極有可能是仿冒品。對此,博物館館長傑弗裡·克洛哈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我們曾經希望檢測能得出不同的結果,但這是一次教育公眾認識到驗證稀有聖經文物真實性的重要性、檢測過程的詳細程度以及我們對透明度的承諾的機會。作為有責任傳承文化傳統的教育機構,本博物館堅持並遵守有關藏品保護、研究和展出的所有博物館及道德準則。”並決定即日起不再展示這些已被認定是贗品的殘片,並改用其他殘片替代展示,同時也會繼續鑒定其他11片殘片的真偽。

英國《獨立報》指出,這些殘片之所以能夠被發現是贗品,受聖經博物館委託對這些殘片進行研究的學者們功不可沒。其中一名學者戴維斯教授表示,他主要負責從古卷抄寫技術與殘片的物理組成來鑒定真偽。在經過檢查後,他相信在這16片殘片當中,至少有7片可能是現代的仿冒品。

標注清楚, 人氣贗品巧利用

大英博物館藏也有一件很吸引人的贗品——水晶頭骨,被稱為“阿茲特克的死亡象徵”(Aztec symbol of death)。由於對神秘起源的好奇和對超現實力量的崇拜,公共機構和獨立藏家都很喜歡收藏水晶頭骨。有人認為這些頭骨是在幾千年之前就出現了,並且具有治療效果。還有人認為它們的存在證明了外星人曾到達過阿茲特克地區。儘管聽上去挺美的,科學證明這些頭骨既不創作於遠古時期,也沒有超凡神力。電子顯微鏡證明這些頭骨是在19世紀用現代工具製成的,並且因為在官方的考古記錄中並沒有檢索到任何一件頭骨的發掘資料,大英博物館認為它們都是贗品。

“阿茲特克的死亡象徵”頭骨,大英博物館。

Photo by James Mitchell, via Flickr.

儘管博物館認為作品是假的,他們還是在官方網站上保留了對頭骨的介紹。網頁上並沒有出現“假”或者“偽造”之類的字眼,只是說頭骨“不是一個真正的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品”,以及“不是來自和墨西哥的古代交易系統有關的資源”。博物館還說明,這件頭骨並沒有超現實作用,並希望觀者通過頭骨了解更多的阿茲特克文化。

THE END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博物館裡的藏品都是真品,是文物,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博物館條例》明確規定,展品以原件為主,使用複製品、仿製品應當明示。

如觀複博物館、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這般,將沒有把握的展品在沒有明確標注的情況下在博物館進行展示,會對參觀博物館的觀眾產生誤導,使觀眾喪失對博物館的信任,從而影響博物館展示、教育功能的實現。同時,這兩件案例中都涉及到非國有博物館,也需要博物館行業對如何從根源上加強對其的規範化管理進行思考,尤其是對非國有博物館收藏的藏品進行認證、鑒定以及監督。

正如美國聖經博物館館長傑弗裡·克洛哈所說,作為有責任傳承文化傳統的教育機構,博物館應該堅持並遵守有關藏品保護、研究和展出的所有博物館及道德準則。對於被確定為贗品的文物,博物館應及時對此進行處理,比如停止展出,也或者通過清晰地標注,對其加以利用以實現博物館的目的與功能。

文章整理自《博物館辦展收藏品皆為贗品 專家:假的看不下去》、《死海古卷殘片是贗品? 美聖經博物館撤架》、《當館藏中發現贗品時,博物館都是如何處理的?》

編輯:大偵探#Double L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