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行業巨頭到“信息販子”,智聯招聘的沒落用了5年

近日,智聯招聘“高調”的重回公眾視野。一起由“智聯招聘”員工參與、致使16萬餘份個人簡歷外流並在淘寶銷售的案件,引起了新一輪“信息安全”大討論。

而事實上,即使員工不私下售賣簡歷,用戶的簡歷也會被智聯招聘官方賣出,唯一的不同,只是售賣價格有高有低。

進而有記者實測發現,通過智聯招聘找工作,不僅個人信息安全難保障,不斷接到騷擾電話;想要銷號更是難上加難,填寫的簡歷刪不掉,也不能注銷账號。

案件曝光前一個月,恰好是畢業季,有個學妹找工作,在校友群裡尋求幫助。一個北京的學姐說可以用BOSS直聘,另一個成都的學姐說可以上獵聘,大家都沒有推薦智聯招聘。

一個網絡招聘平台,大家找工作的時候想不起,反倒成了信息洩露的反面案例,有點令人唏噓。

但智聯招聘以前是風光過的,5年前的畢業季,應屆畢業生們在選擇招聘平台的時候,幾乎只會選擇兩個平台:智聯招聘、前程無憂。

從業界巨頭到“信息販子”,智聯招聘用了5年時間。

信息洩露

或是智聯招聘的“互聯網原罪”

據中國消費者報消息,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一份簡歷的出售價格為5—6元不等。

7月10,智聯招聘發布聲明回應稱,2018年6月,此案最早由智聯招聘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淘寶網絡上有售賣簡歷的行為,並於第一時間報案,積極協助警察機關進行調查。2018年8月,智聯招聘上海分公司銷售人員盧某和王某被警察機關帶走。

報案的是智聯招聘自己,但報案的原因,並不是“售賣簡歷”,而是“私下售賣簡歷”。也就是說,用戶的簡歷不被員工賣掉,也早晚會被公司賣掉,用戶信息依然會被洩露。

智聯售賣簡歷有自己的公司流程,按照公司的正常流程,銷售人員去找有招聘需求的公司,雙方簽署《服務合約》,對方繳納服務費用後,公司會提供網站簡歷庫下載的用戶名和初始密碼給對方,對方在已開通的權限內對簡歷庫的個人簡歷進行下載,公司每份簡歷對外的市場報價是50元。私下將價值50元的簡歷5元錢賣出,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

2017年8月16日,智聯招聘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財年財報。財報顯示,2017財年全年,智聯招聘的總營收為19.147億元人民幣,其中,在線招聘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3%至16.09億元,佔總營收的84%。

但對於用戶來說,不管50元還是5元,信息洩露的本質不會改變。對於智聯招聘來說,用戶的隱私保護,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公司能不能賺到錢。

後期的報導也應證了這一點,7月11日,新華網發文稱,記者在實測智聯招聘,投遞了“加密簡歷”。智聯招聘提示“加密後,未投遞企業將不會找到你”。但在隨後的半個月,記者每天都接到多個電話,其開篇無一例外都是“您最近在找工作嗎?”然而只有最初幾家公司記者主動投過簡歷,其余公司均未投遞。

不堪其擾後,記者嘗試刪除個人信息。操作中發現,在智聯招聘填寫的簡歷信息不能完全刪除。智聯招聘提示稱“個人必須保留一份簡歷,以防止誤刪簡歷”。

記者又嘗試注銷账號,但在官網和App均未找到注銷入口。究竟如何才能刪除账戶?智聯招聘官網的“常見問題”給出了答覆:“很抱歉,本網系統目前並不支持此項功能。”

此外,智聯招聘還有“過度索權”之嫌,使用智聯招聘App需要用到無線數據、通知、照片、位置、通訊錄等權限。

過度索取用戶信息,並將免費獲取的信息共享、售賣給第三方,並以此獲取巨額利潤,幾乎成了各類互聯網平台的“原罪”。

此前深藍財經曾報導過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在用戶注冊、詢價時免費收集用戶信息,又將其進行售賣。2018年,汽車之家靠銷售線索獲得了96億元的收入,佔總收入四成。

汽車之家收集信息靠的是一份非常容易被忽略,而且用戶不同意就無法使用平台功能的“免責聲明”。智聯招聘也是如此,智聯招聘給出的“免責聲明”明確寫道:

收集的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可能與數據分析公司、廣告服務公司等業務合作夥伴分享;

當把簡歷放入其數據庫時,使用者應已意識到這種風險並同意承擔,智聯招聘不承擔法律責任;

即使注銷账號,智聯招聘仍會保留使用者的部分個人數據,使用者刪除了已分享的信息後,平台仍對他人公開等。

同時智聯招聘希望使用者理解網絡上不存在“完善的安全措施”。

這一紙聲明,就等於用戶無償將自己的個人信息,送給了智聯招聘。智聯招聘還可以把用戶的信息拿給第三方,且不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即使用戶想要注銷账號,智聯招聘還可以繼續“保留”信息,甚至還要讓用戶“理解”。這樣的要求,實在十分傲慢,甚至已經是耍流氓了。

再加上如今各種所謂“大數據公司”的介入,一個簡單的框架植入就可以將一個APP上的信息,分享給這個用戶使用的所有APP了。用戶隱私,無處遁形。

而智聯招聘所涉及到的“員工參與倒賣信息”,也早已成為當數據洩露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

360安全《分析報告》指出,當前政企機構數據洩露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別為:網絡攻擊、內鬼竊取、內部人員操作失誤。

從2018年政企機構重大數據洩露事件來看,外部攻擊導致的洩露約佔一半;內部人員違規操作及主動洩露佔16%。

用20年的時間,成為行業巨頭

智聯招聘是互聯網行業“老炮兒”。

1994年,幾個英國的獵頭顧問串班了一家獵頭公司,這正是智聯招聘的前身。當時,互聯網行業還是一片藍海,還要再過4年才有騰訊、再過5年才有阿里、再過6年才有百度。

1997年,智聯招聘正式成立,2002年創始人退出,劉皓出任CEO,開始了瘋狂擴張的道路。

智聯招聘先後經歷五輪融資:

2000年,蘭馨亞洲注資300萬美元;

2004年,歐洲某公司注資200萬美元投資;

2005年,聯想創投和智基創投注資770萬美元;

2006年,Seek公司投資2000萬美元;

2008年,麥格理集團與Seek聯手注資約1.1億美元。

一邊大筆融資,一邊拚命“燒錢”跑馬圈地,為了拚流量智聯招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成立之初,連續12年虧損,2008年的虧損額達到1.7億元。

成功在互聯網招聘行業佔據一席之地後,智聯招聘卻曝出一件奇葩事。2010年7月23日至26日,智聯招聘的員工先後收到四封郵件,涉及公司的8位高管,分別來自公司兩派高管團隊。頗為戲劇性的是,他們在郵件中輪流宣布開除對方職務,引來業界一片嘩然,智聯招聘也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內憂外患、業績虧損、工資發放都成了問題。

3個月後的2010年10月,郭盛臨危受命,出任智聯招聘新任CEO。郭盛上任後,帶領智聯招聘扭虧為盈,也帶領智聯招聘成功上市。

2014年6月12日,智聯招聘宣布其首次公開募股,上市地點為紐交所,以每股13.50美元發行561萬股ADS,募資總額為7570萬美元。當日,智聯招聘收於14.6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52%。

雖然比起自己的競爭對手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上市晚,市值低。但其上市速度之快卻是當時的中概股之最——從第一次提交文件到掛牌交易隻用了36天。按2013年每月的平均日活計算,智聯招聘網站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招聘網站;按2013年營業收入計算,智聯招聘也已經成為國內第二大網絡招聘服務提供商。

剛剛上市的時候,郭盛曾表示,BAT是一片雲,雲裡面全是雨滴;智聯招聘是釘子。釘子戶需要做到釘得深,這樣別人才拔不掉。

可以說,當時的智聯招聘終於走上了巔峰。

然而,上市僅僅3年時間,這顆“釘子”就被拔掉了。2017年9月30日,智聯招聘宣布,公司已完成所有私有化交易,從紐交所退市。

用5年的時間,淪為信息販子

2014年,成功上市的智聯招聘終於成為了行業巨頭;在上市的幾年中,也算發展穩定;雖然營收能力不及前程無憂,但智聯招聘的定位,較前程無憂更高,公司質量、發布的職位更優秀,因此口碑不錯。

截止2017年10月退市前,不管是從流量、用戶活躍度還是排名,智聯招聘的排名都高於其他招聘平台。

易觀2017年9月數據

但同樣是在2014年,拉勾網等新興招聘平台入局,整個行業開始發生改變。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智聯招聘出現了信息安全問題。

2014年9月,網絡上開始出現銷售由智聯招聘用戶信息的內容。同年12月2日,國內漏洞應急平台烏雲上發布了一個漏洞“看我如何拿下智聯招聘86萬用戶簡歷”,宣稱智聯招聘網站有簡歷信息洩露的漏洞。

據稱,“社工庫論壇”上銷售“一個招聘網站簡歷”的帖子,86萬用戶信息資料包含姓名、手機號、部分身份證號、畢業院校、求職目標、期望薪資等信息,全部數據售價只有不到100元。

不過,智聯招聘迅速回應稱,烏雲網漏洞中提到的IP地址並不是智聯招聘的地址,而是上海另外一個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絕對沒有洩露任何用戶簡歷信息。

到2017年,互聯網招聘行業變革加劇,各種新形式的招聘網發展迅速,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分類信息招聘網站異軍突起。拉勾、獵聘分別獲得百萬級美元的融資,改革潮來臨。

而智聯招聘的問題,也終於發生了質變。

2017年3月,北京的張女士本想通過智聯招聘找工作,卻被一家根本不存在的公司騙了12萬餘元。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若企業未取得營業執照,智聯銷售稱也可通過交納費用開通账戶。

2017年6月,智聯招聘的兩名員工——申歡和李超,被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與今年曝光的案件類似,報案人同樣為智聯招聘。申歡利用智聯招聘網站系統漏洞,於2016年3月至10月間,在李超的幫助下,將該網站15.5萬餘條個人簡歷廉價賣出。報案人稱,智聯招聘每份簡歷給招聘方報價是50元,申歡對外的兜售價格為2元至2.5元一份,公司為此蒙受損失近2500萬。

與智聯用戶的激憤相比,申歡卻稱自己並不知道在做犯法的事,以為只是觸犯公司內部規定,私賣簡歷是業內“潛規則”。申歡說:“在整個行業這個可能是公開的秘密,據我了解,其他招聘公司中也有人在這麽做。”

2019年2月,有招聘者向《IT時報》記者表示,為了能夠在智聯招聘網站上看到更多求職者的簡歷,他們購買了智聯招聘幾百至上千元的會員,卻發現充值前後看到的簡歷數量並沒有明顯的區別,甚至還有用戶收到了與自己招聘職位並不相乾的簡歷。招聘者還表示,智聯招聘的扣費規則也不清晰,似乎沒有確切的標準。

2019年3月,智聯招聘又曝出了“涉嫌雇傭水軍刷簡歷投遞率”的問題,而且被曝光的原因也讓人啼笑皆非——因為一名水軍沒能拿到報酬,於是進行了舉報。

在社交網絡上,對智聯招聘的負面評價也於2017年開始集中爆發,用戶們紛紛吐槽,智聯招聘越來越難用了。

用戶的反饋直接體現在了智聯招聘的市場佔有率上,易觀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智聯招聘的職場份額為28%,到2019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下降至19.6%。

如今,智聯招聘“行業巨頭”的身份面臨圍追堵截,激烈的行業競爭,讓這個身份光輝不在;反倒是“信息販子”的標簽,被人們更多的提及。

參考資料:

中國消費者報《【提醒】5元一份!你的簡歷,可能被智聯招聘員工倒賣了…》

新華網《記者親測:用智聯招聘求職引來騷擾電話不斷》

IT時報《智聯招聘付費服務遭質疑:花幾百上千元買個會員 效果還不如以前》

北京晨報《智聯招聘現無照公司 騙取求職者12萬》

中國經濟網《智聯招聘陷刷單爭議:網絡招聘存量市場競爭靠“造假”?》

新京報《偷賣15.5萬份簡歷獲利數十萬,智聯招聘員工受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